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英雄之名的劉備,一戰就被打回原形:他的錯誤幾乎所有人都會犯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知道曹操和劉備的“煮酒論英雄”,在這個典故中,天下奸雄曹操認為天下英雄隻有曹操和劉備。在曹操看來似乎劉備是遠超呂布、孫策、袁紹等人的,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其軍事才能到底是什麼水準?

有英雄之名的劉備,一戰就被打回原形:他的錯誤幾乎所有人都會犯

大家如果認真翻看三國史料,就會發現劉備其實在沒有遇到“卧龍”諸葛亮之前,一直在打敗仗,雖然可以做到敗而不散、敗而不亡,由此可見劉備的軍事才能實在一般。很多人會說當時劉備集團力量薄弱,實在難與群雄争鋒。那我們來看看劉備獨立領軍,力量還占優的一場大戰,他的表現又如何呢?

有英雄之名的劉備,一戰就被打回原形:他的錯誤幾乎所有人都會犯

相信大家都想到了這場戰鬥就是著名的夷陵之戰,在這場戰鬥中可以說劉備一開始是占有優勢的,主要展現在:

第一,師出有名。古人雲:名不正則言不順,而劉備雖然是主動攻打東吳,但是卻是為了給好兄弟關羽報仇,可以說是師出有名,首先掌握了話語權。

有英雄之名的劉備,一戰就被打回原形:他的錯誤幾乎所有人都會犯

第二,哀兵必勝。劉備的軍隊是為了替關羽報仇,劉備讓三軍都為關羽披麻戴孝,營造了哀兵必勝的氛圍。

第三,士氣高昂。在出征東吳之前,劉備剛剛稱帝,劉備屬于禦駕親征,這對于蜀漢軍隊來說自然可以鼓舞軍隊士氣。

有英雄之名的劉備,一戰就被打回原形:他的錯誤幾乎所有人都會犯

第四,戰鬥力強。劉備征東吳的軍隊都是随其剛剛參加完入川戰争和漢中戰鬥的軍隊,作戰經驗豐富,而且還有西南少數民族的藤甲兵等,再加上名将黃忠等人,是以劉備軍隊的戰鬥力還是有的。

而且劉備在地理上居于上遊,占據了有利地形。正因為劉備的軍隊具有以上優勢,是以才會吓壞了面對曹操幾十萬大軍還能泰山崩于前而不色變的孫權。但是很奇怪,占據優勢曆經百戰的一代枭雄劉備卻慘敗給了毛頭小子陸遜,這到底又是為什麼呢?

有英雄之名的劉備,一戰就被打回原形:他的錯誤幾乎所有人都會犯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劉備心不靜,并未保持一貫的謙虛謹慎的作風。當時的劉備心中充滿了仇恨,同時又剛剛稱帝建立蜀漢政權,根本聽不進他人意見、建議,從“哀兵”變成了“驕兵”,犯了兵家大忌。而且在得知對方統帥是年紀輕輕毫無戰争經驗的陸遜時,劉備心态更為膨脹,進而嚴重影響了對戰場的判斷。

正是劉備心态的變化,導緻了在這場戰争中出現了很多低級失誤,失去了自己之前的優勢,甚至由于太過于自負連軍師都未帶,大家都知道劉備如果沒有軍師可以說基本上是沒有打過勝仗的。

有英雄之名的劉備,一戰就被打回原形:他的錯誤幾乎所有人都會犯

一向謙虛謹慎、仁義的“英雄”劉備在前期對東吳戰鬥的順利和陸遜的吹捧書信中更加麻痹大意,迷失了自己,進而在面對陸遜的固守時失去了正常的判斷,認為是陸遜無能,害怕自己,不敢與蜀軍争鋒,于是又犯下了更為嚴重的失誤,率領軍隊在密林中安營紮寨。在上司人心态失衡的情況下,蜀漢軍隊經過幾個月的戰鬥後開始軍紀渙散,軍心懶散。

劉備信心滿滿渾然不覺時,卻是在把自己的優勢轉化為劣勢,而陸遜善于把握,一眼看出了戰場的瞬息萬變,看到了優劣勢的變化,于是東吳軍隊一把火就把劉備打回了原形,剛剛建立的蜀漢政權也是以受到重創,基本失去了統一天天下的機會。

從劉備在夷陵之戰中的表現來看,劉備本來是占據優勢的,但是因為心不靜而把優勢都喪失殆盡,最終導緻了自己的失敗。在現實中,我們很多人也是如此,可以在逆境中發現危險、戰勝危險,卻不能在順境中看到危機,在心态失衡中迷失了自己,失去了基本的判斷,進而導緻自己的人生失敗。是以,在我們的人生中,我們一定要學會敗不餒,更要勝不驕,無論自己有什麼優勢,面對什麼情況都要學會“每臨大事有靜氣”,都要保持謙虛謹慎的态度。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