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樹冬季修剪技術
張強
一、冬剪的目的和作用
(一)冬剪的目的
1. 通過修剪調節植株生長和結果關系,使其處于良好的平衡狀态。剪去一部分多餘枝條和相應花芽,使植株上保留的枝芽能夠得到充足的養分供應,生産更多的果實。
2. 通過修剪培養和維持良好的株形,使植株具有合理的骨架和結果母枝,為其形成合理的葉幕提供良好的基礎,進而有效地利用空間與光能,便于葡萄園管理。
(二)冬剪的作用
一是枝蔓分布均勻,充分利用光、熱資源。二是增加枝蔓數量,提高早期産量。三是生長、結果平衡,有利于連年豐産。四是通風透光良好,提高果穗品質。五是減少病蟲害,增強樹體抗性。
二、冬剪的原則
一是依據修剪目的來進行修剪(不同植株樹齡有不同的修剪方法)。二是依據葡萄品種的不同特性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三是依據樹勢強弱,采取不同的修剪方法。四是依據枝條品質,決定修剪方法。五是依據架勢來決定修剪方法。
三、冬剪的适宜時間
冬剪的适宜時間應在葡萄樹自然落葉後14~21 d。
四、冬剪方法
冬剪的方法有短截、疏剪、縮剪 3 種。截就是短截,即把一年生枝條剪去一部分,有輕、中、重 3 種剪截方法。短梢修剪可分為超短梢修剪(留 1~2 芽),短梢修剪(留 3~4 芽),中梢修剪(留 5~7 芽),長梢修剪(留 8~12 芽),超長梢修剪(留 13 芽以上)。
(一)短截
結果母枝應選留 1 年生健壯枝條,剪口下粗度要求在 0.8 cm 以上,細的短留,粗的長留,剪口應高于剪口下芽眼 3 cm 以上。
(二)疏剪
枝蔓疏剪從基部剪除,包括 1 年生枝和多年生枝,主要是疏除過密枝和病蟲枝。疏剪要求:疏除枝條時應從基部徹底剪掉,不留殘樁,避免造成大傷口,影響剩餘枝條的生長。不同年份傷口盡量留在主蔓的同一側,避免造成對口傷。
(三)縮剪
縮剪是将 1 年生以上枝剪截到分枝處或 1 年生枝處。一是對多年生弱枝回縮修剪時,應在剪口下留強枝;二是對多年生強枝回縮時,可在剪口下留中庸枝,并适當疏去其留下的部分超強分枝。
五、不同樹齡的修剪方法
(一)幼齡樹的修剪方法
幼齡樹,從葡萄定植至結果初期(3~4 年)植株形成架勢,積累養分,擴大樹冠并開始結果。這一時期要通過修剪、綁蔓等措施完成植株整形。葡萄樹定樹形的要求是形成骨幹、二臂和配齊結果枝組,在此基礎上獲得部分産量。在整形過程中要盡量利用 1 年生且成熟度好的枝條通過短截形成強健骨架,對新形成的結果枝組要剪留的短些。留結果枝組時,結果枝組與枝組的間距為 15~20 cm。剪留的芽眼負載量要逐年增加,保持樹體發育與負載量的平衡。
(二)成齡樹的修剪方法
成齡樹,葡萄豐盛結果期為 20~30 年。修剪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良好的株形,合理調節生長和結果關系,盡量發揮植株生長結果的潛力。通過每年的修剪,既要留足豐産所需的枝組和芽眼數,又要控制結果部位上移和外移。對結果枝組要重點修剪,對那些細弱、有病蟲、凍害、機械損傷枝該疏的疏,該更新的更新。
(三)老齡樹的修剪方法
老齡樹,通過局部或整體更新,并配合相應的肥水管理,來恢複植株生長勢和結實能力,要細心調整植株結果年限。

六、雙臂雙籬架整形修剪過程
葡萄樹的整形和架勢很多,但在渑池縣采用雙臂雙籬架整形優勢明顯。實踐表明,該樹形采光好,病害少,産量穩,果品品質優,并适應機械化中耕,除草、追肥、夏季管理、冬剪等田間操作友善,且省工省力,極大地降低生産成本。該樹形整形修剪過程:雙臂架也可叫作 T 字形,主杆高 80 cm,于 80 cm 處沿行向水準分生 2 個長主蔓(主蔓長度視株距而定,一般在 1.5 m以上株距設二臂,1.5 m 以下者設單臂雙籬)整個植株呈 T 字形狀,在二臂上着生結果枝組,以短梢修剪為主的整形過程。
第 1 年,葡萄萌芽後,每株留 1 個強健新梢将其引縛于立架鐵絲上,以形成主枝,冬剪時視其枝條成熟度對其剪截,80 cm 以下副梢全部去除。
第 2 年,春季展葉後,将 80 cm 以上部分主蔓平行綁縛于立柱鐵絲上(沿行向一邊倒),這就形成了雙臂中的一臂。當第一臂平行綁縛在立柱鐵絲後,向相反方向便萌生出第 2 主蔓,在生長階段可在第 2 蔓分生處留 2 個主蔓并向上引縛以利速成。在立柱鐵絲以下副梢全去除。冬剪時對第二臂短截。對第一臂上的結果枝一律剪截成 1~2 果枝組。
第 3 年,展葉後,将第二臂引縛于立柱鐵絲上,其上萌芽也開始結果,冬季修剪與第一臂上的結果枝組一樣,雙臂雙籬架就形成了,立柱上 80 cm 處所設的臨時鐵絲即可撤除。
七、雙臂(單臂)雙籬架架材設立
水泥柱的制作标準一般為 10 cm×10 cm,總高度2.3 m,立時入土(0.5~0.6 m)實際離地距離 1.7 m 就可。通常柱與柱的間距 6~7 m。在立柱上對地距離高 1.2 m處設 1 個橫杆(長度 80 cm 或 60 cm),在距地面 1.7 m處設第 2 根橫杆(長度 80 m)。然後在橫杆兩側各挂2 道鐵絲。這樣就形成了個上寬下窄的采光帶,便于通風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