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羅永浩重溫舊夢

羅永浩重溫舊夢

羅永浩終于要回歸科技圈了。

12月16日淩晨,微網誌認證仍然為“錘子科技CEO”的羅永浩釋出文稱将再一次進行“高科技創業”,并在評論區點明創業方向為AR(增強現實)、VR(虛拟現實)及MR(混合現實)等領域。末了,他還給自己打氣,“加油,小羅,你還能牛B十一年”。

羅永浩重溫舊夢

除此之外他并未透露更多資訊,但這已足夠引發外界遐想。媒體們一窩蜂地轉發報道,宣布羅永浩将進軍AR和VR。他的微網誌評論區也久違地熱鬧起來,講段子的、唱衰的、嘲諷的,喊着“龍哥牛X”的……在當下一片憂愁的科技新聞中,這可能是少有的能夠引發人們好奇與調侃的消息了。

這兩年,人們大多隻能在短視訊平台的直播間,或者綜藝節目看到他,他拍段子,接廣告,帶貨,費盡心思地還債,還時不時得為已經過時的負面新聞辟謠,有時還得調侃下自己已經發秃的腦袋。

他在一片質疑聲中真的把直播帶貨這門生意玩轉了,甚至打通了行業上下遊,等到人們後知後覺發現之後,才驚呼老羅上演了一出“真還傳”。

他也沒食言,他不止一次地對外聲明直播隻是為了還債,甚至“交個朋友”公司的法人代表也不是他,他還會回來。現在,除了微網誌上的直播推廣資訊外,他已經不怎麼出現在交個朋友的直播間裡。

人們期待看到一個英雄絕地求生的故事,而老羅似乎就是那個絕佳範本。

A

千萬不要以為VR隻是羅永浩随口一提。羅永浩一直是一名堅定的VR支援者。

早在2017年,他在與羅振宇的長談中就曾表達過對VR的看好,甚至做手機也不過隻是為了等待VR時代的到來。他說,“之是以會這麼辛苦這麼累做手機,其實就是在等待下一個計算平台的革命,因為下一代平台革命中,VR眼鏡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隻有把手機、平闆、電腦的軟硬體做好了才能把VR眼鏡做成。

2020年,在極客公園與B站的一場活動上,他也再次重申了這個觀點:長期看好AR/VR市場,未來再做産品,極大可能是AR/VR方向。

今年,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大火,AR/VR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被認為是元宇宙的核心技術之一。紮克伯格在那場宣布更名Facebook的 Connect大會上,也公布了多款VR産品。

不過,羅永浩卻并不認可元宇宙。10月底,他在微網誌回複網友稱,他不相信元宇宙會成為未來(遊戲隻是遊戲)。但沒過幾天,他又對外說,“我們未來在科技行業要做的很多事,都會不可避免地走向元宇宙,不管是否願意。從這個角度出發,我們的下一個創業項目,竟然也是一家所謂的‘元宇宙公司’。”

羅永浩重溫舊夢

究其原因,在于羅永浩并不認可紮克伯格描繪的元宇宙世界,他覺得當下市場上大多數的元宇宙概念是“普遍庸俗了解和炒作”。

羅永浩向往的是推特部落客 Shaan Puri了解的元宇宙,為了向人們解釋他甚至将原帖進行了翻譯,認為這才是對元宇宙的深刻洞察。

Shaan Puri認為,人類對于元宇宙的了解存在誤區,大部分人認為元宇宙是一個虛拟空間,就像電影《頭号玩家》一樣。

但是真正的元宇宙其實并不是某個空間,而是某個“奇點”時刻。更通俗的話說,“元宇宙是時間上的一個點”,是一個人類的數字時刻變得比實體生活更有價值的時刻。

在過去近半個世紀的網際網路發展中,這樣的數字化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從工廠到電腦,從會議室到視訊會議,從線下約會到社交軟體,現在,就連你的資産也變轉向數字化了。

