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電關注丨廊坊市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保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廣電關注丨廊坊市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保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近年來,廊坊市充分挖掘本地非遺文化資源,從項目扶持、組織展示展演、融合産業平台等方面推進非遺文化傳承保護,讓民間藝術和民俗文化在傳承中發展,在保護中創新。

廣電關注丨廊坊市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保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走進廊坊寶德風古典家具有限公司的展廳,雲龍頂箱櫃、雲龍寶座、梅蘭竹菊書櫃等名貴硬木古典家具香氣氤氲、雍容典雅、做工精緻。作為大城紅木家具的代表企業,寶德風家具選用紫檀、黃花梨、大紅酸枝等傳統名貴木材,嚴格依照古譜制作,各種圖案都是手工雕刻而成,雕工精湛、韻味十足,深受紅木家具愛好者喜愛。

廣電關注丨廊坊市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保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廊坊寶德風古典家具有限公司經理 宋強

我們的紅木家具制作工藝都是一對一傳幫帶傳襲下來的,這種傳授最少需要5年以上才能挖掘出工藝的技藝。我們在做好傳承的同時更加注重家具款式的創新、風格的傳承,讓古樸典雅的紅木家具更好地融入現代生活,也讓更多的人了解紅木産業文化。

廣電關注丨廊坊市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保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廣電關注丨廊坊市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保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大城古典紅木家具文化源于明代,傳承京作器型和工藝,采用榫卯結構,做工考究,制作出的紅木家具高貴典雅、底蘊深厚,極具皇家風範,成為“京作”紅木家具的典型代表。為進一步深挖紅木文化内涵,大城縣以南趙扶鎮紅木家具生産聚集區為基礎,以紅木城、宮廷木藝文化小鎮建設為主要抓手,推動紅木古典家具、書畫、古玩、工藝品等文化産業蓬勃發展。目前,全縣年産各類紅木古典家具産品80萬件(套),産值近50億元。

廣電關注丨廊坊市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保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在大廠回族自治縣良盛達花絲鑲嵌特藝有限公司的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勞工正在用筆蘸着顔料仔細地描畫,再經過燒制、抛光、鍍金等工序,這隻做工考究、花飾精美的湯勺就将出口到波蘭。

廣電關注丨廊坊市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保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大廠回族自治縣良盛達花絲鑲嵌特藝有限公司經理 馬維盛

它就是用花絲鑲嵌這種工藝來制作完成的,它整體的胎體是用99%的白銀制作而成,上邊用了花絲、銀蘭、還有卡克圖的工藝。

廣電關注丨廊坊市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保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花絲鑲嵌工藝最早可追溯到漢代,是将金、銀、銅掐絲,運用掐、填、焊、編織等技法制成首飾、器物等飾品,造型逼真、圖案繁複、制作精良、技術含量極高。良盛達花絲鑲嵌特藝有限公司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成立以來,在堅持傳統制作工藝世代傳承的同時,不斷創新産品樣式、風格,制作的天壇、九龍壁、蓮花熏等作品多次獲得國家級金獎,産品出口到俄羅斯、匈牙利、波蘭等多個國家。

廣電關注丨廊坊市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保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馬福良

這幾年我們列入國家級非遺項目以後,我主要抓産品的創新、産品的品質、技藝的提高,從我手絕對不會讓它失傳,因為每一項工藝技藝,我的員工都有幾個人在掌握這一項,我把這項工藝一定要給它傳承好。

除大城古典紅木家具、大廠花絲鑲嵌外,固安焦氏臉譜、王秀陶藝等豐富多彩、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都成為我市寶貴的文化資源。為更好地傳承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我市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實施項目扶持,自2012年開始,全市累計争取省級專項資金300多萬元,下撥市級專項資金800萬元,用于非遺項目保護和傳習活動;多次組織域内非遺項目參加展演展示和國際文化交流活動,擴大社會影響力。我市将非遺保護傳承同美麗鄉村建設、休閑旅遊相結合,努力探索“生态、文化、旅遊、扶貧、産業”五位一體的非遺保護傳承創新之路,先後高标準建設安次第什裡風筝小鎮、永清縣别古莊核雕小鎮、廣陽區南漢宮廷憶述小鎮等一批特色“非遺小鎮”。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搶救扶持、宣傳推廣等保護和傳承措施,我市共成功申報入選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22項、省級115項,國家級項目總數居全省第二。

來源:《廊坊新聞》

記者:王盼 玉娟 大廠台

編輯:韓迪

欄目名稱:《廊坊新聞》

首播頻道:新聞綜合頻道

首播時間:19:40

重播時間:22:00 次日10:00 14:15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