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麥肯錫:看好中國數字經濟

上月,麥肯錫全球研究院釋出了一份題為《中國數字經濟如何引領全球新趨勢》的讨論檔案,總結了中國數字經濟的發展領先現狀,分析了中國數字化發展有極大潛力的原因,并通過中國數字化發展趨勢預測其對世界經濟将産生重大影響。雷鋒網對該檔案進行了簡化編排。

麥肯錫認為,用傳統的衡量方法來看,目前中國的數字技術發展水準居中,但實際上中國的數字化發展前景比許多關注者認為的更加寬廣。

該檔案主要從零售電商、移動支付切入,指出中國已成為數字創新企業的樂土,同時也是數字前沿技術的投資大國。

檔案指出,以電子商務為例,十年前中國的電商交易額還不到全球總額的1%,如今占比已超過40%,據估算已超過英、美、日、法、德五國的總和。此外,移動支付在中國網際網路使用者群體中的滲透率也在迅速增長,從2013年的25%提升到2016年的68%。2016年,中國與個人消費相關的移動支付交易額高達7900億美元,相當于美國的11倍。從“獨角獸”(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注:原文指市值超過該10美元的非上市初創企業)公司的數量上看,中國現已成為全球電子商務和數字化支付的領頭羊。

在全球262家“獨角獸”中,三分之一是中國公司,占全球獨角獸公司總估值的43%。
麥肯錫:看好中國數字經濟

麥肯錫分析了中國數字化投資的現狀,認為中國的數字化投資與初創企業生态圈的活躍度在全球名列前茅。2014-2016年的投資總額比2011-2013年的,高出650億美元。大部分風投資金流向了大資料、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數字企業。中國對某些關鍵數字技術的風投規模位居世界前三,包括虛拟現實、自動駕 駛汽車、3D列印、機器人、無人機及人工智能。

麥肯錫:看好中國數字經濟

麥肯錫進一步分析了中國的數字化潛力巨大的原因,原因主要有三個:

中國的網際網路使用者是全球領先的:

"2016年,中國的網際網路使用者達到7.31億,超過了歐盟和美國網民的總和。中國還擁有6.95億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占網際網路使用者總數的95%),而歐盟僅有3.43億(79%),美國僅有2.62億(91%)。屬于數字“原住民”(年齡25歲及以下的網際網路使用者)的中國網際網路使用者多達2.8億,幾乎與美國網際網路使用者總數相當。"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有25%的網際網路使用者僅通過手機上網,而在美國這一數字僅有5%。移動端銷售額約占中國總體電商銷售額的70%,在美國僅為30%;中國的移動支付使用者占比約為68%,而美國僅為15%。中國使用者每月在社交應用上花費的時間比美國使用者多10小時。

另外,中國的網際網路使用者能夠娴熟地掌握數字技術,手機的使用已與日常生活一變得密不可分。這使得數字商業有了更牢靠的市場基礎。

龐大的城市規模同樣為中國經濟的規模優勢做出了貢獻。中國擁有22個人口超過500萬的城市,而美國僅有1個,歐盟僅有4個。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不僅吸引了衆多投資者和企業家,更為企業試水數字化技術提供了有利條件。

麥肯錫:看好中國數字經濟

不過,檔案也表示,在這龐大體諒的背後,也為中國數字企業帶來挑戰,例如特定日期的促銷帶來了購物需求的波動,也推進了雲計算的處理能力。

麥肯錫:看好中國數字經濟

痛點就是起點,傳統企業的效率低下、行業分散、服務水準低下等問題為數字化企業提供了創新空間。雖然中國的中小城市的發達程度和消費收入都低于大城市,但它們在電子商務的早期階段受到的影響更為顯著。在金融行業,阿裡巴巴的餘額寶和芝麻信用,改變了人們對存款的觀點,也為人們提供了數字化信用評級服務。此外,共享出行的模式,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而中國第一大共享出行公司,就有BAT三家公司的聯合投資。而百度則在AI上發力,希望通過百度醫療大腦解決傳統醫療的一些問題。

