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DN價格戰外P2P重獲關注,誰才是幕後推手

避而不談傳統CDN領域屢屢爆出的價格戰,最近在P2P+CDN的技術領域,市場似乎掀起了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鬥。

先是近日阿裡雲在距離合并優酷CDN業務不到5個月的時間裡,自稱“放出大招”,高調宣布在CDN内容分發網絡領域引入P2P技術,推出子産品PCDN,大有再次降價之嫌;無獨有偶,随後騰訊雲推出X-P2P,自诩用最完備的“黑科技”,打造出新一代的智能流媒體分發技術平台.......

在CDN這個頻頻制造“颠覆”、“革命”概念的領域,兩大網際網路巨頭紛紛祭出P2P技術所謂“新概念”,又一場技術産品更新大戰是否已經正式拉響?以制造新提法來吸引市場使用者眼球的模式是否又被網際網路廠商重新啟用?

CDN價格戰外P2P重獲關注,誰才是幕後推手

締造快播 P2P技術天生具有共享精神

技術層面、理念層面乃至市場運作方面,“P2P”技術在中國網際網路近些年發展曆程中,其實存在已久,在快播時代,該技術發展至鼎盛時期——曾服務快播4億使用者,創造了承載日活8000萬,同時線上超6000萬使用者并發的行業記錄,當然并不排除P2P會在直播與點播盛行的當下成為技術爆點的可能。在百度百科中,P2P被闡釋為“點對點技術”。對于P2P來說,這種富含共享精神的網絡技術中,每個節點都是服務的提供者和接受者,每個節點都共享自己的部分硬體資源,計算能力、存儲能力、傳輸能力等都包含在其間。

具體到現實之中,更通俗的解釋是:依賴網絡中參與者的計算能力和帶寬,而不是把依賴都聚集在較少的幾台伺服器上。如果要下載下傳一個資源,需要通過本身計算機從提供資源的中央伺服器上取,但是在P2P模式下,從任何一個存在該資源的網友電腦裡取,同時下載下傳的資源也可能成為其他網友擷取的對象。毫不誇張的說,寬帶即使是小水管也能看高清視訊。

CDN價格戰外P2P重獲關注,誰才是幕後推手

在2001年前後,P2P流量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到2004年更是超越HTTP協定應用,成為網際網路上最普遍的應用和帶寬主要消耗者。2007年,P2P流量增勢開始放緩。2016年直播的爆發,資本入局,直播行業湧入近300家企業。2017年短視訊彎道超車,相繼獲得融資,行業熱況也導緻競争激烈,監管機制讓市場降溫,但視訊傳輸在網際網路流量占比逐年加大已成不可逆之勢。

視訊場景的多樣化,導緻視訊行業的創新如日中天,這就對清晰度、流暢體驗等提出更高要求,帶寬成本成為一個無法視而不見的坎。P2P因其較好的利用閑置帶寬,成為良好的共享資源的方式,為企業節約了大量成本。與此同時,由于雲帆加速等企業在商業化道路上已經趟過了水路,服務多家廣電新媒體、互動直播企業,解決了客戶的痛點。如今也正在被BAT等巨頭充分重視,被作為利器展開行業競争。不得不感慨,P2P重新煥發生命力了!

2015年以前,國内最大的視訊點播工具當之無愧屬于快播。據稱在最高峰時,其能夠負載日活躍使用者超4億,同時線上峰值超6000萬,這足見快播技術團隊的技術實力強勁。當時,即便有QQ影音和暴風影音的威脅,它仍然以獨有的P2P技術把持着網頁視訊點播80%的份額,養活數以萬計的個人站長。至于後來快播是否有罪另當别論,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基于P2P的流媒體播放技術是無罪的。正如快播創始人王欣那句著名的“技術本身并不可恥”,既道出了快播統治點播江湖的制勝法寶,又感歎了一紙公文下難以翻身的無奈。

