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記錄着曆史、承載着記憶。為充分發揮檔案工作存史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履行檔案儲存保管職能,真實展現我市民國時期司法工作原貌,市檔案館集中對館藏7619卷360888頁民國司法檔案進行了搶救性修複,其中修複民事案件檔案3945卷,刑事案件檔案3674卷。

因儲存時間久遠,紙張品質參差不齊,館藏民國司法檔案不同程度存在老化破損、字迹洇化、遭受蟲蛀、滋生黴菌等問題,不同程度影響了檔案的曆史價值和使用價值。市檔案館針對存在問題,及時安排部署,切實靠實責任,高品質推動搶救性修複工作。一是嚴把“數量關”,認真進行館藏民國司法檔案數量盤點,核對清楚檔案目錄和實物,将所有館藏民國司法檔案悉數納入修複範圍,做到不漏一卷、不缺一頁,確定檔案修複率達到百分之百;二是嚴把“品質關”,在修複過程中,市檔案館根據檔案不同受損情況,進行因損施救,對檔案逐卷逐頁進行修裱、修補、揭補、托裱、裝訂等修複程式,對損毀嚴重、殘缺不全的頁面精心進行複原,最大程度保持和還原檔案原貌。三是嚴把“驗收關”,修複工作完成後,及時成立三個工作驗收組,按照不低于修複檔案總數5%的比例抽取388卷檔案進行驗收,重點查驗修複檔案的裱糊、裝訂、編頁、備考表、卷皮書寫等方面,經驗收所有檔案修複要素齊全、技術過關、品質較好,修複工作切實取得了實效。
本次修複的檔案記錄了我市民國時期司法案件審理過程,内容涵蓋民事案件的調查,刑事案件的偵查、公訴等程式性事物,檔案包含訴狀、辯訴狀、契約等原始憑證,客觀反映了當時社會結構、經濟形态、家庭婚姻、群眾觀念等方面的情況。此次修複,為探索和研究民國時期司法體系狀況及變化、經濟社會發展與變遷、民俗文化傳承和發揚還原了真實的檔案資料,提供了重要的史實依據。(撰稿:劉芸稽核:王卓君編輯:張甯)
【來源:平涼市人民政府_部門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