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智元報道
編輯:桃子
【新智元導讀】又一位CV大牛回國任教!近日,曾任職阿德萊德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的沈春華教授現已加盟浙江大學,在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2020年,他曾獲得澳洲科研終身成就獎。
又一位CV大牛回國任教!
近日,沈春華教授個人首頁顯示,自己已于12月加入浙江大學。
目前,他在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
CV大牛沈春華,曾獲澳洲科研終身成就獎
沈春華教授本碩士畢業于南京大學,之後便在澳洲國立大學繼續攻讀第二個碩士,畢業後在阿德萊德大學(University of Adelaide)深造,獲得了博士學位。
2011年,沈春華教授進入阿德萊德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先後擔任進階講師、副教授等職位。
2014年,他成為阿德萊德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的終身教授,主要從事統計機器學習以及計算機視覺領域的研究工作。
阿德萊德大學是全球頂尖的計算機視覺研究機構,近10年在計算機視覺三大頂會(ECCV、ICCV、CVPR)的論文發表成果十分突出,CSRankings上計算機視覺排名全球第2。
計算機排名網站 CSRanking 顯示,沈春華是過去 10 年間在計算機視覺方向 3 大頂級會議發表論文最多的在澳學者。
可見,他的科研成果和産出是阿德萊德大學下屬的澳洲機器學習研究院 (Australian Institute for Machine Learning,AIML) 能在 CSRanking 上排名世界第 4 的主要原因之一。
今年,沈春華教授被評為2021年 AI 2000 計算機視覺全球最具影響力學者。
2020年,沈春華還獲得澳洲科研終身成就獎,是工程與計算機類獎項的 5 名獲選人之一。
最有影響力的一篇論文:FCOS
據Google Scholar顯示,沈春華教授的論文已積累34000多次引用,個人H-index為92。
僅今年一年,他的論文引用次數就達到9754次。
根據沈春華教授首頁顯示,FCOS在2019 ICCV上最有影響力的論文之一,目前引用量已達1377。
這篇論文主要介紹了一種基于全卷積神經網絡的逐像素目标檢測算法 FCOS(Fully Convolutional One-Stage Object Detection)。
論文位址:https://arxiv.org/pdf/1904.01355.pdf
最大亮點是提出了一個不需要錨框(Anchor Free)的全新的目标檢測算法。通過去除預先定義的錨框,FCOS 可完全避免錨框的複雜運算,并能節省訓練過程中的記憶體占用。
FCOS 在性能上接近甚至超過目前很多基于錨框的主流目标檢測算法。
沈春華教授還有一篇在2017年發表的論文引用量已超過2000。這篇文章提出了一個RefineNet模型,通過residual connections使得較深層的網絡也可以利用淺層網絡的特征。
沈教授還有2020年的SOLO、BlendMask等等工作都是好評如潮。
當然,在論文以外,沈春華團隊也貢獻了不少開源工具,其中最著名的一個就是AdelaiDet,已在GitHub上已經收獲2.6k Star。
從教至今,他培養出衆多青年學者。除此之外,還有多位畢業生入職名企、或在知名大學擔任教職, 如悉尼大學、墨爾本莫納什大學、新加坡理工大學等等。
有網友表示,「沈春華加楊易,浙大CV起飛。」
想必楊易老師也是計算機領域的大牛。根據浙大楊易老師的首頁顯示,他目前就任于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參考資料: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06531713
https://cshen.github.io/
https://zhuanlan.zhihu.com/p/270317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