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糙漢寵妻重生六零嬌嬌媳 9-10

“小曦,你......”

丁浩然一顆心幾乎提到了嗓子眼,驚訝看着她。

這個女人,何時變......

聰明了!

不但沒跳進他的圈裡,還把自己摘得幹幹淨淨。哼,現在想擺脫他?沒門!

“你忘了昨天我們咱們約好一起進城,還......”

“就因為我送不穿的衣服給堂姐做孩子的尿布,你就把我想得那麼龌蹉?丁浩然,别說咱們兩家好歹還沾着親,就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分,眼下你又娶了我堂姐,你也不該這麼敗壞我的名聲。”

于若曦這一席話說得義正言辭,頓了下,又補充:

“還是說,你故意這麼做,是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地?”

她将目光投向了葉老漢。

葉建斌的爸葉敬元做了很多年村支書,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職位。

在這個特殊年頭,盡管他一慣平易近人,急旁人之所急,卻依然沒少成為旁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想拉他下馬取而代之的也不在少數。

而上輩子她和葉建斌離婚後,同年,葉敬元便從書記的位置上退了下來。

于若曦這句話一出,葉建斌倏地回頭,銳利如鷹隼一樣的目光,穩穩将她攫住。

于若曦隻覺得頭皮一涼,心也跟着沉了下去。

有前面的事實在前,她能騙過旁人,卻騙不過昨天憤怒将她拖回家的他。

他會怎麼做?

心中不甘至極,她硬着頭皮頂着葉建斌銳利的目光,挺直了身闆。

輸人不輸陣,這個時候她可不能軟。

丁浩然臉一白,這個于若曦,真的還是原來的她嗎?不過分開半日,變化怎麼會這麼大!

變得陌生了,沉穩了,也......狡猾了!

在不動聲色間就把話題轉移了,這樣的智商跟情商,跟他記憶裡的那個草包完全不一樣。

是他的錯覺麼?

不,不會的。

這個草包是怕了才對!

昨晚她被姓葉的強行帶走後,肯定是發生了什麼,才讓她如此懼怕,連他倆的關系都否認了。

想來,任何一個有血性的男人,都不能忍受自己的女人給自己戴一頂綠帽子。

冷汗從丁浩然的額頭滑落,他牙關一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口咬定:

“咱倆的關系,整個村子裡的人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小曦你現在撇開我,是怕姓葉的仗着自己有個做村支書的爸,會對我不利?小曦你别怕,我才不會向那些惡勢力低頭......”

“啧啧啧......這就開始攀咬了?”

于若曦啧啧連聲,一臉“果然如此”的歎了口氣,“行了,你什麼話都不用說了。清者自清,任憑你把屎盆子往我頭上扣,沒做過的事兒就是沒做過......”

“夠了!”

丁浩然還要否認,葉建斌卻一把将于若曦推到了自己身後,“走!”

走?

于若曦的心沉入谷底,委屈巴巴地跟在葉建斌身後往回走。

難道,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

兩人一走,丁浩然渾身怒火無處發洩,也罵罵咧咧地捂着一臉傷離開了。

葉敬元眸光深谙冷沉,老邁的臉上,那雙睿智的眼深邃得透不出一點情緒。

他拿出旱煙吧嗒吧嗒了好幾口,才磕了磕煙灰,慢悠悠地跟上了回家的兩人。

半坡上,将事情始末看了個從頭到尾的韓雪麗憤恨地擰斷了身旁的樹枝。

這個于若曦,果然有問題!

難道,是有人在暗處指點她?

一直走到無人處,葉建斌才松開了于若曦的手。

斜眼看了眼于若曦,又很快别開頭,雖然态度依然冷漠,卻總算緩和了那張黑沉的臉,“别怪我沒警告你,在我們沒有離婚前,你最好給我收斂點。再有下次,我可不會客氣!”

對方難得對她說了這麼一長串話,可于若曦卻絲毫高興不起來。

看着甩開她大步離開的葉建斌,隻覺得一陣頭疼。

她不想離婚。

可眼下的情況卻不是她不想離就不會離,這個男人對她的嫌惡之色如此明顯,兩人勉強在一起也不會有好結果。

她還是做兩手準備,免得到時候抓瞎。

可人要自立自主,根本就是要自己的腰闆硬。

要想腰闆硬嘛......

