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滑田友先生是20世紀中國雕塑發展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藝術家,他不僅是新中國雕塑藝術乃至新中國美術的标杆,更是在幾十年的教育教學生涯中,為中央美術學院的雕塑教學,為雕塑系的發展壯大投入巨大心力。“勿失毋忘——雕塑家滑田友誕辰120周年紀念展”展覽的“教學方法論——滑田友的教學筆記與方法傳授編”單元,以滑田友本人為模特兒擺動作抓造型的系列留影、單件作品在完成過程中的系列留影以及滑田友教學筆記與文章發表為中心,結合場刊文字以及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教具的提示與輔助,展現滑田友鑽研教學和提煉經驗并形成六法、貫氣、編筐、串冰糖葫蘆、鋪石子路、看山、八根線、一段段的好風景等獨具眼光和魅力的個人教學語言。現将滑田友于1956年關于教學的撰文《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刊發如下。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1959年雕塑系教師合影。右起王鴻文、錢紹武、王臨乙、王合内、于津源、滑田友、劉開渠、王克慶、範文龍、劉小岑、曾竹韶。滑田友家屬提供

(一)

雕塑家要做好創作首先必須有思想性,沒有思想性就沒有靈魂。但要表現思想性,又必須能把人的形象做出來,思想性才有寄付。要把人的形象做出來又必須具有人的造型的基本知識,逐漸掌握人的形成的規律,才能在創作中得心應手。不然所做的作品就會辭不達意,叫人感到缺憾、落空。有了思想性又能準确的用人的形象表達出來,是不是就完成了雕塑家的能事了呢?還沒有。那樣的作品也隻能供人知道這是說明什麼事情一看而過,而不能耐尋味,留戀不忍去。如果要達到耐人尋味,還得精心考慮,如何巧妙安排的技巧,如何提高的藝術性。是以在學習雕塑創作的過程中,既要研究思想性,又要研究造型的基本知識,又要研究如何巧妙安排的藝術性,使三者結合才能做出好的作品來。基本訓練就是創作必須知道的人的造型的基本知識。研究前人已經得到的造型規律和進行嘗試運用巧妙安排的經驗(研究藝術性的),而且進行逐漸的專門訓練。為着循序漸進,也和認識一般事物一樣由基礎到提高,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由理性認識到運用。也就是由基本知識到掌握規律,運用規律,提高到藝術性。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滑田友在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教學 滑田友家屬提供

(二)

做人體的基本知識是什麼?有三:

1. 運動規律:平常一個人看見另一個人,在刹那之間,首先感覺到的就是一個人,男人或女人,靜止或運動,或者是喜怒哀樂某一種感情和行、走、坐、卧某一種動作所形成的綜合概念,也就是有表情的活動着的人。而很少去研究對面的人的思想感情是怎樣形成的。一個雕塑家或學雕塑的學生就不然。他們會不自覺的去注意到這些。而且進行長期的逐漸的訓練。

以便達到在他們所做的作品上更生動,能夠解說出人在行動時,身體上究竟起了什麼樣的變化,什麼在起某一動作或某一感情的作用?比如一個人站着,如何站就站得穩?如何就站不穩?行走的人是不是真像在走着?像不像在做那件事?關鍵究竟在什麼地方?實際就在重心的位置正确不正确?人身體各部如中心線,輪廓線,全身各處動作的形勢,各部分形體的正面(主要面)和轉折面是不是都适應了這個動作?兩眼、兩肩、兩胯骨所形成各橫線以緻各方面肌肉變化(解剖學)是不是都适應了這個動作?适應動作的趨勢?重心對了,各部都适應了動作的趨勢了,就像,看得就舒服。不适應了,就不像,也就不舒服。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五四運動宣傳者(男站立像)》創作照 1962年 滑田友家屬提供

同樣如果要問:人的喜、怒、哀、樂、俯、仰、顧、盼的各種表情中,頭部、臉部、口和眼睛究竟怎樣變化和究竟怎樣一緻的關鍵究竟在什麼地方?那麼可以這樣舉例來解答:比如一個人臉在平靜的時候,各方面皆是一緻的平靜不動的,但在笑的時候,面部肌肉就在向外開展了,開展的程度如何,正可以說明他笑的程度如何?當人哭的時候,臉部肌肉全在向内收斂,斂的程度如何?也正足以說明他在大哭或者在悲哀。同樣憤怒和憂愁,氣氛和同意之類,面部又怎樣變化?也可以作不同的各方面研究。能認識到這些問題,也就是研究的一個階段。能找到這些關鍵和能正确的作出富有思想感情的作品來。而且又各有各的不同程度的階段。總之,沒有嚴格的訓練,就不能逐漸認識和找着這些關鍵,做出好的作品來。是以可以說找着動作的規律,就是塑造思想感情的基礎。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1977年滑田友在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教學 滑田友家屬提供

