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内首個商業生物載荷“火種一号”成功發射

新京報貝殼财經訊(記者 許諾)12月17日下午,由民營航天企業火箭派研制“火種一号”空間微重力生物載荷試驗裝置通過搭載星衆空間“靈巧号”衛星平台,在西北某試驗場跟随“華羿一号”火箭發射升空。

這是中國首個商業航天生物載荷的成功發射,發射飛行高度250km,微重力水準10-4g,衛星遙測參數正常,生物載荷工作正常,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國内首個商業生物載荷“火種一号”成功發射

“火種一号”實驗裝置(企業供圖)

“火種一号”是國内首個由民營企業設計研制的空間微重力生物試驗裝置,旨在為近地空間生命科學探索、航天生物醫藥研究、生物技術試驗等提供便利的微重力研究服務和商業化解決方案。

為了滿足商業生物載荷在小型化、子產品化、低成本方面的需求,“火種一号”在系統架構上,采用了基于ARM處理器的SoC技術進行軟硬體協同設計,基于Linux定制開發了首款生物載荷作業系統,并實作了首次技術驗證。在可靠性上,采用了雙機備份的政策,提高在軌故障診斷修複能力與生存能力。在功能設計上,內建了智能環境感覺子產品、生物成像子產品、通信控制子產品、生物反應器子產品等多種功能子產品,滿足空間生物實驗核心需求。

據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火箭派首席科學家莊逢源等專家介紹,我國已進入載人空間站時代,微重力對制藥、生物技術、材料科學和營養學等幾個主要行業來說是一次颠覆性的曆史機遇。它能大大縮短新藥和疫苗的研發周期,加快蛋白晶體和新材料的開發程序,其潛在的科學價值和商業利益都是巨大的。

火箭派創始人程巍則指出,需求和成本是目前商業航天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火箭派還将采用“星箭一體化”的設計思路,從産業化的視角出發,打造空間生物實驗室,為生物醫藥行業提供商業化的空間技術産品與服務。

目前,火箭派已與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等多家機關簽訂合作協定。接下來将開展對細胞形态學、分子生物學生物載荷的研制與商業合作。火箭派生物載荷首席科學家闫維新透露,“火種二号”細胞形态學生物載荷的具體設計工作即将完成,“火種”系列生物載荷計劃在2022年進行多次商業發射。

新京報貝殼财經記者 許諾 編輯 宋钰婷 校對 盧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