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作霖死前留下言:絕不能讓這個人進入東北,事實證明他很英明

袁世凱去世以後,留下來的老家底立刻分崩離析,逐漸演變成三個主流派系,皖系、直系與東北的奉系輪流登台,以軍隊為主體在各省建立統治政權,名義上還是以北京為主,但是凝聚力大大下降。

北洋軍閥各自為戰,皖系靠着日本人的支援,占據皖、閩、陝等省,直系則投靠英美控制長江中下遊,關外的張作霖則成了東北霸主,此外還有山西閻錫山,桂系,粵系等派别,袁世凱的死預示着新一輪洗牌,勝者為王的時代裡,四處都是戰争。

其中張作霖或許是最令人熟知的一位,張作霖身上集結了多重性格,悍匪出身,重情重義,作為封疆大吏,張作霖的東北一直是日本人眼裡的肥肉,不過張作霖在世期間,日本在東北處處碰壁,當然他本質上還是一個軍閥,地盤與利益才是他最關注的地方,主政東三省期間,張作霖大力發展鐵路經濟建設,重視教育投入,将東三省經營成一塊堅固的堡壘,對外關系上始終保持底線,堅決不做民族罪人。

張作霖死前留下言:絕不能讓這個人進入東北,事實證明他很英明

張作霖的一生充滿傳奇,在私塾學了三個月後就因為打架鬥毆搞出了人命,與母親等人投靠外祖父,賣過包子也當過走貨郎,還曾當過獸醫專門給馬瞧病,任誰都不會想到,這個下層流氓分子會成為一方霸主。

然而張作霖實作了人生的逆襲,義和團運動爆發以後,沙俄趁機出兵占據東北,地方陷入混亂,“好戰分子”張作霖拉起了一支地方保險隊伍,維持附近村子的治安,張作霖幹的不錯,沒多久就被清軍看中,收編以後做了哨長。

張作霖邁出了第一步,從一個“土匪”搖身一變成了正規軍,随後鎮壓革命黨,進入統治中樞,成了民國時期的風雲人物,師長、省長一路做到了東三省最高長官,開設學堂,成立軍政府,此時的張作霖有了稱霸的野心,經過兩次直奉系大戰,奉軍大舉入關,張作霖就任北洋政府大元帥,開始了最後的輝煌,張作霖也成了北洋舊勢力最後一任掌權者。

張作霖死前留下言:絕不能讓這個人進入東北,事實證明他很英明

至于張作霖為何飽受争議,主要是他對日本人的态度,作為東三省的代言人,不可避免的與日本進行接觸,為了得到日本人的好處,張作霖開了許多“空頭支票”,将日本人耍的團團轉,日本的無理要求的得不到滿足,痛下殺手,1928年,利用事先埋好的炸藥死了張作霖,在其死後東北陷入混亂,張學良顯然不堪重任,無法與日本人對抗,再三思量下通電全國,宣布東北易幟。

一代枭雄張作霖慘死,随後日軍大舉進攻中國,從這方面來看,張作霖似乎比他兒子更配得上“民族英雄”的稱号,縱觀其一生,有野心,封建思想濃厚又渴望順應潮流,幾次入關作戰,規模一次比一次大,從這也能看出他的野心,甚至有人傳言張作霖要塑造“大遼帝國”,客觀評價來說,張作霖時期的東北經濟發展迅速,當然奉軍頻繁地軍事行動給經濟建設造成了巨大破壞。

張作霖死前留下言:絕不能讓這個人進入東北,事實證明他很英明

對日關系上來說,張作霖既有妥協也有鬥争,他雖然不是一個民族主義者,但是卻為了維護民族利益做出了突出貢獻,堪稱東北傳奇人物,就是這樣一個人,臨死前也表現出了巨大不安,瀕死之際,張作霖再三囑托身邊人要秘不發喪,而且派人給張學良送去口信,千萬要提防張宗昌,否則将會後患無窮,事實證明張作霖的預想無比正确。

與其餘奉系軍閥相比,張宗昌名聲實在不好,可謂劣迹斑斑,在青島制造了一系列慘案,人人敢怒不敢言,張宗昌自是以敢這樣蠻幹,就是有張作霖在撐腰,作為張作霖的“嫡系”,張宗昌很早就加入奉軍,奉軍入主中原以後,勢力大增,張宗昌也跟着發了家,掌控着整個山東。

按理來說張宗昌應該備受器重,事實卻并非如此,以張作霖的想法來說,軍閥有缺點反而更好控制,這也是為何“狗肉将軍”等當上一方大員,不過最重要的一點則是自己能鎮住的人,兒子卻不一定。

張作霖死前留下言:絕不能讓這個人進入東北,事實證明他很英明

張作霖看人眼光毒辣,認定張學良的性格鬥不過這些老油子,張學良的确沒有這樣的才能,革命軍北伐期間,張宗昌一路潰敗,其本人吃喝玩樂,大肆斂财,甚至将當地的教育經費拿出來與妓女賭錢,失敗以後張宗昌即刻向張學良求助,好在張學良沒有忘記父親的囑托,執意拒絕各種無理要求,否則将張宗昌放入東北,勢必會給東北人民帶來更多苦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