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閱讀以下材料,并分析題目
僵屍,在中國傳說中是因怨氣聚喉吸收陰氣化為的鬼怪。雙手向前橫着伸直展開,用雙腿不停跳躍而移動,動作僵硬會以咬人吸血傳染屍毒。宜居于沒有陽光的陰暗潮濕區域,喜好吸收陽氣,嗜血成性,弱點是茅山道士、陽光、火焰等。有種說法認為僵屍傳說與湘西趕屍相關。趕屍人将客死異鄉的人的屍體帶回家鄉,讓他們入土為安。因三峽地帶水流湍急,難以水運,山路也崎岖難行車馬,需要專人豎直運屍,遠遠望去,如僵屍跳躍前行。影視形象中,僵屍多穿清朝官服。且僵屍道行有等級差異,要想成為進階僵屍需要吸食人氣,勤加修煉。如《子不語》中所記:“屍能随奔,乃陰陽之氣翕合所緻。屍将人之陽氣吸住,即能随人奔走。”
閱讀以上材料,結合東北的自然人文環境,利用整體性原理,分析東北不産生僵屍的原因,并簡述僵屍文化的深刻隐喻。
答:自然原因:
1.僵屍懼怕陽光且多夜間活動,夏半年,直射點在北半球,東北地區白晝長,且多晴天,日照時間長,不利僵屍活動。
2.東北地區多季節性凍土,冬季土層堅硬,即使産生僵屍,也難以破土而出,不能及時咬人隻好郁郁而終,即使所幸能出土,一晚僵屍變凍屍。
3.東北多平原地形,屍體運輸可多用車馬陸運,沿河也可水運,不用趕屍,自然沒有類似湘西的趕屍傳說。
4.東北多沼澤濕地,夏季泥濘,僵屍在沼澤跳躍寸步難行容易越陷越深;冬季濕地結冰,僵屍在冰面上跳躍容易滑倒。
5.東北地區森林廣布,植被覆寫率高

社會經濟文化原因:
1.東北地區原住民多漁獵為生,鮮有官員,即使是漢人,也多因征戰或流放遷入,闖關東多是難民,而僵屍多為清朝朝廷命官,東北相對較少。
2.僵屍為怨氣所生,東北人大多性格大大咧咧,幹事粗粗拉拉,生活随随便便,一天到晚唠嗑聊天嘻嘻哈哈,即使歸西也多是走完快樂一生,缺乏形成僵屍的性格基礎。
3.清政府為了保護“龍興之地”,從康熙年間開始,對東北地區實行長達200年的封禁,長期以來東北地廣人稀,僵屍即使漫山遍野蹦蹦跳跳,也難找到充足的食物。即使能勉強存活,也因吸食精氣不足,難以修煉更新,在東北妖怪系統中被東北五大家仙壓制,難登大雅之堂(如中生代忍受恐龍胯下之辱的小哺乳動物們)。
4.僵屍的克星是茅山道士,茅山道士主要在江蘇鎮江茅山和廣東羅浮山,兩處離東北路途遙遠,早年交通不便,道士們難以到達,僵屍因缺少天敵,缺乏修煉,一直被東北五大家仙壓制。今天雖然交通發達了,但建國後不能成精,别說是僵屍,連五大仙也逐漸消亡。
5.闖關東的難民,隻有敢闖敢拼,吃得大苦,耐得大勞,團結互助、積極進取才能戰勝天寒地凍,在陌生嚴酷的環境中站穩腳跟。僵屍一沒組織二沒智商且不能得到修煉等級較低,在熱情團結的東北人面前,難以占到便宜。
6.東北自然環境總是大氣磅礴,有大江、大河、大平原、大森林、大油田,連本土的封建迷信都是跳大神,對小僵屍不屑一顧。
7.僵屍白天不宜活動又懼怕火焰,但東北人大金鍊子小手表一天三頓小燒烤,夜晚燒烤的火焰令僵屍膽寒肝顫。
僵屍文化隐喻:僵屍身穿清朝官服,代表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而吸血咬人,如同西方傳說中的吸血鬼,象征帝國主義,這就是壓在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僵屍的這個“僵”字,說明封建官僚思想僵化、冥頑不靈;“咬人”的本性,是“三座大山”對人民敲骨吸髓般殘忍的壓迫和剝削;道士最終戰勝僵屍,說明經過鍛煉的人民群衆最終會推倒“三座大山”,翻身做主人;僵屍因怨氣所生且害怕陽光,暗喻人生在世,需要光明磊落,大氣從容,坦坦蕩蕩,幹就完了,奧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