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樊登讀書· 純香
主播 | 樊登讀書 · 宸聲
詹姆斯和好友實體學家卡爾森打賭:
“不久以後我一定會讓你養上一隻鳥。”
卡爾森不以為然:“我不信,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
沒過幾天,恰逢卡爾森生日,詹姆斯特地送上一隻精緻的鳥籠。
從此隻要客人來訪,看見書桌旁空蕩蕩的鳥籠,無一例外都會問:“教授,你養的鳥什麼時候死了?”
卡爾森隻好一次次解釋:“我從來就沒有養過鳥。”
可是,換來的卻是客人困惑而不信任的目光。
無奈之下,卡爾森隻好買了一隻鳥。
這就是著名的心理學效應“鳥籠效應”。
反觀我們的生活,會發現這樣的現象其實無處不在。
那些我們舍不得扔掉的東西,就像多出來的這隻鳥籠,最終會成為我們的桎梏。
隻有精簡自己的人生,才能夠減少負累,輕裝前行。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曆:
衣櫃裡的衣服塞得滿滿當當,但有一半以上的衣服,是自己不會再穿的;
平時買東西附帶的塑膠袋子、外賣送的一次性餐具,總是忍不住塞進廚房的抽屜裡;
明明家裡不是很大,但是每次收拾東西,都能把自己累得夠嗆。
舍不得扔東西,不僅沒有給我們帶來幸福感,反而會大大降低生活品質。
有位網友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她是一個很容易沖動消費的人,是以家裡囤了很多用不上的東西。
一年前她給孩子買了一條爬行墊,專門挑了大牌子。
剛買回來有點味道,客服說晾一晾就好了,确實一周後味道沒有了。
到了冬天,暖氣一開,味道又上來了,而且特别濃烈,她沒舍得扔,收了起來。
後來樓下鄰居投訴嫌孩子腳步聲太吵,又鋪上了,為了阻隔氣味,還在上面墊了條被子。
誰知道,被子上也沾染了氣味,怎麼也洗不掉了,盡管如此,還是舍不得扔。
索性就把爬行墊放在餐廳桌子下面當腳墊,但食物殘渣掉在上面很難清掃。
前段時間,在老公的強烈要求下,她終于狠心扔掉了。
她說:
“終于不用再為了怎麼用它絞盡腦汁,也不用再擔心它的氣味會引起孩子不适。
下定決心扔的時候,也沒有那麼舍不得,扔掉之後整個人心情愉快。”
從那以後,她不再輕易買東西,但是該扔的東西卻是毫不猶豫。
久而久之,家裡變得空曠許多,日子也越過越好。
《斷舍離》的作者山下英子,寫過一段話:
家庭空間隻知道囤積東西而不知道清理,就如同一個儲水池。
隻不斷地進水而不排水,最終會成為一池死水,表面看着清亮,底層都是爛泥。
一個擁擠、混亂的家庭,難免會讓我們感覺到不舒服。
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容易産生焦慮,甚至抑郁的情緒。
一個人最好的生活狀态是物質極簡,精神豐盈。
隻有扔掉那些無用的東西,才能重新赢得對生活的掌控感。
聽過一句話說:
“大多數時刻,人的不快樂,并非來源于欲望得不到滿足,而是欲望太多。”
當一個人欲望很小的時候,生活中所有的小确幸都是驚喜。
相反,不斷膨脹的欲望,會讓一個人迷失了初心。
電影《第一爐香》裡的葛薇龍,便是因為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欲望,最終走向悲慘的結局。
圖源 | 網絡
葛薇龍在香港求學,由于父母要回上海,她隻能去投靠姑媽。
姑媽為了籠絡葛薇龍,給她準備了一櫥子精緻華麗的衣服。
那一夜,她被這些漂亮的衣服迷花了眼,一件件地試穿。
在和姑媽參加了幾次宴會以後,葛薇龍漸漸喜歡上這種紙醉金迷的生活。
她在觥籌交錯中,荒廢了自己的學業,也漸漸失去了自我。
最終隻能靠出賣色相,來維持表面光鮮亮麗的生活。
人生在世,有人為了錦衣華服奔走,有人為了虛名浮利沉淪。
過多的欲望,就像是一個黑洞,最終會一步步把你吞噬。
節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在浮華的世間守住初心,修得清歡。
年輕時,我們也曾極力地擴大自己的社交圈,總以為多一個朋友便多一條路。
直到經曆了人情冷暖才發現,真正關心我們的人,其實寥寥無幾。
演員陶虹,曾經拿下過無數大獎,但是卻在自己最紅的時期,選擇退出娛樂圈,回歸家庭。
她在綜藝節目《女人30+》裡,談到過自己的一段“過氣”經曆:
在她30多歲,事業正好時,身邊圍繞着一群朋友,所有人都會仰視她,高看她一眼。
但是當她慢慢淡出視野,那些曾經對她很熱情的朋友,即便看見她也會選擇視而不見。
她說:“這樣的朋友不是一個,是一堆,是一群,是無數個。”
那一刻,她突然懂得了“人情冷暖”、“人走茶涼”這些詞的意思。
“你們把我當成一個過氣的演員看了,是這麼回事。”
許多人聽了這番話覺得很紮心,但這又何嘗不是生活中的真實寫照?
很多時候,我們費盡心思擠進的圈子,除了給我們增添疲憊,别無他用;
我們小心翼翼維護的關系,在現實面前,脆弱得不堪一擊。
聽過一句話說:“酒肉朋友三千,不如三兩知己懂你。”
人世間所有的關系,都是化繁為簡的過程。
行走半生,得三五知音,便足以慰風塵。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位小和尚感覺自己每天都過得很痛苦,非常煩惱。
師父把他帶到一片空曠的土地上,問:“你擡頭看看,看到了什麼?”
小和尚答:“天空。”
“天空很大吧?”師父說,“但我用一隻手就可以将整個天空遮起來。”
小和尚不相信,師父說:“好,我做給你看。”
隻見師父用一隻手掌蓋住了他的雙眼,問:“你現在看見天空了嗎?”
繼而,師父把話題一轉,說:
“生活中,一些小痛苦和小煩惱,就像這隻手掌一樣,看上去雖然很小,但如果總是放不下,就會遮住你人生的光芒和整個晴空。”
小和尚的經曆,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的遭遇?
總有一些時候,我們會覺得生活很累,日子很難,似乎每天都在負重前行。
但是真正困住我們的,是積壓在心裡很久的,放不下的過往,看不開的煩心事。
一個人隻有定期給自己的内心撣灰除塵,才能夠還内心一片淨土。
有句話說得很好:
“越是進階的人生,越簡單。簡到極緻,便是大智;簡到極緻,便是大美。”
往後餘生,無用的東西,該扔就扔;不合适的關系,當斷則斷;困擾你的心事,能放就放。
一個人隻有撥開生活的繁雜,才能尋回内心的豐盈。
點個「在看」,願你我不為物所擾,不為情所困,過清簡自在的一生。
作者 | 純香,對中國方塊字情有獨鐘的姑娘。
主編 | 阿醫
排版 | 鄭向北
圖檔 | 本文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侵删
音樂 | 三号樵夫,青朽 - 白雲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