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徐達、常遇春這些草根出身的人為什麼打仗那麼厲害?

得國之正,莫過于漢明,因為這兩個王朝都是一介白衣南征北戰一手創立的,驅除鞑虜恢複中華,辛亥革命時的這句口号,其實最早時朱元璋提出來的。

而徐達和常遇春,這兩位明初名将,作戰勇猛能征善戰,但是這兩位名将其實早期是沒有讀過兵法,就是這樣出生的二人,在後來卻打出了一個又一個漂亮的勝仗。

徐達、常遇春這些草根出身的人為什麼打仗那麼厲害?

大家在讀書的時候常常聽過這麼一句話“從不會到會”,大家在剛剛接觸工作的時候,是不是有時不是那麼的得心應手,我在此說的不是本來就是對口專業的人,而是那種本來學習理科,卻突然做了一個文科工作的人。這些人在接觸自己從來沒有經曆過的領域時,一開始肯定難免是生疏的,但一旦時間久了後就會得心應手,這便是我想說的從不會到會了。是以,徐達、常遇春這二人便是如此,他們通過不斷的積累經驗,不斷的進行總結,是以在最後才能成長為比較出色的将領。

徐達、常遇春這些草根出身的人為什麼打仗那麼厲害?

其實“從不會到會”是一種籠統的概括方式;就拿這二人來說,二人皆是勞苦大衆出生,皆是粗人出生,但是他們在早期都是從底層慢慢爬上來的,這兩位都是從無數次沖鋒陷陣,從多少個戰場的死人堆裡爬出來的,這種從底層摸爬滾打的實戰經驗,可要比對幾本兵書要厲害的多。就拿徐達來說,曾經就在基層鍛煉過,是以其軍事能力是後天不斷學習的;而常遇春因為武藝高強作戰勇猛為天下所贊歎,是以他的出生是先鋒出生。其實,先鋒在最初是不需要考慮什麼兵法,什麼陣法的,隻要聽從将領的指令去沖鋒就可以了,可是在其後期,跟随的将領多了,學到的也自然就多了,畢竟是耳濡目染,和這些将領接觸的時間長了,當中的道道自己也就會摸索出來了,這些經驗對其後期的成長有着重要的作用。

徐達、常遇春這些草根出身的人為什麼打仗那麼厲害?

再者,便是“打出來的理論”,在我黨最初建軍的時候,排除大部分的農民将領是沒有上過軍校的,但是他們打仗那叫一個比一個勇猛,這靠的還不就是那一股沖進,然後在那股沖進後的積累、學習以及學以緻用。徐和常便是這樣,二人皆是平民,也皆是一步一步打出來的。他們之前可以對一些将領進行學習,可他們在一步步坐上了将領的位置時,便需要自己去操刀指揮了。和其實,他們在和陳友諒的較量中也是獲得經驗的一大地方。因為陳友諒也是農民起義軍出身,他軍中的将領也大多是目不識丁,也是不懂軍事的半吊子,是以當兩隻有沖勁軍隊相撞的時候,便就是兩個同級别人的對決,是以在作戰時會更加的公平,也更加的讓常遇春和徐達二人得到不少的經驗。

徐達、常遇春這些草根出身的人為什麼打仗那麼厲害?

是以說,就常和徐來說,他們二人的經驗得來有兩個層面,一個是看出來的經驗,一個是打出來的經驗,前者是其在将領的指揮下有樣學樣,然後自己再後期請教進行總結;而後者則是在看出來的經驗為基礎下,運用到實踐中的舉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