2. 組織規律:在一個人看另一個人,而且他已知道他的行動和表情之後,往往就會馬上去辨識他是男人女人?是長是短?是農民是勞工?或是知識分子?是張三是李四?是美是醜?其他往往不甚注意作為一個雕塑家來說就有些不一樣,因為雕塑家看人,第一眼可能和一般人一樣,但再看就會不知不覺去分析那個人,就會研究人的運動規律,内部和外部組織規律,以及除由于人的先天賦予的男性女性,長短高矮之外,還會去分析這個人的思想感情,研究這人的性格和特征,會研究一系列的這兒不同和那些分别,如何不同,為什麼不同之類的問題。如:

比例問題:人的男女長短一般來說是有一定比例的,如頭和全身是1比7,人的中心點是在恥骨的中間。中國畫論裡也有盤三坐五行六立七和三停五部之類歌訣皆是一般規律。

組織關鍵:人的頭部、胸部、臀部都是比較固定形狀的。而頸、腰和各關節又是經常可以活動的,但又因他們經常活動又有一定的規律。是以就都成為一般規律。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左右滑動檢視

滑田友示範衣褶效果 滑田友家屬提供

型:人的面形還可以分為好些類型,如說“面如古月”又說“瓜子臉”“長方臉”“龍長臉”和國畫理論中的田、由、國、用、目、甲、申、風之類的應物象形的臉形。皆是指人的頭部的整體而言。因為這些類型也由于每一個類型同樣的人數很多,也可以作為一般規律。

組成:還可以看出人的頭部(以及各部)不僅僅外部總的形狀可以這樣形容,而這種形體實際在其總形以内還可以分析為兩個形或三個形組合起來的組合體。那就更能說明特點,而且不獨頭部如此,胸部、腹部、四肢各部都可以看出是各種各樣的組合體組合而成。而且每一個形和另一個形之間交接處皆有過渡階段和過渡的變化。不獨形是組合的,而每個形皆是面所組合的。而且每一個面與另一個面的交接處同樣也有轉折面的變化。這實際也可以作為一般規律。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女生産隊長 鑄銅 50×33.5×26cm 1961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藏

典型:另外有比較正正常律稍大一點的,但大得得體,合乎某一類人的特點,因為那特點是由于他本人職業、生活、勞動、思想感情所形成的。那就更幫助人去注意這類人的思想感情的規律,那就叫“典型”。比如勞動人民,如勞工或農民的手就與一般人不同,又如一個遊泳選手,他的胸部比一般人擴張較大。一個舉重力士又有某一部分與人不同。而各行各業的偏重發達皆說明典型。是以人一看就知是勞工農民或知識分子,不同的關鍵就在于人的各種不同的外形。人的各種不同的生活,會影響人的形象偏重的發達。甚至其組織排列比例皆随其職業而變化了。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紅色遊擊隊員》創作照 1957年 曾陳列于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滑田友家屬提供

面痕:不獨形體上起了變化,外形還會留下痕迹。比如農民生活比較單純樸素一點,他們的面上活動痕迹就顯現出來少一點,勞工生活變化複雜一點,他們的面痕可能就多了一點。實際各種各樣的人都有他不同的面痕。而顯示出不同的職業來。

特點:另外有的不應當大的大了,如一個女人臉型下部太大,或者下部太長太寬,或者眼睛太小,或者顴骨離奇就顯出醜來。相反有的眼睛較大,下巴較尖或者沒有什麼奇形凸出,到處勻稱可能就美。因為由于經過很多人數的對比所得的結論,也就可以作為一般規律。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自然:如果一個雕塑家能做到他的作品使人一目了然的很舒服,不發生什麼比例動作等等問題,那就很容易使人直接去看到思想感情上去,這就叫正确,或者準确,也叫掌握了規律。也就可以算好。但一般初學的人往往不能做到這一點。不能做到還不要緊,往往又因為錯誤而感到醜。

變形:另外能力很強的雕塑家,可以得心應手,他可以把原來天生醜的改動一下改為美的,那是他已經知道什麼叫醜。什麼美,和怎樣做就美,或者就典型。而這些皆要看訓練如何。總之組成規律的的認識和掌握也就是建立性格和特征的基礎。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3. 藝術技巧的訓練:美術學院雕塑系的學生首先訓練的是要認識一般規律和掌握這些規律是必要的。但這還不是最後的目的,還不止于認識和掌握規律而在于用規律創造新的形象。認識規律掌握規律,隻能描寫現實,而尚不能歌頌或批判現實。歌頌或批判現實要能知道什麼樣就互相沖突,什麼樣就互相聯系互相調和,什麼樣就不調和,怎樣又可以調和,怎樣可以把互相沖突轉化為統一,怎樣就有節奏和丘壑。要能知道既适應思想又适應眼睛。要懂得什麼叫雕塑的語言,要能突破正常進行創造。是以要能歌頌或批判現實,就要知道如何加以整理,加以提煉,加以簡化和加以誇張。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1959年滑田友創作《空軍英雄頭像》 滑田友家屬提供

提高階段不但不怕重複而且必須重複以前的鍛煉。而在熟練的程度上加以提高。逐漸突出以韻律和節奏來表現主題的典型性格和典型環境。要突出重點,突出中心,要有丘壑要有虛實,要知道乘勢誇張乘勢創造。要能綜合運用,一氣呵成。要達到想秀麗就秀麗,想古拙就古拙,既含蓄又奔放的境地,這才達到得心應手。

