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張老照片的背後都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悲涼和落寞,這裡沒有政治,隻有老照片背後的曆史。
這是一組來自1938年西藏藏曆新年時期閱兵的老照片,在這組老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當時藏區的軍事力量,既有冷兵器時代的騎兵,也有裝備了洋槍的步兵,甚至還有軍樂隊的出現,同時這些照片中也透漏着中國在那個時期的落後面貌。
總之西藏在“農奴時代”的風土人情、新年慶典和藏軍風貌,能夠通過老照片來展示也實屬罕見,下面就來看看這些老照片中所表達的資訊吧。

1938年的中國正是遭受日本侵略的時期,整個東部都在如火如荼的抗戰中,西部反而得到了片刻的安甯,而西藏地處遙遠的大西南,遠離戰場,又具有難以逾越的地理環境,使這裡沒有遭到炮火的襲擾,人們依舊過着往日的生活。
就在國内進行抗戰的同時,很多來自德國的探險家、地質學家、生物學家所組成的考察隊,分别在不同時期進入到雪域高原,在考察的同時也留下了很多影像資料。
“對當時的德國人來講他們一直相信大西洋上曾經有一個大陸叫亞特蘭蒂斯,擁有高度的文明和智慧,在亞特蘭蒂斯遭遇災難後,群眾不得不逃離家園來到了我國西藏和印度地區繁衍生息。随着文明的遷移,這些“移民”最終成為了印度和德國雅利安人的祖先。”
這套理論在二戰時期的德國非常盛行,并堅定地認為西藏擁有“地球軸心”,擁有改變曆史的能力,是以德國多次派出考察隊來到藏區,這些老照片也成為了當時德國人“遺留的産物。”
圖中的騎兵正在舉行閱兵遊行,當然這種閱兵隻是一種形式,并不能和如今聲勢浩大、步伐整齊的大規模閱兵方陣相比,其含義為藏曆新年期間的娛樂表演。
同時這些騎兵依舊是我國傳統意義生的“冷兵器”騎兵,如身穿的铠甲、護心鏡,裝備的弓箭等,即便也裝備了火槍,性能卻非常原始、落後,還不是真真意義上的優良裝備。
不過這樣一身行頭和胯下的高頭大馬,在藏區仍然是威風赫赫的存在。
看看這些藏區的步兵,他們同樣配備了步槍。但看着他們黝黑、粗糙的皮膚以及滿是塵土的服裝,就知道藏區生活條件的艱苦,即便是武裝人員的生活環境也極為惡劣。
敬标準軍禮和站立軍姿的藏區士兵,在這三人中,敬禮的應該是軍官,剩下兩人應該是士兵。這樣的标準軍禮和官兵的确難得一見,想必很多人都很難見到。
正在行走的士兵和普通百姓,遠處的布達拉宮依稀可見,那個時候布達拉宮前面還不像如今那樣繁榮,反而是非常荒涼。布達拉宮周圍的廣場、公路、綠化帶、水塘都是建國以後才開始修建。
西藏是一個神秘的地方,這裡的風土人情和宗教習俗都綻放着神秘氣息,讓人充滿了向往。如今這些敬軍禮的官兵和威風赫赫的騎兵、軍樂隊,已然成為了曆史,也隻能在這些老照片中才能看到上個世紀30年代的西藏風情了。
老照片裡的德國黨衛軍,手裡家夥太亮眼,一支讓男人都尖叫的隊伍
二戰德國北非軍團老照片難得一見,網友:三個裝甲師足以稱雄大漠
李奇微敗退漢城時,為何寫下緻敬中國軍隊總司令的話?意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