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的教育該往何處去?——記愛國華僑、世界鵝王章祥福的崇高教育品德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說起中國的教育,我們不得不提的是中國科舉制度。自隋朝建立的科舉取士選拔人才的考試制度以來的近1300年裡,不得不承認普通老百姓隻要通過自身的努力,都有取得為官為民做貢獻的機會。随着時代的發展,這種科舉取士制度已不能适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這就意味着教育制度必須改革。

自民國到解放初期,中國的教育一直飽受戰亂等國内國際種種因素的影響而舉步維艱,加上以後文革的十年,中國的有識之士一直在苦苦探尋着中國教育的出路在哪裡?

中國的教育該往何處去?——記愛國華僑、世界鵝王章祥福的崇高教育品德

好的是1977年國家恢複的聯考制度至今也選拔了大量的優秀人才,但随着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的經濟由計劃走向了市場,人們的價值觀、世界觀慢慢也在發生變化。一切以金錢為奮鬥目标的思想毒瘤正在腐蝕我們很多人的靈魂,也毒害着我們的教育隊伍建設,這間接導緻了我們很大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失去了本心,迷失了方向。為了追逐金錢,他們把書本上的重點知識不放在課堂上傳授,而是通過課外輔導班、教育訓練班的形式,讓學生家長花重金聘請他們,這種現象已然成為一種常态,這種畸形教育阻礙了中國教育的發展,更使得中國的教育本末倒置。好的是中國的國家教育部敏銳地察覺了這一畸形現象,更于今年出台了中央教育部關于嚴格取締校外教育訓練班、輔導班的檔案,真是大快人心!這種社會毒瘤一日不除必将漸漸地摧毀我們的下一代。

中國的教育該往何處去?——記愛國華僑、世界鵝王章祥福的崇高教育品德

雖然這種現象比較普遍,但在中國仍有很多可歌可泣的教育工作者,他們不忘初心,堅持以人為本,在中國乃至國際上默默地奉獻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愛國華僑、世界鵝王章祥福先生,他生于亂世,問道于桑榆,1975年畢業于無錫師範,自幼酷愛書畫和音樂藝術,畢業後一直在教育機構和宣傳部門工作,幾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奉獻着。他的學子成千上萬,向他求藝拜師的人比比皆是,但他從來未向學生收過一分錢的拜師費,并一直公開申明"謝絕拜師費"。用他自己的原話說:“我50年前學書畫和音樂拜師學藝時老師從未收過我一分錢。”這種崇高的精神,他的老師做到了,他也繼承了。這麼多年來章祥福先生走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傳道、授業、解惑着……他是一位集琴歌書畫于一身的藝術家。他以詠鵝、愛鵝、唱鵝、畫鵝而享譽海内外,他把他在藝術上思想成就毫無保留地都傳授給了他的弟子們。他簡單、純真,他淡泊名利,他的價值觀就是把他的藝術思想傳承給祖國的下一代,讓我們代代相傳,讓更多的老百姓都能欣賞到美,愉悅身心,健康長壽,他是成功者,更是大愛者,他要把他的大愛用無聲的繪畫語言奉獻給大家。他的《華僑之歌》唱響海内外,澎湃着我們的心靈,他更是一位愛國者,也是一位慈善家,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把書畫作品的大部分收入都捐給了慈善事業。中國中央電視台和美國中文電視台等各大媒體都相繼做了報道。他也是世界文聯主席,僑居海外多年,把中國的傳統文化頌揚到世界各地,更能為人師表。

中國的教育該往何處去?——記愛國華僑、世界鵝王章祥福的崇高教育品德

說了這麼多,我隻想以章祥福先生為例,把目前中國教育現狀中那些迷失方向的教育工作者,讓他們醒醒了,我們大家都應該以章祥福先生為學習榜樣,傳授真正的國學文化,授大道、解衆惑,不忘教育的初心和本質,為中華民族之複興奉獻我們應有的力量。這才是作為一名中國人該有的家國情懷,唯有這樣,中國的教育才能走向正軌,才是我們需要的教育工作者。

最後,我想以北宋張載的橫渠四句作為這篇文章結束語: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文/吳世友/無為先生 2021年11月22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