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國第一中校蔣維平那些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文/王國棟

網絡上關于蔣維平的文章非常的多,但都是千遍一律,沒有任何新意,也無法為讀者展現出一個活靈活現,多姿多彩的傳奇老八路軍。

衆所周知的個人資料,小編就不做詳細介紹了,一筆帶過。

蔣維平,原名蔣順發,别名姬賓禮,河北省房山縣(今屬北京市)石樓村人,1878年出生。年輕的時候曾是北洋軍段祺瑞手下的一名副團長。1938年2月,已經解甲歸田多年的蔣維平帶着義子蔣志剛參加了八路軍,成為120師359旅的軍醫官,挽救了無數戰士的生命。新中國成立後,為表彰蔣維平在革命事業上為國家和人民做出的貢獻,特授予其共和國中校軍銜。由于授銜時蔣維平已經77歲,比朱德元帥和毛主席年齡都大,一時聲名遠揚,被大家親切地稱為開國第一中校。

開國第一中校蔣維平那些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01、副團長不A錢腐化,甘願回鄉種地行醫

蔣維平年輕的時候就參加了北洋軍,摸爬滾打多年,至段祺瑞執政時,已經擔任副團長一職。北洋軍的副團長雖然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官職,但是手底下管着上千人的部隊,隻要肯A錢,一個月弄個百十來現大洋不成問題(每名士兵身上克扣搜刮一毛錢,就是100現大洋)。蔣維平是窮苦人家出身,沒有沾染上這些壞毛病,段祺瑞倒台後,幹脆離開部隊回鄉種地行醫。設身處地的想一下,一個副團長,甘願回鄉當農民,證明蔣維平心胸開闊,能夠吃苦耐勞,對生活有理想有追求。這樣的品質正是當時那些軍閥政客所缺乏的。

02、攜帶全部家當參加八路軍,時年60歲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一心抗日報國的蔣維平參加了宋哲元的29路軍,擔任第29路軍第3師管馬處主任委員一職。因為第29路軍出身北洋系,算得上是老家門。蔣維平中西醫都學過,又行醫多年,在軍隊裡當個管理戰馬的獸醫也算是物盡其用。但非常遺憾的是,不久後該軍就在國民黨的内讧中解散,報國無門的蔣維平隻得回鄉繼續開藥店謀生。

開國第一中校蔣維平那些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1938年2月,王震将軍率領120師359旅挺進平西,路過蔣維平的家鄉房山。蔣維平早就聽說過八路軍,但是沒有見過是什麼樣子。此次親眼目睹八路軍軍姿煥發,生機勃勃,而且軍紀嚴明,對老百姓秋毫無犯,對比國民黨軍閥部隊簡直有天壤之别。于是時年60歲的蔣維平做了一個驚人的決定,帶着藥店的全部家當參加八路軍。當時和蔣維平一起生活的還有他的養子蔣志剛,小夥子也義無反顧的跟着父親加入了革命隊伍。八路軍最缺乏的就是醫務人員和藥品,蔣維平這一舉動完全是雪中送炭,能不令王震将軍感動嗎?經過組織審查考驗,蔣維平于1938年5月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并被任命為八路軍120師359旅制藥廠廠長。

359旅是八路軍主力部隊之一,作戰任務頻繁,部隊傷亡較大。蔣維平除了忙于醫治搶救傷員外,還有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就是尋找制造各種常見疾病藥品,為革命根據地部隊和群衆服務。當時八路軍根據地被日僞軍封鎖,甚至國民黨軍隊也明裡暗裡的耍手段使絆子,各種生活物資極度缺乏,更别說是醫療藥品。蔣維平制作生産藥品,一沒有原材料,二沒有實驗器械,三沒有生産機械,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但這些困難并沒有吓到蔣維平,他根據自己學到的中西醫藥知識,依靠組織和群衆的幫助,自己動手研治藥品。

