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禧年初的遊戲領域,曾經湧現過不少出色的遊戲作品。盡管它們的制作組連同公司早已煙消雲散在曆史洪流中,但是依然在不少玩家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這段時間大熱的《隻狼》是一款背景設定在日本戰國時期“忍者”題材的遊戲,不過近日在社交平台上關于它是否展現了“武俠文化”的問題争議不斷,一些玩家在感歎“日本人居然能夠做出如此契合我們武俠文化的遊戲”。外國人做展現中國文化背景的遊戲其實并不罕見,比如BioWare的《翡翠帝國》、鈴木裕老爺子的《莎木》系列、光榮的《三國志》系列以及UnitedFront/Square Enix的《熱血無賴》等,都是其中代表。

日本人能夠做出展現中華文化的遊戲,
那麼中國人有沒有嘗試過在遊戲中呈現日本文化呢?
答案是有的。
那便是《天河傳說》。
初識《天河傳說》,起源于一場誤會。
猶記得當年通關完《仙劍奇俠傳4》,看見百年之後的物是人非,不由得内心悲戚。
柳夢璃注視瞎眼雲天河的畫面,永遠定格在心中。
借蛋蛋君玩仙劍的大表哥看不過眼的,便給蛋蛋君裝了一個“好康”的新遊戲。
蛋蛋君看着這遊戲标題,默念道。
“《天河傳說》?這怎麼那麼熟悉呢?跟雲天河有關嗎?是不是有新的故事?”
表哥笑而不語,敷衍我說:“你玩了就知道了。”
蛋蛋君滿懷期待地打開了遊戲。
其實,新瑞獅制作的《天河傳說》跟大宇資訊制作的《仙劍奇俠傳4》沒有任何關系。隻是因為《仙劍奇俠傳4》男主角的名字“雲天河”讓不少新接觸國産單機的玩家對《天河傳說》這個名字産生誤解,誤以為這個是同人遊戲。
國産遊戲中的“少數派”
《天河傳說》由新瑞獅多媒體開發制作的一款RPG,遊戲故事基于“安史之亂”的曆史大背景,講述了位于江南水鄉的少年楊别、楊遂父子倆,因救下被“藥王孫思邈”同門追殺的弟子張彩而被卷入亂世紛争,一路上結識了随時會死的“毒人”宛兒、美麗善良的麗子、身懷天下的李泌以及富家千金沈夢璇和世家獨子的長孫無忌,一同踏上尋找天河的道路。
同期的不少國産RPG或多或少都會在遊戲設計上借鑒過一些日式RPG,鮮見有國産遊戲主動去接觸日本風土人情,并将其做到遊戲中。《天河傳說》便是其中的“少數派”。遊戲雖然開始于中唐時期的江南水鄉,卻巧妙地把很重要的一部分段落安排在當時的日本(扶桑)上。
在扶桑地圖中,不僅僅有伊岐村這樣的小漁村,也有平成京那樣的大城市,還涉及了諸如奈良川大佛這樣的日本曆史上的名勝古迹。遊戲在細節還原上下了功夫,搭配上相當具有傳統日式風格的背景音樂,為大家展現了奈良時代的日本。值得一提的是,平成京是參考唐都城長安建造的城市,其布局參照“市坊”規格設定,中央有寬85米的朱雀大路,将市區分為左右兩京,遊戲中涉及的平成京和長安這兩個地方,可以看出兩地是互有照應的。
遊戲中重要角色之一的加藤麗子,就是來自扶桑的女子。她是加藤世家的千金,加藤氏是從日本著名大家藤原氏分出來的。麗子手持的武器“菊文一字”,名稱來源于後世鎌倉時代後鳥羽上皇時期後鳥羽上皇委托備前國一文字派刀匠一文字則宗所鍛的日本刀“菊文一字則宗”。這把刀也在動漫《機動戰士高達》和《浪客劍心》中出場過。在遊戲後期,加藤麗子還曾作為“遣唐使”到訪唐朝。
制作組還跟當時的曆史傳說緊密結合,開發出一些讓人腦洞大開的關聯設定。
男主角楊别在日本暫居的神社是著名的诹訪神社(遊戲中為取訪神社),該神社供奉的住吉神(海神、航海之神)也契合其主角遭遇海難的經曆;扶桑的支線劇情還加入了關于陰陽師博雅(源博雅)之間的故事,以對陰陽術的解讀來完成對遊戲中“欲望”命題的讨論,然而實際上《今昔物語集》并沒有記載源博雅是陰陽師,他與陰陽師安倍晴明搭上關系是因為夢枕貘的“陰陽師”系列小說。