CDN價格戰外P2P重獲關注,誰才是幕後推手

無論今天的網際網路企業如何吹噓自己的P2P技術如何優秀,江湖亂鬥中,快播依然是名正言順的P2P之王。這一點,可以撼動它的隻有創造它的技術團隊。

快播基因并未遺落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當年快播徹底關閉之後,很多網友出于對快播産品的熱愛,也同樣關注快播的員工何去何從,以及快播的優秀技術是否可以更加合理的運用。

2015年,一家由快播部分技術團隊創立組建的新興CDN公司開始浮出水面,成立之初就獲得資本青睐,順利完成A輪融資,而且還在2016年上半年接連以技術排名第一中标江蘇衛視荔枝網直播和新藍網全業務CDN項目,在後期服務中為江蘇衛視、新藍網等解決技術難題。2017年6月成功入圍華數傳媒CDN項目,7月中标咪咕視訊2017-2018年CDN項目。這家公司就是雲帆加速。

以P2P技術為基礎,通過挖掘利用邊緣網絡海量碎片化閑置資源而建構的低成本高品質内容分發網絡服務,雲帆加速才是走在這個領域的最前沿的企業。

CDN價格戰外P2P重獲關注,誰才是幕後推手

業内有人士曾點評道:“快播P2P更新為YF-P2P,經過雲帆加速近3年的市場錘煉,累積技術沉澱超過10年,以CDN+P2P模式開始商用服務,突破流媒體領域的技術瓶頸,其已成為CDN+P2P最好的案例”。

在商用化的過程中,雲帆加速在承襲快播基因過程中再上一個台階,相繼推出了P2P直播方案、P2P互動直播方案、P2P點播方案、P2P傳輸方案和P2P私有雲方案。全面支援流媒體各種業務場景,大檔案點播、傳統直播、遊戲和秀場等互動直播直播、短視訊、檔案下載下傳等。據官方資料顯示,YF-P2P直播支援千萬級使用者同時線上,YF-P2P點播可以承載億級使用者線上。自2015年初商業化近3年來,已幫助客戶進行了日均5000萬活躍使用者的P2P加速,服務量級超3T,是市場上最成熟、服務使用者規模最大、商用時間最長的P2P技術。

“以前P2P要達到過萬使用者才能達到一個最大輸出,現在雲帆加速做的在500個使用者就能達到最大輸出,它影響的次元有幾個,使用者的集中度、視訊的熱度、時延要求以及參與使用者的網絡環境,最後我們得到在保障使用者體驗技術上,大規模P2P使用的分享率一般在60-80%,最高達到90%以上,能夠降低一半以上帶寬成本”。雲帆加速創始人&首席産品架構師、原快播系統架構總設計師和CTO王羲桀在此前一次媒體專訪中如是說。

優勢互補 CDN+P2P漸成行業大勢

當直播與點播成為深入千家萬戶的網際網路重度應用,當然也順理成章地代表着未來運作在網際網路上絕大部分的流量來源。通過此圖可以看出直播業務與點播業務峰值的差異,直播與P2P為何進行整合?因為直播的CDN已經通過目前市面上各家廠商的努力,在功能、性能、穩定性以及響應度方面做到比較好,一秒延時、秒開、高品質、低卡頓也都不斷得到解決,為什麼要去結合?

CDN價格戰外P2P重獲關注,誰才是幕後推手

可以看到,點播業務峰值非常均衡,而直播往往并發非常高,基本集中在某一瞬時時間段,單純使用會帶來高額的帶寬成本。

對于CDN而言,核心思想是将内容資源從網絡中心分發到離裡使用者最近的網絡邊緣地帶,利用負載均衡技術将使用者通路請求定向到邊緣伺服器上,減少使用者通路的響應時間,減輕骨幹網絡的壓力。本質上CDN是對c/s模式中伺服器端的能力增強,系統擴充需不斷部署伺服器節點,且要能滿足流量最高峰時的需求。而由于使用者通路的突發性、不均勻性等特點,使得提高CDN系統的效率比較困難。