總的來說,三巨頭已經開始布局多行業、多元化的數字生态圈

阿裡巴巴:從電子商務開始,進軍娛樂行業,将支付寶打造成一站式超級App

百度:從搜尋引擎開始,轉向移動服務(送餐、團購、網際網路竟然),專注人工智能、自動駕駛

騰訊:從社交媒體開始,向支付、線上銀行、點餐等服務跳躍,将微信打造成一站式超級App

麥肯錫:看好中國數字經濟
麥肯錫:看好中國數字經濟

麥肯錫在檔案中表示,BAT仍舊是中國數字生态的系統的重要塑造者,2016年,這三家企業占據了中國風投市場高達42%的份額。中國的初創企業有五分之一由BAT或前BAT員工創立,另外還有30%的企業獲得過BAT的投資。不過,如今BAT三家獨大的态勢已經有所改變,中國的數字生态系統逐漸走出三足鼎立的階段。其他的數字化企業也在積極布局生态系統,例如小米、網易等。一些傳統企業也開始從核心業務出發,向相關産品和服務拓展。

麥肯錫:看好中國數字經濟

該檔案也指出,在數字化經濟中,政府有所為,有所不為。在初期,政府監管寬松,鼓勵企業試水,中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可以相對自由地測試和推官産品和服務,并獲得可觀的市場占有率。音樂、書籍、電影等資源也都逐漸形成市場,政府和行業也都開始主動加強監管。此外,數字化企業也在監管寬松的事情呈現指數增長,政府現在也加強了監管和消費者保護。

該檔案也表示,政府即是監管者,同時也是支援數字化發展的投資者、創新者和消費者。2015年中國政府提出“網際網路+”的概念,随後制定了一系列具體的行動計劃,将網際網路、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與傳統的制造業和消費行業緊密結合29。中國政府也在積極推動數字化投資。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宣布實施《“網際網路+”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此外,政府同時也是提供資金的投資者、不可小視的高科技研發力量、以及高新數字科技的消費者。

麥肯錫:看好中國數字經濟

麥肯錫還總結,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的角色日益醒目,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力也逐漸擴大。具體展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檔案表示,中國的數字生态系統已經能夠對全球跨境商品、服務、金融和資料流動産生明顯影響。數字服務領域已經實作了淨出口,在過去五年連續保持年均100-15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

麥肯錫的一些資料表明,中國風投企業在海外投資市場日益活躍。2014至2016年間,中國的對外風險投資總額達到380億美元,占中國以外全球風險資本的14%。大約80%的投資都流向了發達經濟體,其中又有75%流入了數字化相關行業。

過去兩年間,中國的三大網際網路巨頭達成了35筆跨國交易,而美國的三大網際網路巨頭隻達成了20筆。騰訊、阿裡巴巴、華為等在2016年都收購了一些海外公司。

中國的數字企業也在紛紛向海外拓展商業模式。Ofo已經進軍英美和新加坡;Musical.ly算是第一款蜂蜜美國和全球其他地區的國産App;美圖的開發企業正在積極尋求全球擴張,在海外多地都設立了分公司。

中國的數字科技也讓國外合作夥伴受益。例如“今日頭條”斥資1900萬美元投資印度最大的本土語言内容聚合平台Dailyhunt,并為之提供機器學習技術及專業知識。阿裡巴巴旗下的螞蟻金服聯手南韓第一大電信營運商KT以及其他企業,創立K Bank,并為之提供一些裡技術解決方案。

麥肯錫最後總結道:

中國現已成為世界公認的數字化大國。作為數字技術的主要投資國以及應用此類技術的先行者,中國正在改寫全球數字化的格局,并為遠在海外的創業公司提供支援和啟迪。

對于中國數字化的未來,麥肯錫也認為非常樂觀

接下來還有更多的變化值得期待。随着中國的數字化程序逐漸推進,各個行業的價值鍊都将經曆營收和利潤池的徹底變革。雖然這種創造性變革将發生在世界每一個角落,但由于中國的傳統行業效率低下、擁有巨大的商業化潛能,是以這一變化在中國将尤為迅猛和激烈。經曆這次轉變脫穎而出的企業很有可能擁有龐大體量,足以影響全球數字化格局,并且能夠帶動中國境外的創業者。

本文作者:彭賽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