民間曾經流傳過說法,安史之亂楊貴妃并沒有死去,而是由唐玄宗安排出逃,最後逃到了日本。遊戲借用了這個說法,并進行了令人拍案叫絕的大膽改編。貴族的橘一樹(橘右京)的引薦下,楊别和麗子認識了逃亡在日本的一代名妃楊太真(玉環)。原來馬嵬驿的楊太真冢是假的,她實際上是東渡扶桑(日本),并更名為輝夜。
制作組并沒有明言此“輝夜”跟《竹取物語》中的輝夜姬是否為同一人,但卻通過任務安排來暗示兩者之間的關系:楊别和麗子受楊太真委托取五件藥物,分别是金枝玉葉,薇木,火狐,水靈,風舞草,在取得“金枝玉葉”的時候,提示是“蓬萊枝”。“蓬萊枝”,即“蓬萊玉枝”,出自《竹取物語》中的“輝夜姬的五難題”。
盡管遊戲中的扶桑跟史實依然存在差距,但是衆多日本民間元素的出現和改編,也展現了制作組在考據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嘗試。他們并沒有讓“扶桑(日本)”淪為一個噱頭性的概念,也沒有以刻闆印象将當時的日本進行偏激化處理,而是盡可能地把曆史元素平淡地鋪開來,不動聲色地描繪人物的遭遇,使其經曆和曆史互相碰撞,産生出與衆不同的戲劇效果。
傳統故事的“小異端”
制作組在考據上洞徹通透,也影響了遊戲的劇情風格。
有别于傳統國産遊戲中追求叙事上的宏大輝煌或者感情上的細膩動人,《天河傳說》的故事相對“小型”很多——一群人在亂世中尋找天河尋求實作願望的途徑,沒有家園大義,沒有海誓山盟,平凡而普通,甚至顯得有點不上道。然而,當天河之神讓他們都夢想成真時,事态居然急轉直下。美好的願望綻放出罪惡之華。
整個故事結局,可以用“一地雞毛”來形容。
這種“夢想實作卻遭遇意想不到的變故”的設定,尤其是将願望實作寄放于神秘力量的做法,頗有西方魔幻小說中關于“魔鬼的交易”等題材的色彩。基于這一設定誕生的作品有普希金的《漁夫與金魚》以及歌德的《浮士德》還有流行的電視劇《第八号當鋪》,甚至在SCP基金會中,都有類似的創作(SCP-738,與魔謀易)。
個中差異自然也有,《漁夫與金魚》中的災難來源于漁夫老婆婆對金魚無限制的許願所求,而《浮士德》中的浮士德則是跟靡菲斯特之間的賭約來體會世間百味,至于《第八号當鋪》則是嚴格地遵循“無論任何需求,都能夠如願以償,但必須付出等值的代價”這一定律,并伴随一場使人類靈魂堕落的可怕靈魂。總的來說,這類型故事都是嘗試跟超自然力作交易,并在實作願望時産生災難性後果。
《天河傳說》在這方面保留着自己的見解。在他的設定中,并未簡單将“天河之神”進行批判,而是将其描述為一個願望的忠實執行者。在這其中,導緻災難的根源,是人類的許願時的欲望。在這一角度出發,《天河傳說》在結構内部就消解了沖突,整場故事下來,是一場無反派的悲劇,有的隻是人生無常。
《天河傳說》中的主角遭遇,正如《鋼之煉金術師》的艾爾所言:“人為了得到什麼,需要付出同等的代價,這就是等價交換原則。那時我們曾相信這是世界的真理,可是,真正的世界并不完美,并不存在可以說明一切的原則,等價交換原則也一樣”。多年以後,《天河傳說》的主策劃“鼻子楊”再度出現在貼吧時,也傳達了類似的意思。
這傳達出一層淡淡的“無常的哀感和無常的美感”,使得傳統的命題添加了一層“日式物哀”的意趣在内。國産遊戲中很少采用這樣的立意,因為無論是中國古代的小說故事,還是西方中世紀的騎士傳奇,都講述的是個人的努力對曆史程序的影響。
遊戲中不乏對朋友之間友誼的頌揚和愛情的渲染,但總透着一種無法訴說的悲哀在内。你能感受到到,隻是轉瞬即逝的美好。
巧合的是,《天河傳說》的時代背景,距離日本文學“物哀”之濫觞的平安朝,僅有十數年時光。川端康成曾經說過“平安朝的‘物哀’是日本美的源流。”兩者在氣質上合而為一,正是制作者的匠心所在。
