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擔心的競争對手有哪些?”
9 月底,在一場缤果盒子舉辦的品牌戰略釋出會上,有人問創始人陳子林。“最害怕巨頭們湧進來。”後者如此回應。
雖未挑明具體企業的名字,但相信你都可以想到這句話裡隐含兩個名字:阿裡和京東。當然,焦慮的應該不隻陳子林一人,畢竟在這個潛力巨大的無人零售市場中,已悄然潛伏着 30 多個“玩家”。
自阿裡今年 7 月推出淘咖啡後,關于它可能會成為無人零售市場收割者的聲音便未消停。但如你所見,淘咖啡在這期間甚至因為技術 bug 經曆了關停,與 Amazon Go 相似,它的成長也像被扼住了命運咽喉,以至到現在都沒有大規模投入商用。
反觀無人便利店的創業公司,技術因素并沒有限制它們,反而發展更為迅速,産品落地和融資消息不斷傳出,而在媒體上,無人便利店則被視作新的創業風口,對它的讨論愈加熱烈。
與此同時,關于另一家電商巨頭京東要入局無人零售的新聞同樣不絕如縷,外界幾乎沒有人懷疑京東入場這樣一個闆上釘釘的事,但人們都不清楚是何時。
終于,在 10 月 17 日的“11.11 全球好物節”啟動釋出會上,京東無人超市和無人便利店的首度面世,同時京東宣布,它們将在雙十一期間于京東總部園區正式營業。
京東無人店到底怎麼樣?打的什麼牌?雷鋒網去到了現場一探究竟。
1.

“他們就是太懶了。” 看到眼前的一幕,京東員工在一旁表示了無奈。
當雷鋒網剛到達位于京東亦莊總部一層的京東無人超市時,看到三四個京東内部員工圍在注冊說明前,想要體驗一把無人超市購物,值守在無人超市旁邊的同僚告知了他們如何注冊進店。
“這也太麻煩了。”其中一個人說道,在向超市内瞄了一眼之後,他們旋即轉身就走。懶是一回事,但從側面也可以反映出消費者們對無人店效率的要求有多高了。
首次進無人超市的使用者,需要通過京東 APP 綁定使用者身份和支付資訊,後期進店隻需要刷臉進門即可。
整個店面占地面積大約 60 平方米,進店之後,可以看到有飲料、零食、水果等日常消費品大約 300 個 SKU。物品上也都貼着标有“無人超市”字樣的 RFID 标簽,用以在結賬時進行識别。
盡管 RFID 标簽被掩蓋住也能準确的識别出商品的價格。但也許是為了避免在物品較多時偶爾存在标簽漏讀的緣故,這些标簽面積較大,大多貼在比較顯眼的地方,比如直接貼在飲料的瓶口,這在視覺上并不美觀,而且也容易在物體較多時由于摩擦剮蹭掉。
待物品選購完畢後,使用者會經過一條長約 5 米的結算通道,商品上的 RFID 标簽在此處得到識别,再次刷臉後自動完成扣款。
在支付階段,雷鋒網注意到,京東無人超市通過 APP 設定的是小額免密支付, “無密碼超市消費,即拿即走,每日最多 5 次,單次最高 500”。
對于這種做法,京東員工介紹說,考慮到目前也是在“實驗”階段,主要是為了安全性考慮,防止意外情況發生。
而最重要的防盜損環節,京東是否有别于其他無人店的高招呢?經過了解,在這一點上京東跟一衆創業公司相比,他們的做法其實并無二緻。京東同樣也是在店鋪上方密布了攝像頭,“當有人偷盜、撕掉标簽時,攝像頭通過使用者行為分析會記錄下來,後續我們會追責”,京東無人超市營運負責人牟廣森介紹說。
無人店的最根本需求是提升購物效率,這就要求在進門和支付環節的識别率要非常準确,展現在技術上,對人臉識别技術的精度要求極高。牟廣森介紹說,京東無人店使用的人臉識别技術的精确度大約 95%,相比于那些跟專注于人臉識别技術的公司合作的無人店,這個精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從近一周試營運的情況來看,“這幾天早上偶爾會有識别不出人臉的極個别情況。我們也在不斷調試當中。”牟廣森說。這個問題的解決是當務之急,因為對于連注冊都嫌麻煩的使用者,他們不會給你太多犯錯的機會。
除了使用者體驗,京東 X 事業部對于無人超市的營運,也發揮了自身的先天優勢。它利用站點分布、自營配送員的優勢,對門店進行配送員閑時補貨。據了解,京東補貨員按照件數付費,進而最大限度地提升門店補貨效率、降低營運成本,也能幫助提高配送員的收入。
而在未來的設想中,牟廣森介紹,京東無人超市在基于京東強大智慧供應鍊的基礎上,會建立智能倉庫以及時完成送貨、補貨,有具備跟随和導航功能的智能購物車,以此節省人力,更大程度上提升營運效率。
2.
