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曦,你......”
丁浩然一颗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惊讶看着她。
这个女人,何时变......
聪明了!
不但没跳进他的圈里,还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哼,现在想摆脱他?没门!
“你忘了昨天我们咱们约好一起进城,还......”
“就因为我送不穿的衣服给堂姐做孩子的尿布,你就把我想得那么龌蹉?丁浩然,别说咱们两家好歹还沾着亲,就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情分,眼下你又娶了我堂姐,你也不该这么败坏我的名声。”
于若曦这一席话说得义正言辞,顿了下,又补充:
“还是说,你故意这么做,是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地?”
她将目光投向了叶老汉。
叶建斌的爸叶敬元做了很多年村支书,一个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职位。
在这个特殊年头,尽管他一惯平易近人,急旁人之所急,却依然没少成为旁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想拉他下马取而代之的也不在少数。
而上辈子她和叶建斌离婚后,同年,叶敬元便从书记的位置上退了下来。
于若曦这句话一出,叶建斌倏地回头,锐利如鹰隼一样的目光,稳稳将她攫住。
于若曦只觉得头皮一凉,心也跟着沉了下去。
有前面的事实在前,她能骗过旁人,却骗不过昨天愤怒将她拖回家的他。
他会怎么做?
心中不甘至极,她硬着头皮顶着叶建斌锐利的目光,挺直了身板。
输人不输阵,这个时候她可不能软。
丁浩然脸一白,这个于若曦,真的还是原来的她吗?不过分开半日,变化怎么会这么大!
变得陌生了,沉稳了,也......狡猾了!
在不动声色间就把话题转移了,这样的智商跟情商,跟他记忆里的那个草包完全不一样。
是他的错觉么?
不,不会的。
这个草包是怕了才对!
昨晚她被姓叶的强行带走后,肯定是发生了什么,才让她如此惧怕,连他俩的关系都否认了。
想来,任何一个有血性的男人,都不能忍受自己的女人给自己戴一顶绿帽子。
冷汗从丁浩然的额头滑落,他牙关一咬,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一口咬定:
“咱俩的关系,整个村子里的人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小曦你现在撇开我,是怕姓叶的仗着自己有个做村支书的爸,会对我不利?小曦你别怕,我才不会向那些恶势力低头......”
“啧啧啧......这就开始攀咬了?”
于若曦啧啧连声,一脸“果然如此”的叹了口气,“行了,你什么话都不用说了。清者自清,任凭你把屎盆子往我头上扣,没做过的事儿就是没做过......”
“够了!”
丁浩然还要否认,叶建斌却一把将于若曦推到了自己身后,“走!”
走?
于若曦的心沉入谷底,委屈巴巴地跟在叶建斌身后往回走。
难道,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
两人一走,丁浩然浑身怒火无处发泄,也骂骂咧咧地捂着一脸伤离开了。
叶敬元眸光深谙冷沉,老迈的脸上,那双睿智的眼深邃得透不出一点情绪。
他拿出旱烟吧嗒吧嗒了好几口,才磕了磕烟灰,慢悠悠地跟上了回家的两人。
半坡上,将事情始末看了个从头到尾的韩雪丽愤恨地拧断了身旁的树枝。
这个于若曦,果然有问题!
难道,是有人在暗处指点她?
一直走到无人处,叶建斌才松开了于若曦的手。
斜眼看了眼于若曦,又很快别开头,虽然态度依然冷漠,却总算缓和了那张黑沉的脸,“别怪我没警告你,在我们没有离婚前,你最好给我收敛点。再有下次,我可不会客气!”
对方难得对她说了这么一长串话,可于若曦却丝毫高兴不起来。
看着甩开她大步离开的叶建斌,只觉得一阵头疼。
她不想离婚。
可眼下的情况却不是她不想离就不会离,这个男人对她的嫌恶之色如此明显,两人勉强在一起也不会有好结果。
她还是做两手准备,免得到时候抓瞎。
可人要自立自主,根本就是要自己的腰板硬。
要想腰板硬嘛......