夢尋天河今何在
在《天河傳說》中,有一個非常讓人值得玩味的場景——狗窩。
玩家可以在裡面遭遇曆朝曆代穿越過來的人,比如讓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褒姒、古代工程師之祖魯班、常伴漢武帝身邊的東方朔、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等等,他們都曾向天河之神許過願,希望自己可以來到曆史上最繁榮的朝代。
他們的确如願來到了中國古代王朝的巅峰——開元盛世。諷刺的是,他們得住在“狗窩”裡面,不能出去。
而更為諷刺的是,他們不僅見證着開元盛世的繁華,還見證了它的落幕——安史之亂。
人生如戲,恐怕《天河傳說》的制作人員也沒想到,自己也跟裡面的角色一樣遭遇了相似的命運。
隻是這一次,他們什麼都沒得到,就失去了所有。
2003年年底,曾經研發《反三國志》、《天河傳說》、《霸王别姬》、《西藏鎮魔曲》等著名國産單機遊戲的新瑞獅多媒體日漸困窘,董事長蔡呈瑞在公司員工不知情的情況下撤走資金,導緻公司開發計劃癱瘓,不得不宣布解散,制作組成員各奔東西。
平心而論,新瑞獅旗下單機遊戲的銷量确實說不上優秀,獲利情況在那個網遊開始沖擊單機的年代更是非常堪憂。公司同時開發的産品線多而繁雜,倒閉前還維持着幾條完整的單機業務線和一個胎死腹中的網遊開發項目。在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被投資人撤資也是商業考慮的結果。
隻是,世間再無《天河傳說》。
即使在如此困窘的情況下,新瑞獅研發的單機遊戲依然在為國産單機的未來做出探索。
開發出《天河傳說》的制作者們,又去向何方了?
盡管新瑞獅已經不複存在十多年了,但是其中的員工,依然在遊戲行業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鼻子楊,《天河傳說》主策劃。新瑞獅解散後,曾加入上海軟星,以策劃身份參與過《仙劍奇俠傳3》的制作,之後加入騰訊成為網絡遊戲《QQ幻想》的制作人,後來又從騰訊離職,開發其他題材的手遊。
孫芳(霸王兔),《天河傳說》原畫監制。著名插畫師,《劍網3》和《畫江湖之不良人》等諸多官能同人本創作者,為衆多國産遊戲進行過同人繪畫創作,畫風極具沖擊力,擁有大量粉絲,至今仍在微網誌和P站活躍。
吳詩華(貓浮),《天河傳說》編劇。曾從事網絡小說寫作,著有《華夜行》、《承歡》兩部代表作。後來加入杭州電魂網絡,随後負責《夢三國》手遊《夢夢愛三國》的開發和制作,現任電魂助理總經理。
當年的“大失敗”已經過去,如今依然有不少曾經的新瑞獅員工活躍在國産遊戲領域,為實作自己當初對遊戲的熱愛而努力着。在新瑞獅解散後的十餘年間,玩家群體中流傳着《天河傳說》續作的傳言,主策劃鼻子楊也曾在2005年在《天河傳說》的貼吧發帖表達自己對《天河傳說2》的想法。隻是,距離這個文章的發表,也就過去将近十五年的時光的。曾經的《天河傳說》制作組成員也早已身居要職,續作的夢想,愈發成為奢望。
消逝在天河上的傳說
當我們重新翻開《天河傳說》時,透過現在看來非常粗糙的畫面依然能感受到制作組對遊戲的熱愛之情。盡管經典已經無法重制,但是《天河傳說》将會憑借自己獨特的風格成為國産單機遊戲史上不可缺少的一筆,至此之後,鮮見國産單機對異域文化的細緻刻畫,更多集中在傳統神話故事中的愛恨情仇。
“每個人心中都有天河,你的天河是什麼?”
“我心中的天河,是一段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