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評論員觀察|短視訊繁榮不能靠内容“搬運”

評論員觀察|短視訊繁榮不能靠内容“搬運”

12月15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釋出了《網絡短視訊内容稽核标準細則》(2021),該細則在2019版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修訂,除對社會高度關注的泛娛樂化、低俗庸俗媚俗等問題進行完善外,還對“短視訊不得未經授權剪輯影視劇”加以明确。這意味着治理“内容搬運”将有章可循。

短視訊的快速發展,将流量經濟推向新高度,流量和使用者是财富的密碼。衆多影視劇短視訊打着二次創作的旗号實則免費商用,聚合海量使用者牟取暴利。“×分看完×電影”等,白蹭影視劇做剪輯、切條,很快形成并完善了商業模式。在“合理使用”“内容搬運”“廣告宣傳”等外衣之下,短視訊作者肆意攫取影視劇資源,而幾乎不會與影視劇權利人溝通,擷取授權更是無從說起,知識産權意識淡薄。

這些白蹭影視劇剪輯、切條短視訊牟利的行為,都可能構成侵犯知識産權。侵犯著作權的構成要件為“接觸可能+實質性相似”。對他人享有著作權的影視劇進行剪輯、搬運、解說等二次加工,雖然存在二次創作的可能,但其侵犯了原作市場,不屬于合理使用。一方面影視剪輯、切條雖然沒有直接收費,但其擷取的流量是經濟利益的組成部分;另一方面,沒有資料能證明短視訊為權利人帶去的間接流量及推廣效果能抵消權利人損失。影視劇蘊含的知識産權及權利人的利益被忽視,甚至是被侵害,這種有别于盜版的侵害不易被察覺,但傷害程度更深。

“内容搬運”短視訊是數字技術助力下的一種新的商業模式,滿足了部分消費者的現實需求,也在著作權的限制範圍之内,該細則的出台提供了執行依據,隻有尊重版權,創新版權合作模式,形成良性的互動與合作才能可持續健康發展。首先,建立授權許可機制,形成共同維護知識産權的氛圍;其次,平衡短視訊創作者、視聽作品權利人、長視訊平台、短視訊平台以及社會公衆間的利益。短期來看,新機制的運作,可能會增加短視訊營運成本,也将淘汰一批短視訊賬号;長期來看,有利于影視作品持續供給短視訊營運者進行二次創作,在助推影視劇傳播的同時,生産出更多優質的短視訊産品,進而優化視訊傳播價值鍊,形成合作共赢的良好生态。

文/廣州日報評論員 李冀

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 莫偉濃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 胡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