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成績穩居前3,因為媽媽經常說這4句話。

每天在孩子上學前,幾乎所有的家長都會囑咐一番。

孩子雖然滿口答應着“知道了,知道了”,就離開家上學去了,其實,他們根本就沒有聽進去。

我認識一位媽媽,在孩子上學前經常說這4句話,孩子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01

代我向老師(同學)問好

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極大。你教會孩子無禮,他(她)必然學會刻薄;你教會孩子尊重,他(她)的世界就充滿友善。

而“代我向老師(同學)問好”這句話,給孩子傳遞的,是教養。這句話教會孩子對人尊重,與人為善,會讓孩子在學校成為招人喜歡的人。

孩子是否會真的會代你向老師(同學)問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長把“有禮”這一重要素質傳遞給了孩子,而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必然是高情商的人。

高情商,有時比高智商更為重要。

高情商的人,在面對這個紛雜的世界時,會更加遊刃有餘。

情商高的人,在面對失敗時,也更加坦然,往往能夠重新站起來。

是以,在孩子上學前,說一句“代我向老師(同學)問好”,長此以往,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02

不懂就要問

每一個學習的孩子,心中都有很多疑問,但很多孩子存有“怕老師和同學笑話,那麼簡單的問題都不懂”這種心理,因而不敢問。據有關調查顯示,具有這種恐懼心理的孩子約占32%。

還有一些孩子,“不知道問什麼”,或者說“不知道如何提問”,這說明孩子沒有提問意識。這類孩子更多,約占43%。

孩子在學習中遇到問題,不敢問,不會問,久而久之,問題越積越多,成績直線下降。

其實,老師從來不會嘲笑一個樂于求知的孩子。是以,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不懂就問的習慣,要讓孩子明白,向人請教并不可恥,明明不懂卻裝懂,才會讓人嘲笑。

但是與此同時,也要告訴孩子,一定要在自己思考後,實在了解不了的情況下再去問。而且不止是老師,向班裡成績好的人請教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03

課間要好好休息

我們常說,工作要勞逸結合,其實,在學習方面,更要勞逸結合。

每堂課45分鐘,如果在這40多分鐘内集中精力聽講,一堂課下來,孩子是十分疲勞的。如果孩子在課間不注意休息,依然看書、學習,勢必會在接下來的課堂上注意力下降,無法專心聽講,繼而影響了學習成績。

是以,讓孩子在課堂上保持充沛的體力和精力,是提高學習效率不可缺少的一個方面,隻有休息好了,才能繼續保持專注。

但是,有的家長會陷入這樣的怪圈:逼迫孩子不停地學,孩子精力不足,成績下降;成績下降,家長變本加厲地逼迫孩子。

聰明的家長都會這樣囑咐孩子:課間一定要好好休息。

04

早點回家,媽媽等你

在我小時候,媽媽經常這樣教育我:

“放學後别在外面瘋玩,早點回家!”

這種指令式的話語,很容易讓孩子産生逆反心理,你越是禁止他(她)做什麼,孩子往往越喜歡做。

這位媽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她是這麼對孩子說的:“放學後早點回家,媽媽在家等着你。”沒有指令的口吻,沒有生硬的語氣,用溫情的方式,讓孩子牢記媽媽的期盼。

但是,家長需要注意的是,讓孩子早點回家,并不是為了催孩子寫作業。如果孩子一回到家,就得立即寫作業,時間久了,這句話也就不靈了。

這位媽媽是怎麼做的呢?

孩子放學回到家,她不是陪孩子到樓下遛狗,就是和孩子一起在公園裡坐一坐,這就是這位媽媽說“在家等着你”的緣由。

孩子上了一天學,早就疲憊不堪。孩子放學後,最重要的是讓他(她)得到充足的休息、娛樂時間。孩子休息好了,晚上做作業也就更加有效率。

我們常常感歎:教育孩子太累,培養孩子太難。

我想說的是,隻要掌握了方法,教育、培養孩子,可以很輕松。

這位媽媽,用這4句話,培養出了一個成績優秀的孩子,你一定也可以做到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