在離京東無人超市不遠的地方就是京東無人便利店。整個店面大約 20 平方米,共 100 多個 SKU。說是一個無人便利店,但總體部署并非一個成品,實際上更像是一個技術展台。
在便利店門口,進行人臉識别的工具是通過一個支架上平闆電腦完成的,與無人超市相比,多少顯得有點簡單。
使用者初次注冊也需先通過登陸“京東me”APP,設定完成刷臉登陸,臉部認證成功後,在刷臉開門時即可自動關聯京東賬戶。
與其他便利店不同的是,京東無人便利店内部全部采用了智能貨架。據京東 AI 與大資料産品經理蔡欣介紹,貨架内置有智能傳感器,可感覺商品的變化,同時貨架上的智能攝像頭可用來确認顧客所拿的物品和數量。
當使用者在貨架前拿走商品後,觸發人臉識别攝像頭拍照,實作人貨綁定。之後走到一個有攝像頭的平闆電腦前,系統即可識别出購物清單,最後完成結算。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貨架可以完成補貨提醒、貨物放置錯誤提示、價格和促銷管理等功能。
店内還有另外一套基于圖像識别技術的智能結算系統,蔡欣告訴雷鋒網(公衆号:雷鋒網),目前結算台能識别六十多種物品,它通過裡面內建的攝像頭以及 RFID 擷取商品資訊,同時結合結算台的智能感應裝置實作稱重功能,進而取代傳統的人工結算電子秤,而成本比傳統稱重台高 10% 左右。
此外,店内的攝像頭還可以對使用者進行行為分析,“店内和店外的兩路攝像頭,可以分析出有多少人,以及他/她的年齡和性别,比如店外有 90% 是女性,店内有 10% 是女性,說明這個店對女性吸引力太差,我們随即可以作出改變選品種類以吸引這些使用者。” 蔡欣解釋說。
店内的攝像頭的視訊内容也可以做出熱力圖,進而分析出哪個貨架式使用者停留最多,以此增加物品數量或者毛利率較高的物品。
在這種場景下,由于使用者的購物行為完整地被資料化,使得京東無人便利店能夠完整的描繪出使用者畫像,進而影響供應鍊的管理。同時基于全量資料分析得出的使用者需求,使其對使用者的營銷推送更加精準和高效。
京東無人便利店推出這樣适用于多種應用場景的多種自由組合技術方案,也很難不讓人聯想到京東是不是會輸出這些技術方案給零售店使用。事實就是如此,蔡欣表示,京東無人便利店目前大多是向傳統便利店改造更新提供子產品化技術方案,而是否會将便利店進行線下大規模推廣還沒有确切時間。“未來一旦複制推廣,更多是選擇加盟店的運作方式。”
京東無人便利店由新通路事業部營運,據了解,依托京東強大的供應鍊資源和豐富的商品為夫妻老婆店供貨,迄今接入其訂貨平台“掌櫃寶”的便利店已經超過 30 萬家,而這批商家将是京東無人便利店技術首先推廣的對象。
3.
京東目前的政策概括來說是輸出無人便利店的子產品化技術方案用于現有門店和傳統零售店的智能化改造,而無人超市的“全場景”系統化的無人店方案,也會進一步尋求更多場景落地。
如果考慮到目前的無人店整體發展情況,就不難了解京東的戰略選擇。因為雖然各家無人店在應用技術方案上可能有所差異,但整體效果上差距并不大,強大如阿裡、京東也不得不使用現在幾乎讓業内嗤之以鼻的 RFID 技術。
可以看到,幾乎所有無人店均存在一定的技術缺陷,多種解決方案在成本、安全性、穩定性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即便技術尚未成熟到大規模商用,隻是京東怎麼也不會錯過這個入局的機會。
是以對于缤果盒子等一衆創業公司而言,“狼”來了也别緊張,畢竟在當下這個市場,短期内它還不能也沒有想吞噬一切,它也許更像是被同行們襯托起來的“紙老虎”罷了。
本文作者:王金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