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起學習 希望同行”2021“快樂少年”支教行動啟動

“一起學習 希望同行”2021“快樂少年”支教行動啟動

“一起學習 希望同行” 2021“快樂少年”支教行動啟動 高凱 攝

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一起學習 希望同行”希望工程雲助學中國平安2021“快樂少年”支教行動日前在北京啟動。

該支教計劃由深圳平安公益基金會和中國青基會共同主辦,鼓勵志願者開展以心理、科技、藝術為主題的課程,提升學校的綜合素質教育水準。

接下來,愛心志願者們将前往部分地區農村學校進行線下支教,同時,也有部分愛心志願者将線上上開展素質教育課程,幫助鄉村學校學生建立信心,啟發引導未來的學習和生活。

活動特别邀請教育部前新聞發言人及現任中國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王旭明老師、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及北京師範大學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邊玉芳教授以及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棗莊十五中南校區(市中區勤為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武傑三位教育專家出席,圍繞"蹲下來交流",共同探讨家庭教育問題。

三位專家表示,“蹲下來”不隻是一個姿态、一個實體的動作,更關鍵的是與孩子共情、換位思考及心靈接近。三位教育專家呼籲,廣大家長可以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給孩子自由、尊重與愛,了解孩子成長的規律,多與孩子溝通,提升教育效率,更建議樹立自身言行的榜樣作用、營造開放的空間、提供孩子體驗和嘗試的機會。

王旭明副會長在直播中提出,“蹲下來交流”是尊重孩子的選擇,并加以正确的引導,而不是以“愛”的名義對孩子自由天性進行限制。了解“親子關系遠遠重要于親子教育”,“家庭”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一個和諧有愛的家庭是教育的基礎,一種和孩子親密的關系是通向教育的“順風車”。此外王老師也表明:蹲下來千萬不要局限在身體的形态上,一定要在理念上給孩子自由與解放。

邊玉芳教授對于市場流行的“别讓孩子輸在起跑線”提出了自己的觀點,認為所謂的“起跑線”可能缺乏科學依據,諸如這類的教育誤區還有很多,比如:“重智商輕情商”,限制了孩子綜合素質的發展;“重超前學習,輕适時教育”,導緻了孩子的厭學;“隻重說教,不創設孩子的成長環境”;“隻重行為,不懂孩子的心理需求”。邊玉芳認為,孩子出現很多問題隻是表象,建議探求孩子出現問題的背後存在什麼樣的心理需求,“蹲下來”的實質是真正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

武傑校長圍繞“逆反期”話題展開了延伸。他提出,給孩子安上“叛逆”的名義是“高對低”的交流方式,孩子“叛逆”與否與家庭環境和學校環境密切相關。如果不能及時地調整教育理念,可能會加劇孩子的“叛逆”。武傑校長表示,家長不需為叛逆焦慮,“叛逆”代表孩子在成長,也代表着迎來了改善親子關系、提升家庭親密度的機會,建議家長要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