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懷華這位國中校長制作一張特别的"成績單":每學期寫近百頁的班級雜志,學生有機會露臉,已經堅持了14年

作者:潇湘晨報

于春軍是懷化四區的曆史老師和班主任,14年來,每學期,他都會為孩子們寫一堂近100頁的紙課。班級雜志作為"成績單",詳細記錄每個學期每個學生參加的活動、榮譽獎、家長會資訊、學生作品、學生綜合評價等,在每學期結束時,這本厚厚的班級雜志作為"通知"給家長。

國中畢業時,每個學生可以有六本三歲的班級雜志,"這也是給學生人生最美好的回憶。""淮化常春藤中學校長李金剛說。

在這件事上,嚴春軍持續了14年。5月17日,龔先生告訴《湘晨報》,每個班級雜志都懷有強烈的感情。

懷華這位國中校長制作一張特别的"成績單":每學期寫近百頁的班級雜志,學生有機會露臉,已經堅持了14年

該課程承載了三年的情感,讓父母更多地了解他們的孩子

許多家長有兩個籌碼來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一個是老師布置家庭作業的"微信群",另一個是學期末的成績單。但如果孩子在懷化四老師手下讀書,那就不止于此。每個學期結束時,這些家長都會收到一張非常厚的"成績單",這是餘春君每學期準備的一本班級雜志。嚴春軍告訴記者,該類雜志有70多頁,厚有100多頁。

說起14年前做類雜志的初衷,龔先生沒有忘記。他說:"當時是要帶他們去三年,還是挺情緒化的,畢業時想給他們留下一些東西,做了一個紙質版的課堂,其中有本學期每個學生參加的活動、榮譽、家長會材料、學生作品等等。畢業時,我還會編輯一段我們在一起度過三年,大約三十分鐘的視頻,作為他們給他們的畢業禮物。"

"起初,我想豐富通知的内容,因為一個學期,如果你有成績單和評論,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家長不知道。整個學期學生的表現都告訴家長,家長更容易掌握,不要讓家長給家長打分理論。"

這也使得這位以教學聞名的老師更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很多學生和家長每次期末考試後都非常期待班級雜志該做什麼,裡面有什麼。

因為是曆史老師,于春軍每周上課的相對較少,但每天在學校的時間卻超過12個小時。與孩子們共度的時光,體育,藝術節...他經常記錄,他覺得這也是教育人的一部分。"我認為作為一名教師,一名校長,教學生對社會有用,在他們變得有才華之前成為成年人,這一點尤為重要,"他說。

懷華這位國中校長制作一張特别的"成績單":每學期寫近百頁的班級雜志,學生有機會露臉,已經堅持了14年

在班級雜志的早期有一個笑話

在準備班級雜志之初,于春君也開了個玩笑。于春軍告訴記者,他一開始不知道該怎麼操作。

他說:"比如說,當我在2007年開始做這件事的時候,我直接列印了學生名冊,不僅有學生的名字,還有孩子家長的名字,有的淘氣的學生叫别學生家長的名字,讓全班家長的名字被'洩露', 我不能哭笑。後來,工作開始改進,隻有學生的姓名和家長的聯系資訊。"

在開始的裝置不足以給力的時候,說,開頭的"類雜志"是一本用訂書機訂的書,比較粗糙,再把印刷裝置好一點,就可以組裝成一本書,才能真正意義上的"類雜志"。

至于材料,餘春君努力給每個孩子一個露臉的機會。他說:"語言老師會向我推薦一些學生的文章,其他老師也會給我回報,平時的體育、藝術節、遠足活動等等,我也會拍很多照片,我會按照布置教材的方式,比如目錄、題目,把這些素材整理成一本班級雜志。"

懷華這位國中校長制作一張特别的"成績單":每學期寫近百頁的班級雜志,學生有機會露臉,已經堅持了14年

《班級》雜志也是于春軍的個人"記憶書"

餘春軍今年48歲,已經教了22年。他笑着說,小時候,有的學生喊着"純軍",現在的學生通常喊着"老人"。說起班級雜志,他說他居然把每一卷都留了下來,想想孩子,都會翻過來。

"孩子從一年級到三年級的變化總是很大,有些學生,我知道他們去了哪所高中和大學,有些學生真的失去了聯系,"他說。

談到他對學生的口頭禅,他說他确實有三個字,比如"我們班上的整個學校都是最響亮的"挂在嘴唇上。一是對待集體,要求學生"像對待自己一樣照顧好自己的眼睛",二是對待家人,關心自己的人要"永遠感恩",三是對待自己"不要讓自己的汗水白流"。

"三句口頭禅,我現在的學生會開口,但畢業生卻不知道。

嚴春軍的朋友圈在2017年隻更新了一次,有2張圖檔,圖檔的内容是部分優秀學生從懷化IV出去,于春軍附在文字上是:加油,繼續為母校赢得榮耀!

懷化四中校長李金剛對班的餘春軍深表贊:"一個人做一件成功的事情并不難,難的是堅持14年。"

張翔晨報記者 蔣偉江自長沙報道

來源:項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緻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