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S并非可有可無,不部署SDS就是在浪費企業的資産。——Gartner伴随着又一個季度的結束,全球外部存儲市場的衰頹之勢未減。據IDC,2015年全球外部存儲營收下降2.3%。而據市場大部推測,未來幾年傳統磁盤市場還将持續走低。整體Legency IT不斷萎縮的同時,我們看到企業IT市場正展開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随着雲存儲和軟體定義存儲的不斷發展,市場投資更加集中于伺服器端存儲和超大規模基礎設施的建設。而圍繞SDS的架構更新,除了最早上司該領域的超融合新興廠商,傳統Legency IT式微之際,也都開始擁抱超融合。 “關停并轉”,過去的一年,我們曆證了行業的動蕩與變數,轉型與變革之巨更加佐證了舊有盈利模式與新型存儲經濟之間的沖突之劇,然而傳統硬體大佬的轉型所要思考的可不僅僅是在這塊價值幾個Billion的藍海市場分一杯羹,更為關鍵的是,如何在開放标準化的新存儲時代,快速轉變商業模式以攫取生機。 然而,存儲的微利時代還遠沒有到來,相對伺服器軟體化,存儲軟體化有更長的路要走。
30X的成本買到的是更換廠商的風險 在資料中心擴容一塊硬碟多少錢?簡單的問題,但當我們将網上商城的單價與廠商高端陣列産品價格對比後,至少30倍的成本附加讓我們在谙于傳統存儲産業暴利模式的同時,不禁深思:高價投入,我們在消費什麼? 30X的成本買到的是更換廠商的風險。飛康亞洲區市場總監張瑾分析稱:“存儲的高價決定于廠商綁定的程度,即更換廠商的風險,而降低存儲成本的核心就在于如何低風險的打破廠商鎖定。” 參考伺服器虛拟化的曆程,存儲也必将走向開放标準化,而軟體定義存儲正是破除傳統封閉,推動硬體标準化的不二法門。未來的時代是開放共生的,軟體定義應該走開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分享經濟,SDS産品應該與所有的硬體商品協同合作,而非對立替代,否則這樣的産品也将走向封閉以追求利益最大化,而與産品設計初衷背道而馳。
真正驅動存儲商業模式轉變的可能是一家軟體公司
那麼什麼是軟體定義存儲?IDC在對該市場進行深入調查和研究後給出這樣的定義:SDS将資料中心或者跨資料中心的各種存儲資源抽象化、池化,以服務的形式提供給應用,滿足應用按需(如容量、性能、QoS、SLA等)自動化使用存儲的需求。而據IDC,目前市場上存在兩種形式的軟體定義存儲産品形态:概括說來,一種是針對分散存儲進行抽象和管理的SDS軟體;另一種是将計算和存儲相結合的超融合硬體産品。而從覆寫空間來看,飛康對于SDS産品的界定值得參考:從部署的級别,将SDS分為系統級和資料中心級。系統級包含Sever SAN即目前市面上火爆的Nutanix和VMware vSAN的超融合硬體,以及各存儲系統推出的自家超融合軟體版本;而資料中心級則包含第三方平台、陣列內建的虛拟化以及硬體網關産品。 這其中,飛康将自己定位為資料中心級SDS的第三方平台,能夠提供跨平台的存儲虛拟化解決方案。在經曆了人員、發展方向和經營政策等方面的調整之後,目前飛康已經回到了正常的運作軌道,轉向以SDS為投資重點,飛康将自己歸為SDS市場上的初創企業。談到對市場的預期,張瑾表示:“在短期内,飛康仍然處于投資階段。但這是正常的。有别于其他新興SDS初創廠商,飛康還有一些自己的原有客戶。我們認為目前的經營方向是對的,發展的勢頭也沒有問題。”穩定的客戶基礎,加諸訂閱模式的付費轉換,飛康有望在2016年達到收支平衡。 随着存儲軟體化的發展和成熟,傳統存儲的業務模式将走向衰亡,新的商業模式正在衍生。由于長期的技術和産品積累,傳統存儲廠商不太可能颠覆自己的固有模式和既得利益,他們更可能選擇的是在已有資産之上堆砌和重構封閉秩序,盡可能的延長轉型的到來。是以,真正能夠驅動這種商業模式轉變的更可能是一家軟體公司。
目前階段 利舊比立新更經濟
那麼究竟哪一種SDS能夠低風險的解鎖?哪一種SDS産品更适應目前的存儲經濟? 目前,存儲業界掀起SeverSAN熱浪,很多人不禁會問:Sever SAN是否會取代傳統存儲陣列?可見,建立在伺服器一端的軟體定義存儲是“立新”,而對現有存儲的抽象池化,以存儲虛拟化為核心的SDS則是“利舊”,對于革舊還是利舊的問題,筆者以為,市場會随發展運動呈現趨勢性變化,目前過渡時期,企業還遺留有大規模的傳統陣列,若讓企業完全放棄而轉投其他,無疑是對現有投資的浪費,而更重要的是,目前超融合産品市場還不成熟,産品替換本身還是一個風險項。是以,選擇與現有投資內建的SDS解決方案更為合理。而随着技術和市場走向成熟和穩定,基于性能和成本的追逐,我們很難預測未來“立新”就不會适應需求而爆發優勢,也難保“利舊”不會出現競争疲弱而遭遇瓶頸。誰主沉浮,要看趨勢,還要看變化。
原文釋出時間為: 2016年04月08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