她眼珠子一转,计上心头。
一路走一路想,等回到叶家时,正好碰到洗得白嫩嫩的小石头晃着小叽叽出来,啪嗒啪嗒的小脚丫分外欢快。路过她身边时,还得意地昂头冲她重重地“哼”了声。
这熊孩子真是......
于若曦无奈地摇摇头。
她自顾自进屋,翻箱倒柜,找出原主藏匿起来的私房钱清点。
有一块两块,一毛两毛,也有一分两分五分的,最大的面值也就是十块。
于若曦数了数,手上居然有34.68块钱。
叶建斌老实肯干,做事又肯下力气,不管做什么工钱都比旁人要高出那么几分。
每次都是十块二十块的交到原主手上,从未藏私。
倒是原主拿着这些钱,转手便送到了另一个男人手上。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钱的购买力惊人。
冰棒3分,烧饼3分,油条3分,大米0.125元一斤,大黄鱼5毛一斤,猪肉6毛6一斤。
这54.68元钱,着实比一般人家一大家子的收入还多。
难怪丁浩然死缠烂打也要缠着她,恐怕,就是看中了她手上的这笔钱。
她把钱重新分成三份,分开藏好,这才换了身装束,随手背了背篓快速离开了叶家。
在她的背后,一双眼睛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叶建斌的拳头重重击打在树干上,任由鲜血染红了他的整个手背,狠狠地闭了闭眼。
强扭的瓜不甜。
算了!
......
于若曦并不知道这些,她快步出了村,朝着后山往上爬。
眼下已经过了正午,她早上就吃了些玉米红薯粥,眼下早就饿得前胸贴后背。
可后山说是山,山上却光秃秃的,山上的树也在早几年大炼钢铁时被砍伐一空。
新长出来的小树焉哒哒的,被烈阳烘烤得完全抬不起头。
她连续翻过两座山,才终于在山涧中发现了一眼清泉。
顾不得泉水是不是干净,她灌了个水饱,这才继续朝她记忆中的方向前进。
她之所以来山上,是她记得书中有写到女主韩雪丽的发迹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没错!
原文女主就是从卖鸡蛋开始发家致富。
眼下是特殊时期,山下的村子实行大锅饭制度,除了有些生产队还喂养了少许鸡下蛋之外,大多数村子连家禽都没有一只。
上面派下任务回收肥猪,标准也是活猪个体达到120斤的起征点便收购。
在队里上班壮劳力劳作一天才两三毛钱,而老人和妇女则只有一毛到一毛五。
要想靠正常途径挣钱,那是难上加难。
可山上却不一样!
由于特殊地形限制,加上历史原因,造就了山上的特殊性。
附近几座山峦之所以和山下不互通,是因为早些年这里是土匪窝子。
解放后,土匪窝表面上被剿灭,土匪放下武器做回庄稼人,实则留在山上的这批人并不受县里管辖。
加上这里交通不便,又地处附近三个县的夹角处,属于“三,不管”地带。
山上的人们家家户户都养鸡养鸭,却因为山路陡峭,运输不便极易磕碰损失。
就造成了山上的农作物运送不出去,而山下的新鲜事物也难以进入山上的局面。
于若曦在做的,便是如书中所写的那样,挨家挨户收购鸡蛋,再拿到山下去转手倒卖。
这是属于“投机倒把”,抓到可是要坐牢的。
再严重,吃枪子儿也不是不可能。
想象总是很美好,而现实却太难。
她都连续翻了三个山头,才终于找到了书中所写的山顶平原。
谁能想到,在重重叠叠的山峦之巅,居然还有这样一个平地存在?
她尝试着和山顶的人们接近,可山顶的人们对她的到来却一直保持着警惕态度,别说收购鸡蛋,她每走一步都有好几个小孩子跟随。
说是跟随,实为监视。
她不由懊恼起自己的大意来,莽莽撞撞就上了山,却忘记了这里的人们极度排外,失算了!
她一停下,几个牢牢盯着她的孩子也停下了脚步。
她在兜里掏了掏,摸出几颗在路上顺手摘的八月瓜,摆出自认为最和善的脸,“小朋友想不想吃?来,都给你。”
“我才不要!”
山上的孩子并不好骗。
看见她手上的野果子,尾巴都险些翘上了天,“这种果子到处都是,我才不吃呢。喂,你这个女人来山上干嘛的?是不是又想哄我们大家拿粮食?”
