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第26屆秋季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簡稱:第26屆廣州藝博會)在廣州南豐國際會展中心開幕,來自全國和海外地區的近200位藝術家、藝術機構相約羊城,共同開啟一場精彩絕倫的藝術嘉年華。
本屆廣州藝博會為期4天,場地規模2萬多平方米,以“聚焦全球視野·解析購藏趨勢·重構藝術市場·引領生活美學”為主題,通過主題展、美學沙龍等多種呈現形式,圍繞學術、市場、收藏、生活等話題及方向進行延伸,全方位展現藝術魅力,釋放藝術能量。

打造名家主題展,建構學術新高地
本屆廣州藝博會重磅打造“天地大美——中國國家畫院院長盧禹舜中國畫學術展”,和“天涯若比鄰——楊元惺攝影藝術大展”,分别展出了盧禹舜的30餘幅中國畫作品和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主席楊元惺的40幅經典攝影作品。氣勢磅礴、墨色淋漓的傳統藝術之美與全球豐富多彩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相映成趣。
廣州藝博會一直以廣闊的視野呈現多元時代下當代藝術的新樣态。在本屆廣州藝博會上,當代著名超現實主義畫家冷軍的作品在現場驚豔亮相。戴澤、靳尚誼、邵大箴、劉巨德等當代藝術名家的作品也有展出,共同呈現了當代藝術的無限可能。
由廣州藝博會藝術總監彭文斌策展的“四象無極”——山水畫主題展、“意蘊東方”油畫藝術主題展等三大藝術主題展,亦是現場亮點,展出了陳映欣、孫小東、王作均、許華新、金凡、李雪玫、鷗洋、周鐵利、謝天賜、賀奇、廖真武等藝術家作品,“這三個主題展所參展的藝術家分别在國畫、油畫和當代藝術領域有着不俗的表現,所呈現的作品都有着自己的獨到思想,既有學術價值也不乏市場潛力,具有真正的獨特性、創新性,值得用更大的力氣向大衆推動,産生更多美的碰撞。”彭文斌表示。
藝術家張遠航此次帶來了過去30多年間創作多幅人物畫作品,軍旅畫家出身的張遠航曾創作了多件反映軍旅題材、邊陲生活的作品,其作品《邊陲白楊》曾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銅獎。古代人物畫同樣是張遠航擅長的題材,關羽、鐘馗等人物形象是他畫面的“主角”,其畫風蒼勁有力,線條粗犷與細膩錯落有緻,受到了現場不少藝術愛好者的關注。
國際範作品彙聚,讓藝術跨域交流
在本屆廣州藝博會上,除了中國本土的藝術作品,還出現了不少來自海外藝術家作品的身影。
展覽現場,俄羅斯主題館展出了來自列賓美院、蘇裡科夫美院教授等藝術名家的油畫精品,以及俄羅斯新銳實力派畫家的作品;藝術風格涵蓋現實主義、寫實具象,意象抽象等,直覺呈現了俄羅斯油畫的風貌,奏響了異國藝術樂章。
由管臨蘊(管昕然)策展的“從宇宙爆炸那一刻起,所有原子就開始了一場漫長的離别——當代國際青年小作品展”同樣令人印象深刻。該展區彙聚了策展人管臨蘊(管昕然)和來自美國、伊朗等地區的多位藝術家的繪畫與雕塑作品。作品通過簡約抽象的視覺呈現,表達了宇宙探索的深刻思想,既展現了東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價值觀念,藝術家豐富的内心世界,也讓觀衆感受到了當代藝術的多面性。
現場文化類消費熱情高漲
12月17日上午,首屆“GZAF國際藝術大獎”頒獎盛典舉行,該藝術獎共設立11個獎項,以作品表達當代之精神,傳統之經典,文脈之精深,具有相當的藝術價值、創新價值、傳播價值,為當代藝術家的創作做出榜樣示範。其中邵大箴、劉巨德、戴澤三位名家以多年的藝術實踐、理論研究成果和對促進文化藝術的發展做出的貢獻,榮獲組委會特别頒發的“終身藝術成就獎”。
“促進藝術交流,提振文化消費”主題展覽活動是本屆廣州藝博會的關注重點,開幕首日就有近70%的藝術機構和藝術家的作品實作成交。除了原創的藝術作品,大量的文創衍生産品也深受市民喜愛。
文/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李巧蓉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李巧蓉
部分圖檔來源:主辦方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劉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