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41款新能源車冬測成績出爐,威馬、埃安、零跑續航墊底

41款新能源車冬測成績出爐,威馬、埃安、零跑續航墊底

最近和同僚讨論購買電動車的問題,我說什麼時候續航有1500公裡了,才會考慮買電動車。為什麼是這個數字呢?因為按照電動車冬天續航打對折計算,750公裡續航恰好夠我從上海開回山東老家,中途不用充電。

當然,現在市面上還沒有續航能達到1500公裡的電動車,打對折也是我根據自己的試駕經驗給出的大概判斷,心裡并沒有一個準确的數字。

不過,懂車帝近日對市面上41款熱門新能源車進行了一次冬季續航測試,讓我們得以看到新能源車在冬季的真正表現。

41款新能源車冬測成績出爐,威馬、埃安、零跑續航墊底

冬季續航為什麼會縮水?

在動力電池中,帶電離子通過在正負極之間擴散運動來進行充放電,但電解液對溫度非常敏感,低溫下活性會大大減弱,帶電離子的擴散運動能力變差,無法自由地在正負極嵌入和脫出。對外的表現就是充放電能力變差,續航降低、充電變慢。

測試條件

此次冬測選在中汽中心呼倫貝爾冬季汽車試驗場進行,測試氣溫為零下20-零下15℃。這是一個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氣溫,像黑龍江大興安嶺、黑河這幾個全國最冷的地方,冬季平均氣溫恰好在這個區間。在山東,整個冬季也隻有最冷的幾天會到-10°C以下。

另外,測試中車輛使用也采用了統一标準。測試前,車輛充滿電并在車庫中靜置一夜。測試開始後,由一名駕駛員駕駛車輛完成高速路況、城市路況以及綜合路況的行駛。

測試過程中,車輛的駕駛模式統一設定為最經濟的駕駛模式且動能回收調至最大,輪胎為推薦胎壓,空調溫度設定為24度自動,記錄測試過程中的續航變化,直到續航裡程歸零。

41款新能源車冬測成績出爐,威馬、埃安、零跑續航墊底

上圖就是最終的測試成績。一般來說,車型越重電耗越高,是以把這些車型電耗放在一起對比的意義不大,這裡我們重點關注一下實際續航裡程和達成率成績。

實際續航自主力壓合資

本次測試的41款車型中有33款純電動車,我們這裡隻統計這些純電動車的成績。33款車型基本覆寫了各大品牌陣營,其中新勢力11款、自主品牌14款、合資隻有大衆品牌的3款、豪華品牌則是保時捷、奧迪、極星和特斯拉的5款車型。

41款新能源車冬測成績出爐,威馬、埃安、零跑續航墊底

一般來說,電池容量越大的車型,續航裡程越長。此次測試中,實際續航裡程排名前十名的車型,電池容量均在70kWh以上,有4台車型在100kWh左右。其中,

在實際續航方面,全部車型中,隻有蔚來EC6和小鵬P7的實際續航超過300公裡。自主品牌(含新勢力和傳統自主品牌)表現非常出色,實際續航TOP10中有7款入圍,都超過270公裡。按照普通消費者1000公裡/月的使用強度。這些車型都能在冬季做到一周一充,平均每天可以使用40公裡。

達成率自主依然優于合資

在達成率排行中,同樣有7款自主品牌車型(含新勢力和傳統自主品牌)進入前十榜單,達成率均在50%以上。抛開五菱宏光MINI EV這樣一款定位極端的車型,自主車型仍有6款之多。

41款新能源車冬測成績出爐,威馬、埃安、零跑續航墊底

這裡面最讓人意外的是達成率最高、續航衰減最少的并不是那些價格幾十萬的高端車,而是價格最便宜、連液冷升溫系統都沒有的宏光MINI EV。

為什麼冠軍會是宏光MINI EV?我認為有兩個方面原因。首先,宏光MINI EV車身很輕,電機功率也僅有20kW,是以,宏光MINI EV的電耗非常低,實際測試的百公裡電耗僅為13.5kWh,在33款車型中最省電。這樣的優勢可以讓宏光MINI EV在冬季能節約更多的電。

