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玩遊戲就廢寝忘食?是它們在搗蛋

你有沒有經曆過這樣的“靈異事件”——

一旦打開了遊戲,便再也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直到猛然一看窗外,發現天黑了;

一旦玩起了遊戲,便再也感覺不到渴和餓,聽到肚子咕咕叫才發現自己一天沒吃沒喝了。

一玩遊戲就廢寝忘食?是它們在搗蛋

為什麼玩遊戲會讓我們如此上頭?

或許,時間知覺的失靈和身體感覺的消失是罪魁禍首。

時間知覺不準讓我們失去對身體的主觀覺察

此前,有心理學家提出了時間知覺的概念,他們認為,每個人對時間流逝都會有自己的主觀判斷。

換句話說,我們都能意識到時間在流逝,但是對時間流逝的感覺卻不盡相同。

有研究探讨了人們在玩遊戲時難以準确估計時間的現象。

研究者招募了兩組參與者,讓一組參與者玩8分鐘遊戲,而作為對照的另一組則被要求看8分鐘的書。結果發現,與讀8分鐘書後的參與者相比,玩8分鐘遊戲的參與者覺得時間過的更快,對玩遊戲時流逝的時間估計更不準确[1]。

這是為什麼呢?

研究者用注意閘門理論解釋了這一現象[2]。該理論認為,當我們注意到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内部的注意“閘門”就會打開。而這道“閘門”所能通過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特别專注于一件事,我們對于其他事情的注意便會減弱。

當我們打遊戲的時候,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充滿刺激性和趣味性的遊戲上。此刻,内部的注意“閘門”幾乎隻為遊戲而開,于是,我們用來感覺時間的那部分注意力便難以通過這道“閘門”,導緻我們難以注意到時間的流逝。

對時間流逝的感覺出錯讓我們“一不小心”就從早上玩到了天黑,那又是什麼讓我們連困倦和饑餓都感受不到了呢?

一玩遊戲就廢寝忘食?是它們在搗蛋
一玩遊戲就廢寝忘食?是它們在搗蛋

身體感覺減弱讓我們缺失來自身體的客觀回報

在玩電子遊戲時,我們會進入遊戲中的虛拟世界,把自己代入到遊戲角色中,就像我們真的來到了那個虛拟世界一樣。尤其是現在很多第三人稱視角的遊戲,會讓玩家的代入感更強,更容易沉浸其中。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各種身體感覺(如饑餓、口渴、疲憊和疼痛等)的意識就會降低,甚至可能導緻血流和皮膚溫度等穩态功能的變化[3]。

來自荷蘭拉德堡德大學的Swinkels等學者用研究證明了這一點。他們招募了142名成年參與者,讓他們評價自己在玩遊戲時,感受到饑餓、疼痛、困倦等身體感覺的頻率(如“當你在玩遊戲時,你忘記進食的頻率是?”)

接着參與者需要回想他們最近在電腦上玩過的一個視訊遊戲,最好是沉浸式地回想自己當時玩遊戲的情境與狀态。

最後,參與者寫下遊戲的名字,并再次評價自己在玩遊戲時感受到的身體感覺的頻率。

一玩遊戲就廢寝忘食?是它們在搗蛋

研究者們對參與者前後兩次對于“玩遊戲時感受到饑餓、困倦的頻率”的評價差異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在回想自己玩過的遊戲之後,參與者的饑餓、疼痛、困倦等身體感覺出現了下降。

也就是說:在玩遊戲時,我們對身體發出信号的覺察降低了。

面對上頭的遊戲,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接受時間資訊與感覺自身狀态是我們生存的關鍵,而各種感覺(如疼痛、饑餓、瘙癢等)都是身體給予我們的健康信号。

如果忽視了這些身體信号,廢寝忘食地玩遊戲,就會讓我們的健康受損,甚至導緻死亡。雖然這類事件很少見,但這種危害值得我們警惕。

那麼,我們要怎麼樣才能避免自己廢寝忘食地玩遊戲呢?

//想辦法提醒自己

我們之前講到,正是由于遊戲帶來的沉浸體驗,讓我們忽視了對時間和身體的感覺。

是以,我們可以有意識地讓自己擺脫“渾渾噩噩”的狀态,去覺察自己的生活狀态,通過鬧鈴等方式來給自己設定一些“提醒”。

//計劃自己的生活

對時間和自己身體感覺的忽視也來源于自己生活的無序。當我們不知道下一刻該做什麼時,我們就會更容易沉迷到當下的遊戲中去。

是以,我們可以制定每日計劃,把自己的時間充分利用并持之以恒,把生活過的更有意義。

一玩遊戲就廢寝忘食?是它們在搗蛋

參考文獻

[1] Tobin, S., & Grondin, S. (2009). Video games and the perception of very long durations by adolesc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5, 554-559.

[2] Zakay, D., Block, R. (1997). A Temporal Cognitio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6, 12-16.

[3] Swinkels, L. M. J., Veling, H., & van Schie, H. T. (2021). Playing videogames is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awareness of bodily sensation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25, 106953. https://doi.org/10.1016/j.chb.2021.106953

作者 | 路人丁

編輯 | Zene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京師心理大學堂(ID:bnupsychology),如需二次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