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由中國移動、日本軟銀、英國沃達豐、印度Bharti等營運商發起成立了TD-LTE全球發展倡議組織(簡稱GTI),經過5年多的發展,今天已經發展成為資訊通信領域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産業合作平台之一,而TD-LTE技術也已經成為全球4G主流的移動通信技術之一。
短短5年,GTI推動TD-LTE端到端産業成熟,碩果累累
5年多來,GTI在推動TD-LTE端到端産業成熟和全球商用、促進TDD/FDD融合發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績,目前已有46個國家和地區部署了78張TD-LTE商用網絡、使用者超過6.7億,此外還有45張LTE TDD/FDD融合網絡,其中28張已商用(以上資料來源于GSA+GTI,截止時間2016年7月)。
中國移動和日本軟銀是推動TD-LTE産業發展的關鍵角色
作為GTI最重要的成員,中國移動與日本軟銀在推動整個TD-LTE産業不斷發展前進的過程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先來看中國移動,作為GTI發起成員之一,近幾年中國移動全力推動TD-LTE發展,以難以置信的中國速度建成了規模最大的4G網絡。截止2016年Q2,中國移動已開通了130多萬個TD-LTE基站,基本實作中國國内城市、縣城的連續覆寫,鄉鎮、農村熱點區域的有效覆寫,主要旅遊區、高鐵線路的全覆寫。伴随着網絡的成熟,中國移動的4G使用者數更是水漲船高,截止目前已達到4.48億,月增使用者超過千萬。除此之外,為了不斷提升網絡性能,中國移動一直不遺餘力地推動4G新技術的規模應用,如載波聚合(CA),VoLTE高清語音等,為使用者提供更加優質的網絡體驗。
再來看軟銀,在2010年收購Willcom獲得TDD頻譜後,軟銀正式進入TD-LTE陣營,并在2012年建成了當時海外最大的TD-LTE網絡。作為最早規模部署和商用TDD網絡的營運商,軟銀一直緻力于TD-LTE産業的快速良性發展。面對全球最複雜的覆寫環境之一,軟銀也一直尋求在TD-LTE技術上的不斷演進,力求持續為使用者提供更好的網絡體驗。作為TD-LTE時代的領航者,憑借嚴謹和創新的精神,軟銀已經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站穩了腳跟,同時為TD-LTE産業的後來者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中國移動與軟銀攜手引領TD-LTE邁向5G,産業健康發展需要各裝置廠商共同努力
通信技術飛速發展,營運商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中國移動與日本軟銀在創新技術應用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在鞏固現有網絡的同時,中國移動與軟銀也在積極推進5G标準程序,建構新型生态環境,并且已經為5G的商用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Massive MIMO作為5G的核心技術之一,中國移動與日本軟銀已經積極地與各裝置供應商在多個城市開展了商用前的技術驗證。根據驗證結果來看,各裝置商的能力參差不齊,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早在今年年初,中國移動就使用了一款華為的裝置在中國的幾個主要城市的商用網絡進行了Massive MIMO的試點,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也促使了中國移動積極推進MM産業的快速成熟。再從剛剛結束的軟銀5G Project釋出會來看,雖然在釋出會中軟銀沒有提及任何廠家的資訊,但是我們不難從現場看出,保障釋出會Massive MIMO的網絡裝置也是由華為提供的,并且從軟銀網絡企畫總括部部長北原秀文在釋出會現場使用的發言材料中看出,他使用淺草、新橋、飯田橋、新宿等區域的資料都來自東京區域,而東京區域的網絡則是由華為提供。
作為5G的另一項核心技術——D-MIMO(分布式MIMO)的商用進展更為令人擔心,D-MIMO通過重用現網站點BBU及RRU硬體,化網絡幹擾為有用信号,能夠有效提升網絡性能,改善使用者體驗,是實作未來網絡以基站為中心向以使用者為中心轉換的關鍵技術。日本軟銀的首席科學家筒井先生在近兩年裡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了Massive MIMO和D-MIMO技術對軟銀未來網絡性能提升的重要性。目前軟銀已經率先在商用網絡上部署了D-MIMO技術,網絡性能得到顯著提升。據悉,目前能夠提供成熟商用D-MIMO技術的僅華為一家裝置供應商,其他廠商還有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快速度迎頭趕上。
在中國移動、日本軟銀的持續投入和引領下, TD-LTE産業已經邁向了5G時代,産業的發展更加需要産業鍊各個環節的共同努力,期待裝置商、終端晶片等領域能夠帶來更多的創新,共同推動産業健康發展。
本文轉自d1net(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