其次,宏光MINI EV的電耗控制政策非常激進:電量低于50%時,動力就開始減弱;低于40%時,空調制熱效果減弱;低于30%時,車速限制60km/h以内;10%以下時,空調停止工作;電量為0時,隻能低速蠕行。相比之下,其他車型普遍是在20%以下甚至到幾乎耗盡時才會限制車速和空調系統。

這樣的功耗控制政策其實不難了解。宏光MINI EV作為一款低端車型,最大的使命就是解決代步問題,而不是享受。如果讓車主在冬季肆無忌憚的駕駛,宏光MINI EV的續航可能隻有幾十公裡,完全沒辦法正常使用。

41款新能源車冬測成績出爐,威馬、埃安、零跑續航墊底

雖然在續航達成率前十名中,自主品牌表現優異,但在倒數榜當中,自主品牌的數量更多,倒數前十中有8款。其中,威馬W6續航打折最為嚴重,達成率僅有35.4%,接近1/3。同時,埃安、零跑均有兩款車型入圍。埃安全系車型我都有過試駕,測試結果和我的實際體驗比較接近,即便在氣溫合适,埃安品牌的虛标也比較嚴重。

41款新能源車冬測成績出爐,威馬、埃安、零跑續航墊底

其實,隻看各個榜單入圍車型的個數是有失公允的,畢竟這次測試中自主品牌的車型數量遠遠超過合資和豪華品牌,是以,比較平均達成率會更有代表性。這裡面,豪華品牌達成率最高,這主要得益于奧迪e-tron和保時捷Taycan的成績比較出色,分别達到58.56%和54.64%。特斯拉嚴重拖了後腿,Model 3、Model Y分别是42.78% 、46.80%,可以說是非常糟糕了。

傳統自主品牌平均達成率僅次于豪華品牌,達到了47.25%,高于新勢力的45.81%和大衆的44.92%。是以,傳統自主品牌的電動車在智能科技友善雖然沒有新勢力酷炫,但在三電技術上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觑的。大衆達成率較低主要是ID.3的成績較差,ID.4和ID.6的成績其實是能夠讓人接受的,分别為51. 73%和44. 12%。

熱泵空調優勢明顯

41款新能源車冬測成績出爐,威馬、埃安、零跑續航墊底

熱泵空調作為新的節能技術近年來在新能源車中快速普及,極氪001、海豚、特斯拉等車型均有搭載。這次測試中,熱泵空調車型也表現出了出色的節能性。開啟空調半小時後,熱泵車型續航下降15.4公裡,優于PTC加熱車型的19.5公裡,節能性提高了21%。

充電速度差異大

41款新能源車冬測成績出爐,威馬、埃安、零跑續航墊底

低溫對冬季用車的影響除了駕駛放電過程,還有充電。在這次測試中,全部車型在-15°C條件下,30-80%電量充電時間平均增加70%。

不過要注意的是,不同車型的充電速度差異較大,部分車型在低溫條件下充電速度依舊比官方标注的速度快,個别車型的快充時間卻增加257%,受氣溫影響非常明顯。另外,電池預熱是影響充電時間的主要因素之一,氣溫升高後車輛充電速度明顯加快。

看到這裡,我想大家對電動車冬天續航會打折多少已經有個清晰的概念。業内普遍認為,電池技術在未來幾年很難有大的突破,作為消費者,大家在購買電動車時還是要考慮到冬季續航縮水的問題。

最後需要說明一下,這次測試條件比較極端,零下20-零下15度的氣溫隻有在黑龍江、内蒙等地才會出現,華北、華東地區的冬季氣溫很少會這麼低,電動車續航其實不會像測試中縮水如此明顯。而且,懂車帝的測試沒有說明駕駛風格是否統一,要知道,粗暴駕駛也會嚴重影響續航表現。是以,這次測試成績隻能作為參考。實際情況,大家還是要因地、因人而已。

41款新能源車冬測成績出爐,威馬、埃安、零跑續航墊底

AUTHOR RushB

「别杠,杠就是你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