“我們的關注一直被從實體世界吸引至數字世界”,Shaan Puri寫道。而當我們對螢幕的注意力從50%過渡到90%多,到那個時刻,“就是元宇宙的開始”。

這樣,你或許就能了解羅永浩所說的,我們都會“不可避免地走向元宇宙”。

B

VR也不是什麼新鮮事物。

在媒體的報道中,2016年是國内VR産品爆發元年,這一年,不少企業一窩蜂去做VR,但到了下半年VR,熱度卻逐漸減弱,甚至面臨衰退迹象。

一大批VR公司紛紛傳出負面消息,暴風魔鏡大規模裁員,VR公司衆景視界、米多娛樂被爆拖欠員工上百萬工資。不少線下入局的VR體驗店也沒活多久,據《中國VR體驗店經營現狀白皮書》, VR 是剛興起的産業,缺乏前人經驗借鑒,多數經營者面臨着經營不善的狀況,能盈利的VR體驗店不足三成。

少有人知道,錘子科技當年也沒錯過這次熱潮。據報道,錘子科技早在2014年末就開始籌建VR項目組,由設計總監羅子雄負責,人數在30-50人左右,研發了VR硬體頭顯、PC VR Launcher以及一些實作基礎功能的VR 應用。

2016年,羅子雄帶領團隊獨立發展,成立所思科技,被稱作是錘子科技的“内部孵化項目”。彼時,曾有媒體報道稱所思科技曾推出了1000套VR産品,但市場上卻顯見其蹤影。

羅永浩重溫舊夢

羅永浩

羅子雄後來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解釋獨立原因,“錘子内部短期應該沒有做VR計劃,錘子可以等到這個行業開始成熟并且可以掙錢的時候再來做硬體的業務。”

錘子的VR項目暫時流産,所思科技在VR領域的聲音也越來越弱。它的最新一輪融資停留在2019年,由BAI資本、經緯創投及真格基金投資的千萬級美元融資。

從後續報道看,羅子雄這些年似乎轉向了遊戲方向。相關媒體報道稱,羅子雄做了一款名為《Party Animals》的遊戲。

如今元宇宙概念大火,蹭着元宇宙熱度,VR大有“死灰複燃”之勢。

今年8月,位元組收購國内VR硬體廠商Pico,布局虛拟現實領域,傳言花了數十億天價,是目前為止中國VR行業最大的一筆收購案。

根據IT桔子統計,截止2021年6月,2021年我國VR/AR行業相關企業已有20件股權投融資事件,金額為28.33億元,從整體融資情況來看,A輪一直到B輪的投融資比例非常大,行業整體的發展仍然以前期創業為主。

錘子曾經擱置的VR夢,又可以重新撿起來了。

C

上有巨頭圍攻,下有無數中小企業的競争,羅永浩的VR之路并不好走。

但總有人相信羅永浩,即便他過往的創業經曆少有真正走到最後的。早年間他做部落格網站,辦教育訓練學校,都不算太長久。後來入局手機市場,創立錘子科技,堅持近7年之後終以失敗告終。

人們總把“情懷”一詞與羅永浩聯系起來,認為他是靠着忽悠才一路跌跌撞撞地走過來,投資人就是“投他這份理想主義”。

羅永浩稱這都是不入流的媒體文章和網絡屌絲或網絡暴民的起哄,他“沒有做啥啥失敗”。

為此,他專門以個人存款回應,他舉例道,在23歲那年就有10來萬元存款,那一年北京市社會平均年薪8000多塊。29歲那年年薪70多萬,北京市平均年薪僅1.8萬元。做的第一家公司雖然商業模式上漏洞百出,但兩年後仍然盈利了。第二家公司錘子以有限的資源挑戰了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支撐了6年多。他說,期間中國有上百家手機公司倒閉,洋品牌除了蘋果,“全都沒了”。

羅永浩同樣否定了靠情懷打動投資人說法,他表示,願意支援創業者去追求這些遠大目标的投資者,是因為傾向于投資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絕大多數的投資行為,其實都跟夢想沒什麼關系”。

VR/AR注定是一個長期燒錢的領域,也注定是一個高淘汰的賽道。羅永浩說,“結果不重要”。他說,在科技改變世界的道路上,肯定是一将功成萬骨枯,是以兇多吉少是一定的。但開始的時候沒有那一萬人沖上去,也出不來一将。是以,求仁得仁就好吧。”

不久之前,羅永浩曾轉發一條懷念錘子手機的微網誌“明年50歲了,再拼個10年,就陪老伴兒去鄉下養老了”,下一個10年,羅永浩能憑借VR證明自己麼?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