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問題的“六頂帽子”(Six Thingking Hats)由愛德華·德·博諾(Edward de Bono)博士首次提出,他是世界上公認的創造性思維領域的權威,由他設計的思考方法系統在當今世界被廣泛運用,并産生了巨大效益。
為什麼叫“六頂帽子”?首先,思考問題與頭腦有關,而“帽子”又與頭有着直接聯系;第二,帽子是人們常用的一種物品,并且具有輕易戴上或摘下的特點;第三,如果賦予帽子一定的角色,便可以标明它的功能和職責;第四,六頂不同顔色的帽子,分别代表着六個不同方式的思考。是以,重要的不是“帽子”,而是賦予“帽子”的思考問題的方式或方法。
“六頂帽子”思考法一反西方建立在分析、判斷和思辨基礎上的“垂直思維(Vertical thinking)”的傳統,提出了與之對立的“橫向思維(Lateral thinking)”的理念。運用這一方法,可以使我們在面臨問題時,不必陷于激烈的争執而不可開交,而是引導大家在合作和對話的過程中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
白帽:白色是中立的。當我們戴上白帽時,我們拒絕任何争論和提議,我們檢測事實,計算我們所擁有的資訊,确定我們尚不具備的那些資訊,問題的關鍵還在于:我們如何獲緻這些資訊。是以,這裡的焦點是:此時此地我們到底擁有哪些資訊?而哪些資訊又丢失了?我們希望獲得哪些資訊?我們将怎樣去獲得這些資訊?
紅帽:紅色象征着情感、直覺和預感,它準許人們不顧各種要求證明的訴求而勇往直前。直覺隻是一種綜合的判斷,它依賴于多年的經驗,盡管其背後的理由難以被詳細解釋,但它無疑是有價值的。是以,戴上紅帽就意味着:我内在的情感就是一切,我不喜歡(或者喜歡)現在所做事情的方式,我的直覺這樣告訴我:“這樣做準會壞事(或者成功)!”
黑帽:黑帽是對所發生事件的邏輯性否定,它代表着那類謹慎的和批評的判斷。這頂帽子經常被使用,有時甚至可以避免災難性的後果。但是,如果過度過早地否定有時也會扼殺創造性思維。總之,黑帽關注的問題是:目前可能的問題是什麼?存在的困難有哪些?什麼是我們應該注意的地方?風險主要來自哪裡?
黃帽:黃帽是對所發生事件的邏輯性肯定,它代表着那種樂觀主義的判斷,總以為眼前充滿燦爛的陽光。它着眼于事情的可行性論證,以及如何完成事情本身。因其前提建立在邏輯基礎之上,看起來它比較有益于問題的解決。它主要思考的問題是:我們做這件事情的好處是什麼?積極因素是什麼?這個想法裡有哪些好的概念?如何将它用于我們的工作?
綠帽:綠帽代表着創造性思維、新的觀念和其他的選擇。當我們戴上綠帽時,我們将着重關注如下問題:除了現有方案,我們還有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我們能不能以其他方式來做這件事?這裡有沒有另外的一種解釋?總之,綠帽是對新思路的探詢,具有破舊立新的創造性,雖然有時它有點不顧邏輯與情境。
藍帽:用藍帽子思考,強調的是對思考過程的管理,它具有總結并掌控航向的作用。它通常為會議的主持者所使用,比如設計思考問題的議程、提出下一步思考的建議、進行讨論的總結并做出最後的決定。我們已經花費太多的時間用于責備和辯駁,現在不妨考慮:我們的讨論是從哪裡開始的?我們的目标又在哪裡?我們可以做一個概括和總結嗎?下一步如何開始行動?即我們究竟應該戴上哪一頂帽子?
那麼,“六頂帽子”思考法對于有效學習的意義是什麼呢?
“六頂帽子”思考法以“問題解決”為目标,提供了對待某個具體事件所出現的六種不同思維方式。也許,我們已經習慣于以往的“垂直思維”,即認為所有問題隻有一種解決方案,但“六頂帽子”提供給我們的思維場景是開放的,這樣處理問題是不是會更加全面一些呢?
當我們因為某件事情和别人争執時,可以默想:這個人所戴的“帽子”是不是僅有一種顔色?正确的方法也許是:不要歧視任何不同顔色的“帽子”,要使用六頂帽子共同創造平行思考的焦點,産生協同作用,以代替既消耗時間又缺乏創造能力的對抗性的思考方式。這是“合作學習”或“協同學習”的重要方面。
此外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我們不能把每頂帽子分别當成一個人來看待。也許一個人所戴的“帽子”會偏重于某一種顔色,但我們提倡:在讨論的不同階段,一個人可以轉換帽子的顔色,即變換思考角度——這才是開放的态度和合作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