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目前政府采購招标監督管理的缺陷與對策

目前政府采購招标監督管理的缺陷與對策

目前,我國政府采購基本已經實作網上公開,但是對于采購招标過程的監督管理卻流于形式,政府采購辦公室作為财政系統的招标管理者和監督者,同時是資金的撥付者,紀委作為廉政建設者,

财政相當于一個公司的财務部,具有按上級的投資意向進行資金排程的權利,由于各級政府并不是都有足夠的資金,在各部門争取資源的過程中,就對同級的項目立項審批部門、資金撥付部門敢大聲說話。當然,這是處于相對平衡狀态。這樣的結果是污水養魚,貪官越來越多,手段日益新。

作為廉政建設,原設計者以為通過公開招标就可基本消除腐敗。這個設計思想也對,隻要是政府采購招标,隻要能挂網,隻要資訊充分公開,就能及時發現其中的問題,如果上級紀委、主管部門及時出手,A錢形成的機會就少了。

在所處的商業時代,能力不見得勝過政府官員的老闆個個發财了,很多都是一無知識、二無資本、三無背景者,但都是行動力強的且無道德理念者,過起了“幸福”的生活,幾個人能再堅持理想。在以追求外物為個人人生目标的時侯,誰能面對每天業務水準不高,但精于鑽研人性缺點的業務精英的進攻啊,糖衣炮彈下,哪個不會中槍,隻是其中有膽大的,有膽小的,就有主動索賄的、也有被動預設受賄的,各勝擅長。什麼樣世界觀的業務人員就會以他擅長的手法去接觸政府人員,以人性弱點為武器的有以情為媒的、有以色為餌的、有以錢推磨的、有以權勢壓人的。

在我所接觸,每一個政府官員都有正義之心、道德之心、濟世之心、成就一番事業之心,也有個人的欲望,有權力、金錢、色欲等欲望。一個人能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和他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如果對一個正常的人有不切實際的想法,以廉潔奉公要求隻顯現人性光輝的一面,難!聖人不是說過,久在魚市不聞臭嗎?不是說聖人擇鄰而居嗎?我們的官員所處的環境是極度惡劣的,見到的都是僞君子,或者是赤裸祼的貪官,或者是行賄者,誰也不敢出面管,久而久之,潛移默化之下,哪有幹淨的人啊。

隻有真正的業務精英,熟悉業務,也有濟世之心,想社會之所想,思社會之所需,與政府上司為謀,謀衆生之福址。但這種人,所面對的是惡劣的環境,項目一旦立項,各種勢力介入,甚至以所謂公平的采購法來實行,低價競争,惡意競争就來臨。如果設定門檻,又面臨不公正競争的問題。分工不明,這也是目前采購中問題衆多的原因,前期方案設計者,沒有實際利益,需要與後者同樣面臨競争。

為政之道,在于一心。業務之道,在于專攻。公平之道,在于公開,而公開在于過程。從需求提出、發出招标書、投标、質疑、答疑,評标到簽訂合同。中标方需要公開基本資質含案例。

據個人所見,廉政的第一,在于發展服務業,業務專業分工,以服務能力确定服務者。專業服務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同樣的招标服務,不再隻是發發招标書就行了,也要提供服務跟蹤,發現有問題的工程都有責任,對于配合業主方内定服務方的,視同受賄。

第二步,業務收費标準化,沒有利益的服務是無法 長久的,過低的收費标準,隻會造成不規範的服務。

第三步,服務招标公開化。這個目前都在做,但是監督方流于形勢,如果,每一網上招标書都進行公開評閱,都能發現定産品、定品牌的現象。是以,招标公司依附于采購中心或者業主,形成了一個沒有方見的違法活動中心,

第四步,公開評閱招标書,且是異地專家評審,隻要評審無沒有問的,一旦有人舉報成功,則評審專家本身職務也會受影響。成立網絡标 書審計工作組。,接受網上公開質疑,并答複。質疑不設身份要求,但有時間限制,标書發出後三天内。現在有網絡資訊警察,希望也有網絡經濟警察。

第四,電子投标。目前,紙質标書投标過程中,更有各種手段不正常手段。印章已經不再是問題了,假合同、假業績、假說明書、假身份。如果是電子标書,專家由上一級進行抽取專家。這一點對于大公司相當有利,他們的業務很廣泛,接觸專家的機會也就越多,當然,如果業務沒做好,負面評價也就越多。

第五,按項目大小确定評委來源,專家庫抽取軟體全國統一。100萬以下,縣級或本級,異地抽查。500萬以下,異地市級評标,1000萬以下,異省含本省專家混合,2000以下,部委專家和異省專家混合。評标過程由上一級紀委統一通過視訊會議監控。

第六,中标方要公開其資質情況,接受社會評價。

第七,追蹤項目完成情況和後續情況。如一項大橋,如果事後發現事故,在招标網上,需要有相應記錄。

在中國三權分立需要很漫長的過程,但基于民生的立項還是希望由人大來審批,希望有人來對所立項進行負責。如某學校基建,在人大立項,就要立項審批部門如發改委落實資金,不能卡在财政哪裡。不然,各級部門都有權進行卡拿卡要。采購中心現在也是一個貪腐之地,希望采購制度改革能使這些官員能免受牢獄之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