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智商很重要,情商最重要。智商負責事業,情商負責生活。但是很多詩人都是智商超群,情商低下,把原有的好日子過成了悲劇,比如說殺妻的現代詩人顧城。
顧城出生于1956年,其父也是詩人。從小生活在文化家庭裡,顧城聰明伶俐,少年成名,十幾歲就可以發表詩作,1987年開始遊曆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隐居紐西蘭激流島專心寫詩,這種神仙般的生活讓很多人羨慕而得不到的,可是顧城卻活成了悲劇。

1979年的夏天,顧城在從上海開往北京的火車上認識了一個非常美麗的姑娘,這個姑娘名叫謝烨,她明眸皓齒,巧笑嫣然。于是顧城愛上了謝烨,不顧一切地追求謝烨。
謝烨也愛上了顧城,可是謝烨的父母不同意他們戀愛。于是執着的顧城就睡在謝烨家門口,還跑到謝烨家吃飯。這種執着方式真是讓人無語,後來謝烨的母親看到顧城的詩作,覺得顧城是個有才華青年,就答應了他們的婚事。
顧城娶到了他心愛的姑娘謝烨,而他的事業也非常成功。1987年,顧城應邀出訪歐美,進行文化交流、講學活動。一年後,他赴紐西蘭,被聘為奧克蘭大學亞語系研究員。當然他帶着妻子謝烨一起同行。
後來顧城辭去奧克蘭大學的職務,夫妻二人定居在了激流島,專心在島上種菜、養雞、作畫、寫作,這真是神仙伴侶的生活。可是幸福的是顧城,而不是謝烨。
婚後的日子,謝烨過得并不美。顧城是個“巨嬰”,他除了寫詩之外什麼都不會做,不幹家務也就算了,他生活的一切事務都靠謝烨處理,他像嬰兒依賴母親一樣依賴謝烨。
顧城不準謝烨生孩子,因為他隻希望謝烨的世界裡隻有他一個男人,就連他們的兒子都不可以。謝烨懷孕了,顧城就叫謝烨打胎。可是女人婚後還要渴望當母親的,後來謝烨生了兒子小木耳。
當了父親的顧城并沒有歡喜,他不喜歡兒子小木耳,經常打罵小耳朵,甚止在小木耳兩歲時在沙發上玩耍時,一腳把小木耳踢下沙發,痛得小木耳大哭。
萬般無奈之下,謝烨隻能把小木耳送往一個毛利老太太家寄養。顧城的世界不能有親生兒子,卻可以有另外一個女人,這個女人就是年青美貌的女詩人英兒。
英兒是顧城的粉絲,十分崇拜顧城,顧城也愛上了英兒。英兒來到激流島來顧城夫妻一起生活。顧城認為,他的兩個女人不但應該和睦相處,還應該情如姐妹。
謝烨倒是和英兒相處很好,沒有沖突,可是她内心肯定是不愉快的,沒人希望自己的生活裡還有第三者的存在。而在謝烨面前,顧城根本不掩飾他對英兒的愛。
在共同的生活裡,英兒發現了顧城的缺點,她不愛顧城了,于是跟一個外國老頭私奔了。顧城很是傷心,為她寫了一本書,就叫《英兒》。
謝烨對顧城很失望,她決定要離開顧城,顧城勃然大怒,用斧頭砍謝烨,謝烨受傷倒地,顧城寫下四封遺書,随即上吊于樹上自殺,謝烨在數小時後不治身亡。
顧城才華橫溢,可是性格偏執,情商低,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妻子的感覺,最終害了妻子,也害了自己,成為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