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聯言而無信北韓大廈将傾、美國高歌猛進,而我軍又該為之奈何?

一段曆史、一場戰争、一段硝煙,大家好,我是“曆史的集合号”,最近天氣降溫,大家注意多加衣保暖防寒。

1950年6月25日爆發的北韓戰争本來是北韓民族内部的戰争,但誰也沒有想到這場戰争最終會引發成一場小規模的“世界大戰”,并且中、蘇、美、英、法這些主要大國都或多或少地參與了戰争。而戰争局勢的反複拉鋸也讓世界各國的“敏感神經”為之顫抖……

蘇聯言而無信北韓大廈将傾、美國高歌猛進,而我軍又該為之奈何?

一場充滿變數的戰争

在這場混亂的戰争中不僅有開戰初期北韓人民軍的勢如破竹、也有“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後的高歌猛進,同時蘇聯斯大林對于派出空軍支援志願軍的出爾反爾,和我志願軍入朝作戰都成為了戰場上的一個個變數。

一場北韓戰争卻最終牽動着整個世界,不得不說這場戰争不僅僅是二戰結束以後的第一場大規模“熱戰,”也可以說是一場局勢混亂不堪、最難以預料的戰争!那這場戰争又是如何發生的呢?

蘇聯言而無信北韓大廈将傾、美國高歌猛進,而我軍又該為之奈何?

開戰之初

在戰争初期守護在“三八線”南側陣地上的韓軍,在6月25日淩晨的一場瓢潑大雨中,被突如其來的槍炮聲所驚醒。當所有人都沒明白發生了什麼時,北韓人民軍已經開始進攻韓軍把守的這些由美國人為其修建的戰壕了。

可以說在戰争初期人民軍的确看似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但他們的進攻也并不順利,南韓軍隊節節敗退但并沒有放棄抵抗,美軍大部隊雖然還沒有登陸,但是空軍卻在不間斷的轟炸人民軍。即使到了洛東江防線人民軍也由于戰力銳減,而最終也沒能再繼續向前一步。而北韓這種頹勢在開戰之初其實就已經暴露無遺。

蘇聯言而無信北韓大廈将傾、美國高歌猛進,而我軍又該為之奈何?

人民軍損失慘重

在開戰僅僅不到10天時,北韓人民軍就損失了36架飛機和5艘艦艇,雖然這些數字看上去并不多,但當時人民軍的這些裝備都是蘇聯提供的,自身并沒有生産大型軍工的能力,如果蘇聯提供放緩,那麼這些裝備就損毀一個少一個,無法得到及時補充,是以這些損失對于人民軍來說是非常緻命的。

而到了8月24日時北韓空軍的強擊機和殲擊機已經損失了109架,剩下的飛機僅有36架,而能夠升空作戰的飛行員僅剩23人。這說明這支由蘇聯扶植起來的空軍幾乎已經全軍覆沒,徹底喪失了作戰能力。

蘇聯言而無信北韓大廈将傾、美國高歌猛進,而我軍又該為之奈何?

美國人高歌猛進、斯大林言而無信

而當戰争進行到9月15日時,一場在美國人上司下的仁川登陸徹底改變了戰場局勢,自此北韓開始大廈将傾。美國開始高歌猛進,“聯合國軍”不僅奪回了漢城還攻占了平壤,原本在戰争初期摧枯拉朽的人民軍,此時早已銳氣盡失。

此時北韓的局勢也時時刻刻牽動着蘇聯的斯大林,面對北韓的敗局和金日成請求派出蘇聯空軍直接保衛平壤,或者是派出“國際空軍志願軍”援助的要求,斯大林不置可否。

蘇聯言而無信北韓大廈将傾、美國高歌猛進,而我軍又該為之奈何?

但斯大林的确許諾過會對我進入北韓的志願軍給予空中支援,不過當“聯合國軍”節節勝利,北韓局勢越來越危急時,斯大林開始憂心忡忡。面對美國的咄咄逼人,以及避免蘇聯和美國發生直接沖突的想法,讓斯大林最終選擇了言而無信。

那麼在如此時局動蕩、環境不利的情況下,志願軍又該如何是好呢?

如今再來審視這場戰争時,我們都知道在那種艱難的環境下,我國毅然決然的選擇了出兵北韓。不出任何意外當我軍進入北韓時,駐紮在我國東北各地的蘇聯空軍,也的确沒有接到任何保護志願軍作戰的指令。

蘇聯言而無信北韓大廈将傾、美國高歌猛進,而我軍又該為之奈何?

就這樣當北韓大廈将傾沒有任何抵抗能力,蘇聯出爾反爾拒絕派出空軍作戰,而美國人又率領“聯合國軍”持續北進時。我國那些從河南、黑龍江集結到中朝邊界各個渡口的25.5萬大軍,随着一聲令下開始進入這個動蕩不安、風雨飄搖的鄰國,一切的一切也即将開始……

一個美國将軍和南韓師長,用中國話交流如何打敗北韓!真不别扭?

志願軍剛進入北韓,金日成正在潰逃,可為什麼美軍此時也要撤軍?

此人被美國奉為神明,斷言中國不敢開戰,最終被我軍打的狼狽不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