她眼珠子一轉,計上心頭。

一路走一路想,等回到葉家時,正好碰到洗得白嫩嫩的小石頭晃着小叽叽出來,啪嗒啪嗒的小腳丫分外歡快。路過她身邊時,還得意地昂頭沖她重重地“哼”了聲。

這熊孩子真是......

于若曦無奈地搖搖頭。

她自顧自進屋,翻箱倒櫃,找出原主藏匿起來的私房錢清點。

有一塊兩塊,一毛兩毛,也有一分兩分五分的,最大的面值也就是十塊。

于若曦數了數,手上居然有34.68塊錢。

葉建斌老實肯幹,做事又肯下力氣,不管做什麼工錢都比旁人要高出那麼幾分。

每次都是十塊二十塊的交到原主手上,從未藏私。

倒是原主拿着這些錢,轉手便送到了另一個男人手上。

要知道,這個時候的錢的購買力驚人。

冰棒3分,燒餅3分,油條3分,大米0.125元一斤,大黃魚5毛一斤,豬肉6毛6一斤。

這54.68元錢,着實比一般人家一大家子的收入還多。

難怪丁浩然死纏爛打也要纏着她,恐怕,就是看中了她手上的這筆錢。

她把錢重新分成三份,分開藏好,這才換了身裝束,随手背了背簍快速離開了葉家。

在她的背後,一雙眼睛默默注視着這一切。

葉建斌的拳頭重重擊打在樹幹上,任由鮮血染紅了他的整個手背,狠狠地閉了閉眼。

強扭的瓜不甜。

算了!

......

于若曦并不知道這些,她快步出了村,朝着後山往上爬。

眼下已經過了正午,她早上就吃了些玉米蕃薯粥,眼下早就餓得前胸貼後背。

可後山說是山,山上卻光秃秃的,山上的樹也在早幾年大煉鋼鐵時被砍伐一空。

新長出來的小樹焉哒哒的,被烈陽烘烤得完全擡不起頭。

她連續翻過兩座山,才終于在山澗中發現了一眼清泉。

顧不得泉水是不是幹淨,她灌了個水飽,這才繼續朝她記憶中的方向前進。

她之是以來山上,是她記得書中有寫到女主韓雪麗的發迹史,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沒錯!

原文女主就是從賣雞蛋開始發家緻富。

眼下是特殊時期,山下的村子實行大鍋飯制度,除了有些生産隊還喂養了少許雞下蛋之外,大多數村子連家禽都沒有一隻。

上面派下任務回收肥豬,标準也是活豬個體達到120斤的起征點便收購。

在隊裡上班壯勞力勞作一天才兩三毛錢,而老人和婦女則隻有一毛到一毛五。

要想靠正常途徑掙錢,那是難上加難。

可山上卻不一樣!

由于特殊地形限制,加上曆史原因,造就了山上的特殊性。

附近幾座山巒之是以和山下不互通,是因為早些年這裡是土匪窩子。

解放後,土匪窩表面上被剿滅,土匪放下武器做回莊稼人,實則留在山上的這批人并不受縣裡管轄。

加上這裡交通不便,又地處附近三個縣的夾角處,屬于“三,不管”地帶。

山上的人們家家戶戶都養雞養鴨,卻因為山路陡峭,運輸不便極易磕碰損失。

就造成了山上的農作物運送不出去,而山下的新鮮事物也難以進入山上的局面。

于若曦在做的,便是如書中所寫的那樣,挨家挨戶收購雞蛋,再拿到山下去轉手倒賣。

這是屬于“投機倒把”,抓到可是要坐牢的。

再嚴重,吃槍子兒也不是不可能。

想象總是很美好,而現實卻太難。

她都連續翻了三個山頭,才終于找到了書中所寫的山頂平原。

誰能想到,在重重疊疊的山巒之巅,居然還有這樣一個平地存在?

她嘗試着和山頂的人們接近,可山頂的人們對她的到來卻一直保持着警惕态度,别說收購雞蛋,她每走一步都有好幾個小孩子跟随。

說是跟随,實為監視。

她不由懊惱起自己的大意來,莽莽撞撞就上了山,卻忘記了這裡的人們極度排外,失算了!

她一停下,幾個牢牢盯着她的孩子也停下了腳步。

她在兜裡掏了掏,摸出幾顆在路上順手摘的八月瓜,擺出自認為最和善的臉,“小朋友想不想吃?來,都給你。”

“我才不要!”

