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洲委員會呼籲歐洲加緊部署5G 擔憂中日韓領先

據國外媒體報道,歐盟數字委員會對歐洲在5G方面的進展表示焦慮。《金融時報》指出,該委員會在本周發出的一封信函中“召喚”各主要電信集團首席執行官(或其代表)在布魯塞爾舉行會議,共同商讨“歐洲”如何才能確定在5G技術領域獲得領先地位并立于不敗之地。

《金融時報》指出,“熟悉該委員會思路的人士”表示,該委員會擔心南韓、日本和中國走在歐洲的前面。

在信中,歐盟委員會數字經濟專員君特·奧廷格(Günther Oettinger)提出,“歐盟各國密切協作,及時部署5G”并在歐洲開發面向5G産品和服務“國内市場”。

奧廷格還談到為基礎設施投資創造有利環境,并暗示“公平競争”能夠加強廣播和電信行業的管控。這被解釋為一個承諾,即確定所謂的OTT服務提供商(如谷歌)不能從網際網路業界更為寬松的監管中獲益。奧廷格向英國電信、德國電信、意大利電信、Orange、沃達豐、諾基亞和愛立信的首席執行官發送了該信函。

我們可以間看到過去歐洲電信行業戰略的痕迹——電信專員尼莉·克羅斯(Neelie Kroes)幾年前最先推行的戰略。從本質上來看,這是一項交易:該委員會将從監管方面竭盡所能加強歐洲大型電信集團(包括電信營運商和裝置供應商)的地位,他們可以被視為歐洲數字化的支援者。這将涉及推遲實施網絡中立性原則和放松整合監管的舉措。

是以,将為電信基礎設施投資和振興營造出電信行業整合環境和氣候——這種情況自歐洲在2G GSM領域領先全球的全盛時期之後再未出現。歐盟委員會在政治層面的回報是獲得一手打造能夠“反擊”大型美國公司(如Skype、谷歌、Facebook和亞馬遜等)的歐洲支援者的美譽。在歐盟委員會看來,大型美國公司享有“不公平”的競争優勢并将所有利潤都帶回本土。

這種世界觀及其解決方法存在問題。5G絕不會是2G的再度上演,是以不是一個全新的領域、需要全新的網絡投資。它更有可能是一種重疊的選擇或不同無線與核心網絡技術的搭配,需要高度的軟體驅動,是以會在引入新應用和新技術時不斷進行自身的調整。

是以緻力于研發“5G”網絡解決方案并獲得專利,進而確定“歐洲”走在世界前列并立于不敗之地,然後向世界其他地區收取知識産權費的概念現在沒有多大意義(如果之前曾經有過的話)。GSM過去的成功需要對這種觀點負責。

再有就是全球化。委員會可能着力推進歐洲技術戰略,但其昔日的行業支援者,如愛立信和諾基亞等供應商(現在包括業務覆寫歐元區/美國的阿爾卡特-朗訊)正積極推進國際化技術戰略。

這一點在去年表現得尤為明顯,TelecomTV的Insights資料庫顯示,多家國際知名電信企業宣布開展合作或元件合資企業。TelecomTV Insights——5G聯盟與合作關系:

· 愛立信與SK電訊就5G網絡分層開展合作

· 愛立信與中國移動就5G技術開展合作

· 華為在歐洲倡議部署多領域基礎設施,以便提供5G服務

· DOCOMO成功在實際使用環境中進行5G試驗——參與試驗的包括諾基亞網絡、三星、愛立信、富士通和華為

· 愛立信與KDDI聯手開展5G研發

· NEC與歐洲工業界和學術界攜手開發5G網絡和服務平台

· 歐洲、美國、日本、南韓和中國領先的5G組織就“全球5G活動”(Global 5G Events)簽署多邊諒解備忘錄

· 歐盟與中國就5G——我們未來的通信網絡簽署關鍵合作夥伴協定

· 愛立信和LG Uplus合作開發5G和物聯網

這隻是截至2015年9月釋出的資訊。

在歐盟層面上推行行業戰略并無不妥,而且毫無疑問,電信集團和供應商集團也都歡迎此舉所帶來的政治和資金支援,以及備受矚目為5G發展帶來的益助。

但狹隘的區域主義情緒和用于說明在現實中隻能是靠全球合作才能推進的多重技術(大部分是開源的)的語言是錯誤的,所有關鍵技術将有可能出現在全球的每一個角落。差別将是這些技術如何被部署,如何被各個地區的使用者組織和個人所采用。

本文轉自d1net(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