開國第一中校蔣維平那些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比如說當時非常受戰士歡迎的硫酸鈉,就是蔣維平使用戰士和群衆從各地搜集而來的芒硝經過提煉分解而來。也許現在很多理科大學生會說,不就是芒硝提煉分解硫酸鈉嗎,簡單得很,我也會。可是不要忘了,那可是80年前的抗日戰争時期,制作人是從來沒有上過學,隻自學過中西醫的六旬老人蔣維平。還有治療毒瘡的“特效藥”——蜂蜜豬油膏,是蔣維平根據自己多年的行醫經驗,将蜂蜜、豬油與天然中草藥混合熬制而成,對治療瘡疖有特效。經過統計,蔣維平從1938年至1949年,一共為我軍研治出了十餘種藥品,治療範圍包括刀槍創傷、傷風感冒、病毒感染等等,為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開國第一中校蔣維平那些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03、帶領孫輩戰友南泥灣墾荒,幫助部隊渡過艱苦歲月

1942年至1943年,由于自然災害和人為封鎖,陝北革命根據地部隊和群衆生活極度困難。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黨中央号召部隊展開生産自救。王震将軍響應黨中央的号召,将沒有作戰任務的部隊分派到陝南荒蕪的南泥灣一帶墾荒種地。指令下達後,戰士們的意見很大,認為自己是主力作戰部隊,不去和日僞軍作戰而跑去開荒種地,有點大材小用。而且這些戰士大多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雖然能吃苦耐勞,但沒有墾荒種地的經驗,不知道該如何進行生産自救。就這樣,在家當過多年農民,有豐富農業生産經驗的蔣維平就成了戰士們的老師傅,負責教育指導這些孫子輩的戰友們進行墾荒種地。

開國第一中校蔣維平那些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1943年春,359旅任命蔣維平為南泥灣九龍泉719團農場場長,率領100多名年輕戰士開展墾荒生産活動。小夥子們幹勁十足,就是缺乏經驗,哪裡可以墾地,哪裡可以平田,哪裡有水源灌溉,哪裡土壤肥沃,都要蔣維平親自勘查指導。蔣維平以前當治藥廠廠長時,本領高,脾氣大,幾位旅團首長都被他罵過。現在當了農場場長,反而收斂了自己的爆脾氣,就向爺爺關心親孫子一樣的對待每一位戰士。在蔣維平的精心管理下,719農場1943年墾荒400餘畝,不但當年就實作了生産自給,還向部隊上交公糧2.88萬公斤,幫助革命根據地度過了艱苦歲月。蔣維平也被評為1943年359旅勞動英雄和陝甘甯邊區勞動英雄、模範工作者。

1944年,蔣維平在719農場陸續開辦木材加工廠、碾米作坊。并組織制藥、編織和燒炭等産業,實作了生産多元化發展,為南泥灣生産自救活動乃至後來的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運作發展起到了帶頭示範作用。719農場也成為了359旅的第一模範農場。可以毫不誇張的說,359旅在南泥灣所取得的成功,蔣維平居功至偉。

開國第一中校蔣維平那些鮮為人知的傳奇故事

04、為革命貢獻一生,病逝于工作崗位上

1949年後,蔣維平被分派到察哈爾軍區直屬醫院、華北軍區張家口醫院、北京軍區張家口第251醫院、中國國際白求恩和平醫院等地工作。

1955年,時年77歲的老八路蔣維平被授予中校軍銜,并同時授予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由于蔣維平年紀大、資格老,大家都非常尊重他,親切的稱他為共和國第一中校。 蔣維平是軍醫出身,留着一大把白花花的山羊胡子,按照軍隊的管理制度,本應當刮除清理。但是軍委上司考慮蔣維平的特殊身份,特别準許其蓄留胡子。

1964年7月12日,蔣維平在曾經工作過的張家口251醫院病逝,享年86歲。

(注:有文章說蔣維平1955年被授予少校軍銜,1960年晉升中校軍銜。經過多番查找,沒有找到相關的官方資料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