这个时代还施行粮食征收,根据人口多寡和土地来确定征收公粮。
山上的人们特别反感要交公粮,没少和山上收公粮的“村官”们对着干。
“我可不是来收公粮的,我是来买你们的鸡蛋的。”
她赶忙说出自己的来历,“山下的村子都没有养鸡,更没有鸡蛋。家中有人坐月子需要补充营养,想买些鸡蛋。小朋友,你家有鸡蛋卖吗?”
“有也不卖给你。霍哥哥说了,山下的人可坏了,我们可不能随便和他们说话,当心被骗。哼!”
小朋友,你这么出卖你的霍哥哥好吗?
“我不是坏人。你看我这模样,像坏人吗?”于若曦摆出真诚脸。
“不像。”
几个小孩对视一眼,摇摇头,随即又点点头,“霍哥哥说了,坏人惯会装成无辜模样骗人。你就是骗子,我们有鸡蛋也不会卖给你!走走走,给我滚下山去!”
别说,这些人确实排外。
连这些小孩也对她连推带轰,把她驱赶了出来。
于若曦有些沮丧,辛辛苦苦爬了几座山,最后居然无功而返,太可惜了!
最重要的是,挣不到钱,她该怎么办?
拖着沉重的步伐,她一步一挪慢慢往山下走。
走到拐弯处,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等一等!”
于若曦惊喜地回头,却看到一名神色有些慌张的女人。
“你、是想买鸡蛋?”
“对,我是来买鸡蛋的,家中妯娌坐月子需要补充营养,想买些鸡蛋回家吃。大姐,你家有鸡蛋卖吗?放心,我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价格。”
对方双眼一亮,慌忙扫视一眼周围,才压低了声音:“我家中的鸡蛋不少,你能出什么价?能要多少?”
“鸡蛋八分钱一个,你有多少我要多少。”
于若曦给出这个价,也是计算过的。
当下的鸡蛋大多在一毛到一毛二左右一斤的价格,却往往有价无市。
尤其是这年头买什么都要票,就更限制了人们餐桌上丰富的菜色。
她给出八分的价格,瞧着虽说有些少,却是考虑到自己的利润,以及上山下山不便的人工运费。
八分?
这个价格让对方眼前一亮,似乎又顾虑重重的皱起了眉头。
最后还是咬咬牙点了头,“行,八分就八分。不过,你不能跟我进去。你就在这里等着,我去给你拿过来。”
要不是她当家的等着要用钱,她也不会铤而走险,来找陌生人卖鸡蛋。
于若曦叠声应下。
果然,时间不长,那女人便挑着大箩筐一脸惊惶地过来了。
“我家的鸡蛋就在这里了,你数一数。”
鸡蛋确实是好蛋,个头大,分量足,八个鸡蛋就足足有一斤,显然喂养得很好。
而且数量着实不少,满满的两筐,要数,得数到什么时候?
于若曦想了想,站起身来,“大姐,鸡蛋太多了数不方便。不如这样,咱们就按斤算,八分钱一斤,你看怎么样?”
对方却拘谨地擦了手,有些难为情地低下头,“大妹子,大姐我不识数。你看着给就是了......”
原来不识数啊!
这年头还是六十年代,不识数的女人着实不少。
若是换作旁人来买鸡蛋,心生贪念,那这位大姐就亏大了。
难怪山上这些人都不爱跟山脚下的人打交道。
可眼下对方不识数,总不能她拿一毛钱,再拿一个鸡蛋吧?
“没事,大姐我教你。”
于若曦说教她,就真的老老少少的教。
就着女人拿来的称,选了十个个头适中的称了称,再称了总重量,扣除箩筐的毛重,接近400个鸡蛋,花掉了足足32.58块钱。
大姐拿着厚厚一沓零钱,双手都止不住地抖。
“妹子,你是不是算错了?怎么会有这么多,你别是可怜我,才故意算错账。我、我不能要......”
说着,还硬是要退一半给她。
“就是这么多,没算错。大姐,钱你拿着,不过鸡蛋你记得帮我留上。下次我还来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