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品大咖談丨一定要“一車一樁”?付于武:充電資源合理配置設定更有含金量

當新能源車的市場占有率逐漸攀升,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問題随之而來。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釋出的最新産銷資料顯示,今年11月,新能源車産銷分别達到45.7萬輛和45.0萬輛,環比增長15.1%和17.3%,同比增長1.3倍和1.2倍。1-11月,新能源車産銷分别達到302.3萬輛和299.0萬輛,同比增長均為1.7倍,高于前10月。

一品大咖談丨一定要“一車一樁”?付于武:充電資源合理配置設定更有含金量

新能源車市場持續火爆,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沒閑着。據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釋出的最新資料顯示,今年1-11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70.4萬台,同比增長120.3%,截止2021年11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238.5萬台,同比增加55%。樁車增量比為1 : 4.2,當下總樁車比約為1:3.2,離《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規劃的樁車比1:1的名額還有不小的距離。

那麼,樁車比何時能達到1∶1?1∶1就是最理想化的比例嗎?我們看看專家是怎麼說的。

一品大咖談丨一定要“一車一樁”?付于武:充電資源合理配置設定更有含金量

付于武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

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的普及速度非常快,2022年還會有重大突破,到2025年樁車比可以達到1∶1,這點不用懷疑。但在逐漸靠近樁車比1∶1的目标時,也需要注意公共充電樁與私人充電樁多元化發展、充電資源合理配置設定的問題,例如新能源車使用者無法安裝自己的私人充電樁、高速公路排隊等待充電長等問題,都是充電資源配置設定不合理的展現,車樁供需越平衡,樁車比1:1就越有含金量。

一品大咖談丨一定要“一車一樁”?付于武:充電資源合理配置設定更有含金量

王子冬

國家863電動車重大專項動力電池測試中心主任

當下新能源車樁車比沒有達到1∶1,不是因為業内忽視了對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很多車企在賣出一輛新能源車後都會提供安裝充電樁服務,但很多消費者沒有安裝充電樁的條件。例如,沒有個人停車位,小區老舊無法接電等。可見,車企非常重視使用者的充電體驗,但受制于社會現狀無法為使用者提供服務。是以,相比樁車比何時達到1∶1,如何解決“随車配電”問題是目前整個社會思考的重點,如果“随車配電”問題能得到解決,配合當下的公共充電樁保有量,基本足夠解決當下充電問題。

一品大咖談丨一定要“一車一樁”?付于武:充電資源合理配置設定更有含金量

陳全世

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

私人充電樁可提供的充電服務是1對1,公共充電樁所提供的充電服務是1對N,樁車比是否需要達到1∶1才是最合理?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看其中私人充電樁和公共充電樁的具體占比情況。可以确定的是,私人充電樁大部分以慢充為主,而且基本在夜晚用電波谷期充電,這符合新能源車節能環保的主題,應當主力推廣。當下很多新能源車使用者由于各種原因無法實作“随車配電”,這個問題也是需要首先解決的。至于大功率充電樁,不僅會增加電網供電壓力,還存在電流過大引發事故的隐患,是以大功率充電技術可以去研究,但現階段還不提倡進行商業推廣。

一品大咖談丨一定要“一車一樁”?付于武:充電資源合理配置設定更有含金量

崔東樹

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

其實,新能源車樁車比在達到1∶5左右的時候就已經足夠了,未來充電基礎設施的整體結構應當以私人充電樁為主、公用充電樁為輔。個人認為,家用充電樁占比應為90%,公用充電樁占比應為10%。至于十一期間,高速公路服務區排隊等待充電一排就是幾小時,導緻很多新能源車使用者抱怨,這種現象在之前就已經展現——節假日高速免費時,大家在高速公路上堵幾個小時,不也有很多抱怨嗎?這是個複雜的社會問題,不是樁車比達到1∶1或普及沖、換電就能解決的。

一品大咖談丨一定要“一車一樁”?付于武:充電資源合理配置設定更有含金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