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皇帝送棉衣去前線,司馬懿甯将士凍死也不發,11年後才知他多精明

魯迅先生曾說,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不管怎麼樣,也總是佩服他的。曹操是魏國的創業者,他給後來的魏國打下了基礎,不過卻因為一些原因生前并未稱帝。他的兒子曹丕于延康元年12月11日稱帝,是為魏文帝。然而曹操辛苦打下來的曹魏政權并不長久,不長久的原因是跟着他打天下的一個人,司馬懿,他是曹魏的權臣,可也是西晉王朝的創始者。司馬懿此人狡詐聰慧,曾經他在戰争的時候,皇帝讓人送來一倉的棉衣,而司馬懿卻甯願讓士兵凍着也不願意發,這一切都是為了十一年後的一件事。

皇帝送棉衣去前線,司馬懿甯将士凍死也不發,11年後才知他多精明

司馬懿出生于179年,他從小就十分聰慧,更是飽讀詩書。曹操在打敗袁紹之後不久,聽說司馬懿有才能,是以就想請他來做官。不過司馬懿家族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他認為曹操家族是宦官出身,就不樂意給他當官。可也不能直接拒絕,于是就假裝成了風痹病人,曹操是以放過他。接着曹操成為了丞相,這下子十分缺少人才,又想起了司馬懿。這次是他不當也得當了,因為曹操跟使者說了,如果司馬懿不願意就給他抓起來。

皇帝送棉衣去前線,司馬懿甯将士凍死也不發,11年後才知他多精明

曹操愛才沒錯,但是一昧的拒絕下場可就不好了,司馬懿自然知道這個道理。為了生命起見,看法就不重要了,他隻好應召前去。曹操跟他相處久了也就逐漸了解他的為人。而且發現司馬懿有狼顧之相。這個詞是用來比喻狼在行走的時候總是左右看,也有形容人謹慎多疑,心懷不軌的意思。他是以跟兒子曹丕說,司馬懿絕不是甘于位居人臣的人,将來會幹預我們的家事。

皇帝送棉衣去前線,司馬懿甯将士凍死也不發,11年後才知他多精明

然而曹丕跟司馬懿的關系很好,也就沒有放在心上,還總是維護他。司馬懿這時還沒有足夠的能力跟曹魏政權對抗,要小心翼翼的,他勤勤懇懇的辦事,也讓曹操安心了下來。司馬懿以自己的聰慧謀斷,給曹丕出了不少主意,是以在曹丕登基之後,立馬受到了重用。不過曹丕的命也不長久,四十歲的年紀就病逝了,他的兒子魏明帝曹叡随即登基。

到底不是原先那個皇帝了,曹叡對于司馬懿可就沒有父親那麼信任了。司馬懿還是憑着自己的聰慧讓這位皇帝安下了心,平定遼東戰役的時候,司馬懿軍中物資并不是很充足。天氣又十分寒冷,軍中有人請求司馬懿下放棉衣。而司馬懿是這樣說的:襦者官物,人臣無私施也。意思是說這棉衣是管家的東西,當臣子的不好私自分給士兵。在當時來說司馬懿的威望無疑是朝中最高的,甚至是超越了皇帝。

皇帝送棉衣去前線,司馬懿甯将士凍死也不發,11年後才知他多精明

他說這話的意思是在向朝廷表明自己的心意,如此的威望皇帝必然是不想看到掌握兵權的司馬懿得到軍隊的人心。是以司馬懿甯願背着虐待士兵的罵名也不願意發放棉衣,為的就是證明自己對君王的忠誠。司馬懿這招無疑是對了,魏明帝病重的時候拉着他的手,看着太子說:以後事相托。不過後來曹爽排擠他,司馬懿還裝病讓曹爽以為他真快死了。

皇帝送棉衣去前線,司馬懿甯将士凍死也不發,11年後才知他多精明

就在當初平定遼東的十一年後,嘉平元年(249年)正月,曹芳跟曹爽一起離開洛陽去祭拜魏明帝的陵墓。司馬懿趁着這個時機跟郭太後說廢了曹爽兄弟,接着又讓人控制了京都。曹魏政權就此落入了司馬懿的手中,他的忍耐在許多年後有了成效。迫于當時的情形,司馬懿也同樣是一生都沒有稱帝,或許司馬懿跟曹操的想法是一樣的,不想背上千古罵名吧。

參考資料:《晉書·宣帝紀》、《三國志》、《魏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