傳統的P2P,就是早期的BitTorrent以及快播使用的P2SP架構,其最大的特點就是高分享率、低可用性。例如快播時代的資料分享率可以做到99%,但品質是無法保障的。

仔細分析可以發現,P2P技術擴充性好但無法有效管理,CDN技術容易管理、可靠性好但擴充性差,可以說,P2P沒有的優勢CDN有,CDN沒有的優勢P2P有,将兩種技術融合可以建構出一個性能更加優異的網絡,也可以降低整體的使用成本。雲帆加速于2015年率先實作了CDN+P2P的技術實作并很快實作了商業化應用。

CDN價格戰外P2P重獲關注,誰才是幕後推手

雲帆加速創始人王羲桀于2016年8月在APMCon 2016技術會議表示“CDN+P2P其實不是簡單的疊加,我們在網絡層面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擴充性以及突發處理能力,降低了成本,降低了跨域、跨營運商流量的問題。杜絕了傳統 p2p開啟後啟播慢、增加卡頓等降低使用者播放體驗的問題,相比于單純使用CDN、P2P性能和穩定性更加優秀。”

據了解,阿裡雲P2P技術源自收購整合優酷自用P2P,商業化剛剛開始;而騰訊雲P2P技術來自其收購的P2P創業團隊月光石,商業化不足半年。雲帆加速融合CDN+P2P商業化服務已近3年,服務上億終端使用者,每年為企業客戶節省數億元帶寬成本,還解決了困擾企業運維人多時的盜鍊問題,并支援100G以上的抗攻擊能力,支援鑒權加密技術。

CDN+P2P已成行業趨勢之一,YF-P2P的商用讓很多人對于P2P的認知大為改觀,願意接入P2P技術來提高網絡傳輸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使用者體驗。就連一向對版權和安全格外重視的廣電領域企業也轉變了對P2P态度,全平台接入YF-P2P使用。甚至就連以往對P2P持有否定态度的電信營運商也悄悄轉變了對P2P的态度。

時代在變 誰能持續創新緊跟市場需求

P2P雖然也不是新技術,但是雲帆加速在這項技術上是頂尖的,而且完成了無延時P2P的研發和應用,能夠應用在互動直播上,可為客戶節省40% 以上的帶寬。

要知道,無延時P2P研發和應用,對于P2P的商業化應用是十分利好的。因為之前即便P2P的應用在視訊化大趨勢下走俏,但因為延時高的原因,讓直播界依然對P2P這項技術顯得有些忌憚,導緻之前在面對着大流量大帶寬的壓力,依然還是選擇CDN進行網絡加速。而雲帆加速的突破正好讓視訊行業使用P2P技術吃下了定心丸。

雲帆加速研發的行業領先的無延時P2P可應用于實時性要求較高的互動直播場景,實作直播延時<2s,最大化降低帶寬成本,分享率可達40%以上。其中精細化的P4P功能,最大化下載下傳速度,可精細化分地域和營運商的P4P技術,采用使用者到目标使用者的主動發現機制,通過算法選取最優的下載下傳源,性能提升200%-600%。

CDN價格戰外P2P重獲關注,誰才是幕後推手

目前,P2P技術原理、技術架構被更多人了解,節省成本的特性正深受B端市場的青睐。無論是CDN廠商還是新媒體OTT企業、網絡直播企業,CDN與P2P的結合都成為共識,兩者的結合正釋放出巨大的技術紅利。

不可否認,商業模式的建立,是基于多年技術創新積累和市場探索而非所謂概念的“更新”。産品可以被快速複制,服務可以被效仿,但創新的意識和創新能力卻難以被複制。雲帆加速以颠覆式技術創新和行業創新的企業文化值得其他公司學習,雲帆加速堅持創新的案例值得我們進一步關注。

本文作者:佚名          

來源:51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