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科技變革不斷衍生新業務、新應用,對通信網絡提出更高要求。随着5G網絡部署程序不斷提速,電信營運商的現有網絡架構面臨挑戰。研究機構表示,為滿足未來包含廣泛資料和連接配接的各種業務的快速發展需要,最終滿足以用戶端為中心的無線聯網需求,SDN/NFV将構成5G技術中的關鍵核心。
5G商用時間提前?
2020年是國内外公認的5G商用時間點。随着政府的推動和産業鍊各方加快布局,這一時間點或提前?

工信部此前釋出的《資訊通信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明确提出,2020年啟動5G商用服務。根據工信部等部門提出的5G推進工作部署以及三大營運商的5G商用計劃,我國将于2017年展開5G網絡第二階段測試,2018年進行大規模試驗組網,并在此基礎上于2019年啟動5G網絡建設,最快2020年正式推出商用服務。
近日,工信部資訊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透露,我國5G研發已進入到第二階段試驗,繼續與國外保持同步。預計到2017年底完成。
另據報道,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技術标準所朱浩表示,MEC(Mobile Edge Computing,移動邊緣計算)是5G第二階段試驗的重點内容。将對MEC的平台如何流量疏導、計費等原生的特性和5G雲功能結合做全面測試。業界認為,MEC大規模部署會加速5G商業化。
今年2月,在2017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17)上,英特爾推出了全面的移動邊緣計算産品組合,其能夠幫助通信服務供應商進行網絡轉型,為5G做好準備。
華為分組核心網MEC首席營銷專家郭建華認為,2017年MEC将迎來規模部署曙光。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也表示,“業界之前一直認為2020年是5G商用的時間,現在大家都看到5G給産業帶來的好處,比如支援自動駕駛、海量的智能終端部署等,業界有很大需求要把時間提前。”
事實上,5G網絡的技術基礎已經具備。Verizon、T-Mobile和U.S。 Cellular等國外營運商已開始測試5G數據機。今年2月,美國最大的移動通信巨頭Verizon宣布,今年将在美國11座城市進行5G試驗性營運。這意味着5G服務将正式開始向消費市場開放。
5G推動營運商部署新一代網絡
盡管5G商用尚需時日,但随着相關部署推進,營運商現有網絡架構面臨的挑戰已經迫在眉睫。
業界認為,營運商傳統的組網方式以及相對封閉、專有型的技術解決方案,越來越難以面對使用者對于無線高速互聯更為靈活和多樣化的需求。工信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曾多次指出:目前網際網路已經得了“動脈硬化症”,是以網絡架構必須重新審視、重新架構、重新設計、重新定義。
中國工程院院士邬賀铨表示,“5G的兩大關鍵技術是網絡重構和雲化”。将網絡基礎設施和應用從基于專有架構的傳統裝置轉向基于開放、通用平台的SDN(軟體定義網絡)和NFV(網絡功能虛拟化)裝置,是5G能夠真正落地的前提。
目前,國内三大營運商都紛紛轉型虛拟化、軟體化通信網絡。中國電信于2016年7月釋出《中國電信CTNet2025網絡架構白皮書》,全面啟動網絡智能化重構。目标是到2025年,實作全網智能、集約、開放。實作80%網絡功能虛拟化,随選網絡能力規模提供以及建成開發營運一體化組織。2015年7月,中國移動推出下一代革新網絡——NovoNet,并同期釋出NovoNet2020願景。中國移動研究院網絡所所長段曉東指出,“中國移動未來網絡将在架構和網元兩個層面進行重構,架構重構重在三層解耦的底層基礎設施重構;網元重構重在以面向服務的架構來設計網元。”2015年9月,中國聯通公布新一代網絡架構CUBE-Net 2.0。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首席專家唐雄燕透露,中國聯通目前主要有五大聚焦點,包括:客戶聚焦、領域聚焦、基礎聚焦、營運聚焦、技術聚焦。“我們希望基于NFV的物聯網核心專網,成為我們5G核心網的部分,這是NFV領域今年最重要的工作。”
據悉,營運商網絡智能化已成為全球趨勢。據國際TBR Research釋出的報告顯示,全球18家頂級電信營運商計劃在兩年内采用SDN和NFV技術,預計到2021年SDN/NFV的市場将增長至1580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将超過116%。
本文作者:佚名
來源:51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