為着逐漸訓練,我把各年級學習步驟以表格的形式寫在下邊:

步驟表

本表是一件雕塑作品各階段的逐漸要求。可以在一個步驟完成之後,馬上就進行第二個步驟的一步一步作下去。每一步驟的時間可以長一點,也可以短一點,主要要看熟練的程度如何。是以每一步驟可以在一個月之内完成(如大型雕塑)。也可以在一周之内完成,也可以在一天或一小時之内完成。而且每一步驟完成之後就可以馬上轉入下一個步驟。而且可以巡回反複地作下去。但是為着學生學習友善,認識清楚和打下穩固地基礎也可以分為各年級分階段的逐漸訓練。如一年級學做人的頭像,二年級學做人的全身,皆可以隻學第一步的基本知識,三年級則在二年所學的基本知識之上,進行第二步的研究,四年級又在前三年所學的基礎上,做更進一步的研究,五年級就再進一步深入研究(全面地研究)。

(請橫屏觀看)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滑田友規劃的雕塑系各年級學習步驟表

(三)

1. 學習研究雕塑的基本訓練,也像處理一件大事一樣或一個戰疫一樣,既要從實際出發,又要始終虛心,全心全意,思想既不開小差又不抱想,隻有忠實客觀實際才能不斷發現和不斷提高。

2. 學習初步時了解自然,認識自然;追求自然的規律,使用自然的規律。由于規律是客觀存在和認識程度不同,角度不同,就形成各人有各人的差别,而不是風格,是以一二年級時不怕不同也不怕相同。

3. 在研究過程中應當逐漸的同時研究古今中外名作,去學習前人已得的經驗和他們所發現的規律證明自己所得是否正确?或有更多的收獲。

4. 同時也可以觀察自然對證規律,再找規律。

5. 認識了規律掌握了規律以後,各人在創作中就可以發揮各人的才能,巧妙的使用,才産生風格。

6. 由一種規律的深入研究,再推而研究各種規律。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創作照 1962年 滑田友家屬提供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四)

1. 首先是注意大體,然後才深入細部,最後又注意細部和大體結合。但最好能始終保持新鮮的感覺,也就是每天初開始工作時檢查一下最初的感覺,最後目的在于能夠作清楚的憶塑。

2. 應當寫生和臨摹相配合,觀察、速塑、長期寫生、默塑配套成龍,就如速塑可以在每一個大單元寫生之先作為肯定新鮮感覺而用,默塑在大單元之後,作為肯定收獲之用。而臨摹又可以安排在總結以前經驗和更進一步提高的兩個階段之間,作為開辟新階段啟發之用。

3.分單元訓練,小單元和大單元配合。第一單元時較短專門學習大體,第二單元時間較長可以比較快點,把第一單元所需用的時間壓縮在本單元之内,以便把較長的時間用作再多積累經驗,第三單元可以更長點,再進一步積累經驗,然後可以再傳回來再逐漸加快加長,以便提高,而不是平均對待。

4.分階段訓練:如一年級做人的頭像比較多些,作為重點,第二年或第一年末了就由頭像轉到半身而至全身,不怕重複,需要巡回反複的逐漸發展的訓練。

5.低年級(一二三年級)學習基礎,高年級在原基礎上逐漸提高到藝術性,最後再作靈活運用混為一體的得心應手的訓練。

6.在研究藝術技巧的階段,是可短期也可長期的階段,因為學生學習程序和領會的程度各有不同的,尤其在五年之中積累下來,就會一班之中參差不齊。是以畢業生程度隻能訂成兩個标準,高标準當然是能夠全程學完,最低标準最好也要能夠懂得,以便在畢業後繼續自己鍛煉。

7.從圓中找方,再從方中着圓,先方後圓,再方再圓。

8.速寫記新鮮感覺,素描深入追求。

9.轉的時間,先快後慢,适實需要。

10.擺的距離,要遠近合适。

11.轉台必須水準,骨架必須穩固準确,準備工作必須事先做好。

12.工具要能适應需要,随時自己制造,并且制的要美要好。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寫于1956年,油印本展出于“勿失毋忘——雕塑家滑田友誕辰120周年紀念展”。此文曾被收錄入《中央美術學院建校80周年:穿越時空——雕塑系曆任教師論文選集》(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

展覽資訊

勿失毋忘丨滑田友:我對雕塑基本訓練的看法

百年輝煌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名家

勿失毋忘

——雕塑家滑田友誕辰120周年紀念展

展覽時間:

2021年11月24日—12月26日

展覽地點: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二層B展廳

主辦:

中央美術學院

承辦:

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宣傳部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

總策劃:高洪 範迪安

學術主持:蘇新平

項目策劃:秦建平

策展人:曹慶晖

展覽總監:張偉 張子康 韓文超

展覽統籌:王春辰 高高

特别支援:滑夏 滑玉

策展助理:易玥 李展

顯示裝置支援:BOE畫屏

| 溫馨提示 |

因校園疫情防控要求,美術館暫停對外開放

校内師生可正常參觀

主編:何一沙

責編:吳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