天天看點

2025,資格賽還是淘汰賽?車企十四五目标大比拼

2025,資格賽還是淘汰賽?車企十四五目标大比拼
2025,資格賽還是淘汰賽?車企十四五目标大比拼

撰文 / 牛跟尚

編輯 / 黃大路

設計 / 趙昊然

題圖 / 師瑜超

2021年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簡稱“十四五”規劃)的第一年,每五年出台一部經濟發展規劃原本是國家對重大建設項目、生産力分布和國民經濟重要比例關系等作出計劃,為國民經濟發展遠景規定目标和方向。由于汽車産業的周期長、規劃性強等特點,五年規劃這一方法被越來越多汽車公司借鑒和采用。

8月18日,吉利汽車控股有限公司(HK.0175)釋出2021年上半年财報:吉利汽車總銷量630237輛,同比上升約19%;營收達450億人民币,同比增長22%。

這份财報還公布吉利汽車業務發展五年規劃綱要:到2025年,市場占有率位居中國品牌第一,銷量達到365萬輛(含極氪汽車),其中智能電動汽車占比超過30%。其中,極氪汽車到2025年在高端電動汽車市場占有率居全球前三,銷量達到65萬輛。

一個月前的7月15日——中國一汽在第68個生日這天釋出其十四五發展規劃綱要及十四五技術創新規劃綱要:

到2025年,銷量650萬輛,其中紅旗品牌超100萬輛,自主品牌超200萬輛;其中在新能源汽車方面,全集團占比20%,自主乘用車占比超30%,紅旗品牌占比超過40%;到2030年争取實作絕大部分自主乘用車電動化。

同一天,成立不到6年零跑汽車釋出2.0戰略,2025年,零跑汽車銷量要達到80萬輛。而零跑上半年的訂單才為21515份,上險量僅為13760輛。零跑表示,今年下半年目标訂單鎖定5.62萬輛,下半年計劃銷量為4.8萬輛,下半年計劃傳遞4.54萬輛。

面對行業轉型和對當下新能源汽車産銷翻番高速增長,中國大大小小的新老汽車公司紛紛提出2025年的“小目标”。

2025,資格賽還是淘汰賽?車企十四五目标大比拼

2025年中國車市規模

根據官宣和媒體報道,中國汽車企業的十四五目标可謂高歌猛進。

2025,資格賽還是淘汰賽?車企十四五目标大比拼

以上16家的目标,到2025年總計有4495萬輛。

還沒公布的其他汽車企業,比如北汽集團、江汽集團、江鈴集團、小康集團及蔚來汽車、宇通集團、金龍集團、大運集團、安凱客車、中通客車、中車時代和特斯拉、寶能集團、威馬汽車、創維汽車、天際汽車、FF、高合汽車、愛馳汽車、雲度汽車、東南汽車、飛碟汽車等更多車企。

同時,随着低速電動汽車轉正和小米、蘋果、滴滴、OPPO及華為等新新造車新勢力的上場,和大衆、豐田、本田、日産、奔馳、寶馬、福特、通用、現代、馬自達、标緻、雪鐵龍等跨國公司的電動化下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也将成為一支不可忽略的力量。

2025年中國汽車市場總量會有多大?

10年前的2011年初,汽車商業評論推出封面故事報道《問頂》,邀請行業内人士預測中國車市頂峰銷量。調查結果中最高預測是7000萬輛,達到時間點是2030年,最低預測是2500萬輛,達到時間點是2020年。

2025,資格賽還是淘汰賽?車企十四五目标大比拼

截至目前,中國汽車年銷量記錄是2017年的2887.9萬輛,已經超過了《問頂》預測中的悲觀派。後來的2018-2020年連續下滑,2020年銷量為2531.1萬輛,基本回到5年前——2015年的2459.8萬輛。但随着2021年的強勁複蘇,中國車市能達到什麼高度,再次成為一些人關注的話題。

中汽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曾在“2021中國汽車市場發展預測峰會”表示,“十四五”期間我國汽車行業将經曆一輪轉型更新的爬坡過坎期,“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将呈現緩慢增長态勢,未來五年汽車市場也将會穩定增長,2025年汽車銷量有望達到3000萬輛”。

清華大學汽車産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教授認為,到2025年,大家預測中國汽車産銷量可以做到3000萬輛,2020年是2500萬輛,未來5年甚至是3200萬輛。

10年前的《問頂》調查中,認為2025年達到銷量頂點的對應銷量是3000萬-3500萬輛。

2025,資格賽還是淘汰賽?車企十四五目标大比拼

過往那些五年規劃

回顧一下部分車企十三五規劃中的銷量目标及達成率。

2025,資格賽還是淘汰賽?車企十四五目标大比拼

汽車商業評論根據媒體公開報道和官方釋出搜集到的,雖然十三五和2020年無論是央企、地方國企還是民營汽車公司,雖然多數都實作修定過的、比較令人滿意的目标,但無一家完成5年前放出的小目标。

比如,有的車企早在2010年提出,到2015年産能200萬輛、銷量180萬輛的目标;

實際的結果是,經過十二五、十三五10年的努力,目前僅勉強保持了百萬輛。

還有另一家車企在5年前提出,到2020年實作年産銷200萬輛目标,進入全球汽車企業前十強。結果這五年,僅在2018年銷量探及150萬輛。

還有更宏偉者,恒大汽車在其2020年全年業績釋出會上正式對外公布恒大汽車定位以及三大宏偉目标:要把恒馳打造為全球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到2025年産銷超100萬輛,2035年産銷超500萬輛。

僅僅5個月後的8月10日,恒大在港交所釋出公告,正在接觸幾家潛在獨立第三方投資者探讨有關出售本公司旗下部分資産,包括但不限于出售本公司上市附屬公司中國恒大新能源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及恒大物業集團有限公司的部分權益。

這意味着計劃5年内年産銷100萬輛的恒大,一輛車還沒賣,已經開始賣業務了。

從汽車保有量看,我國已從2000年的0.16億輛膨脹到2021年6月的超2.92億輛,超過此前美國創下的2.78億輛世界紀錄,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保有量國家。

最新資料是,2021年7月,汽車産銷分别完成186.3萬輛和186.4萬輛,環比分别下降4.1%和7.5%,同比分别下降15.5%和11.9%。1-7月,汽車産銷分别完成1444.0萬輛和1475.6萬輛,同比分别增長17.2%和19.3%。增幅比1-6月繼續回落7和6.3個百分點。

乘聯會8月10日釋出零售資料顯示,7月國内乘用車市場達150萬輛,同比下降6.2%。其中,豪華車達20萬輛,同比下降18%,但相對2019年7月增長7%;合資品牌為67萬輛,同比下降19%。

中汽協的提醒是,複雜多變的國内外形勢也将帶來不确定性,特别是海外疫情的反彈導緻晶片供應短缺風險依然存在,國内局部地區的疫情複發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供給和需求,加之原材料價格持續在高位進一步加大企業成本壓力,這些問題也都将對汽車行業造成影響。“綜合各方面因素,我們需要審慎樂觀地看待行業發展”。

規模是汽車行業的基本要素,但目前的市場形勢給企業選擇擴張還是穩健埋下了諸多不确定因素:2017年之後經曆過一輪下探,疫情後需求再次提振,晶片荒帶來的供不應求預計還将持續一年以上,電動化、智能化帶來的産品切換預計在未來10年甚至更長時間帶來新需求。

在這些複雜因素作用下,您如何看待文中車企制定的2025年規劃?歡迎留言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