山上的孩子并不好騙。

看見她手上的野果子,尾巴都險些翹上了天,“這種果子到處都是,我才不吃呢。喂,你這個女人來山上幹嘛的?是不是又想哄我們大家拿糧食?”

這個時代還施行糧食征收,根據人口多寡和土地來确定征收公糧。

山上的人們特别反感要交公糧,沒少和山上收公糧的“村官”們對着幹。

“我可不是來收公糧的,我是來買你們的雞蛋的。”

她趕忙說出自己的來曆,“山下的村子都沒有養雞,更沒有雞蛋。家中有人坐月子需要補充營養,想買些雞蛋。小朋友,你家有雞蛋賣嗎?”

“有也不賣給你。霍哥哥說了,山下的人可壞了,我們可不能随便和他們說話,當心被騙。哼!”

小朋友,你這麼出賣你的霍哥哥好嗎?

“我不是壞人。你看我這模樣,像壞人嗎?”于若曦擺出真誠臉。

“不像。”

幾個小孩對視一眼,搖搖頭,随即又點點頭,“霍哥哥說了,壞人慣會裝成無辜模樣騙人。你就是騙子,我們有雞蛋也不會賣給你!走走走,給我滾下山去!”

别說,這些人确實排外。

連這些小孩也對她連推帶轟,把她驅趕了出來。

于若曦有些沮喪,辛辛苦苦爬了幾座山,最後居然無功而返,太可惜了!

最重要的是,掙不到錢,她該怎麼辦?

拖着沉重的步伐,她一步一挪慢慢往山下走。

走到拐彎處,身後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等一等!”

于若曦驚喜地回頭,卻看到一名神色有些慌張的女人。

“你、是想買雞蛋?”

“對,我是來買雞蛋的,家中妯娌坐月子需要補充營養,想買些雞蛋回家吃。大姐,你家有雞蛋賣嗎?放心,我一定給你一個滿意的價格。”

對方雙眼一亮,慌忙掃視一眼周圍,才壓低了聲音:“我家中的雞蛋不少,你能出什麼價?能要多少?”

“雞蛋八分錢一個,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于若曦給出這個價,也是計算過的。

當下的雞蛋大多在一毛到一毛二左右一斤的價格,卻往往有價無市。

尤其是這年頭買什麼都要票,就更限制了人們餐桌上豐富的菜色。

她給出八分的價格,瞧着雖說有些少,卻是考慮到自己的利潤,以及上山下山不便的人工運費。

八分?

這個價格讓對方眼前一亮,似乎又顧慮重重的皺起了眉頭。

最後還是咬咬牙點了頭,“行,八分就八分。不過,你不能跟我進去。你就在這裡等着,我去給你拿過來。”

要不是她當家的等着要用錢,她也不會铤而走險,來找陌生人賣雞蛋。

于若曦疊聲應下。

果然,時間不長,那女人便挑着大籮筐一臉驚惶地過來了。

“我家的雞蛋就在這裡了,你數一數。”

雞蛋确實是好蛋,個頭大,分量足,八個雞蛋就足足有一斤,顯然喂養得很好。

而且數量着實不少,滿滿的兩筐,要數,得數到什麼時候?

于若曦想了想,站起身來,“大姐,雞蛋太多了數不友善。不如這樣,咱們就按斤算,八分錢一斤,你看怎麼樣?”

對方卻拘謹地擦了手,有些難為情地低下頭,“大妹子,大姐我不識數。你看着給就是了......”

原來不識數啊!

這年頭還是六十年代,不識數的女人着實不少。

若是換作旁人來買雞蛋,心生貪念,那這位大姐就虧大了。

難怪山上這些人都不愛跟山腳下的人打交道。

可眼下對方不識數,總不能她拿一毛錢,再拿一個雞蛋吧?

“沒事,大姐我教你。”

于若曦說教她,就真的老老少少的教。

就着女人拿來的稱,選了十個個頭适中的稱了稱,再稱了總重量,扣除籮筐的毛重,接近400個雞蛋,花掉了足足32.58塊錢。

大姐拿着厚厚一沓零錢,雙手都止不住地抖。

“妹子,你是不是算錯了?怎麼會有這麼多,你别是可憐我,才故意算錯賬。我、我不能要......”

說着,還硬是要退一半給她。

“就是這麼多,沒算錯。大姐,錢你拿着,不過雞蛋你記得幫我留上。下次我還來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