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說到“OTA更新”,新能源車主們或許會更了解,這種技術就像是我們給手機刷機更新類似,可以通過網絡進行自動下載下傳OTA更新包、自動更新,進而達到更新目的,這就是我們日常在使用的OTA更新。那麼放在汽車上,OTA更新又是如何呢?

衆所周知,新能源純電動汽車的內建度更高,而OTA更新不僅僅能實作基礎的車機更新、駕駛輔助等功能,像電池、電機、電控管理系統等周邊項目都能通過OTA實作遠端更新。由此,不少的造車新勢力都在大力宣傳OTA對于電動車具有強大的使用場景以及更新的好處。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但汽車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發展,往往也伴随着新的安全性挑戰。其實,作為消費者的我們除了能享受到OTA更新帶來的一系列紅利以外,有沒有想過這種遠端更新也會有一定局限性,或許會出現“反向更新”的可能。例如有的新能源純電動車車主爆出,自己的愛車在OTA更新後,車輛出現續航裡程降低、充電速度變慢、發動機功率受到限制等現象。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網絡資料:車主提供的版本号為可用電池容量診斷報告截圖)

OTA更新暗中鎖電?車輛續航驟減

今年上半年,車主投訴稱廣汽豐田的新能源車iA5通過OTA更新的方式,遠端對車輛進行“鎖電”。據悉,廣汽豐田iA5搭載的是甯德時代NCM811三元锂電池組,能量密度達到170Wh/kg,電池容量為58.8kWh,官方宣稱續航裡程為510km。

然而,通過廣汽豐田對iA5車型BMS電池管理系統程式的“OTA更新”操作後,車輛原58.8kWh的可用電池容量減少了近10kWh,實際續航裡程也縮短了近100km。同時,135kW的驅動電機輸出功率被限制在60%(81kW)以下,導緻車輛性能變差。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網絡資料:車主提供的版本号為“2510015ARD0000C.9”的更新截圖)

廣汽豐田iA5在OTA更新鎖電事件發生後,車主們自發組織了維權群,并向 12315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多個管道進行了投訴。這封車主舉報信中,明确指出問題的同時,還懷疑廣汽豐田此次OTA更新與發生在 7 月廈門的一起自燃事故之後,而“鎖電”目的在于掩蓋車輛缺陷、規避召回責任。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圖檔資料來源于網絡:車主舉報信)

還有車主在社交平台上曬出“關于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涉嫌違法違規舉報線索的答複”。答複函中顯示,針對此前廣汽豐田在不告知車主的情況下對大批iA5車型進行OTA遠端更新,導緻電池可用容量降低一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已經介入調查。

随着新能源的浪潮,“OTA更新”這個詞開始經常出現在各大車企的宣傳中。汽車中使用OTA更新還是新鮮事物,對于新事物品的出現自然少不了一些關于OTA的負面新聞。當然,進行過這樣操作的并非隻有廣汽豐田一家。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網絡來源:《關于廣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涉嫌違法違規舉報線索的答複》

從廣汽豐田iA5車主案例,不禁讓人聯想起今年上海車展特斯拉車主維權事件。早在2019年,特斯拉也進行過鎖電30%的操作,且鎖電後無法進行系統的降級恢複。同樣的,其他新能源等汽車品牌也在不同時期,進行過類似的操作。

為什麼“鎖電”?究竟是鎖了哪部分電?

據悉,廣汽豐田iA5搭載的是甯德時代NCM811三元锂電池組,能量密度達到170Wh/kg,電池容量為58.8kWh,采用的是甯德時代的NCM 811電池。811電池指的是正極材料中鎳钴錳含量比例為8:1:1的三元锂電池。

當然,這款電池的優、缺點同樣明顯,811電池作為鎳含量最高的電池,其能量密度也最大,機關重量體積内的電池可以讓車輛獲得更大的續航裡程。但鎳的活性較大,也讓它具備了更不穩定的特性,那麼高鎳電池的安全性需要強大的生産和應用技術來支撐。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不過,就算是車輛動力電池出現問題,也不能全由甯德時代來“背鍋”。電動車安全是一個系統性的設計問題,而并非單一電芯的問題,這就考驗着各個主機廠的專業性表現。而車企為了成本和參數更好看,必然想盡量少留電,盡可能壓榨電池的潛力。

廣汽豐田鎖的也正是iA5的甯德時代811電池的SOC(容量)使用上限,讓動力電池的DOD(放電深度)被限制在90%以下。進而也電機最大輸出功率進行了限制,避免811電池由于輸出功率過大而發熱,規避在行駛過程中由于熱失控導緻的起火問題。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換句話說,就是不讓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把電池完全充滿,将電池的最大容量留出餘量進而避免被過充所導緻的風險。在實際體驗上,就是車主們發現充電速度變慢了、加速性能也減弱了。

目前為止,盡管“廣汽豐田iA5OTA更新鎖電事件”調查結果尚未出爐,但“鎖電”、“限制功率”已經成為新能源領域新的話題關鍵詞。除了技術層面的運用合理性,企業告知責任以消費者知情權等問題,都在慢慢發酵。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在銷量上,廣汽豐田iA5并沒有因為豐田的“金字招牌”而獲得好成績。根據不完全資料統計,今年1-10月份廣汽豐田iA5累計銷量僅3千多台輛,同比去年有着較為明顯的下降趨勢。

其次,在汽車投訴網站平台上顯示,廣汽豐田對iA5的電池管理系統進行更新,而使得車輛出現“鎖電”、“鎖功率”現象,進而導緻車輛續航縮水,性能變差,引發了車主們的投訴。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廣汽豐田iA5更尴尬的是,這款車型雖然懸挂着廣汽的LOGO,但卻在汽車尾部标注着廣汽豐田,而且其銷售管道也在廣汽豐田。或許,廣汽豐田iA5的“鎖電”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連鎖反應。當然以上隻是根據現有情況做的推斷,具體情況還有待相關部門進一步調查。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廠商OTA“鎖電”操作的“利與弊”

就“廣汽豐田iA5”案例而言,姑且認為車企的出發點其實是好的,能通過OTA更新的方式來消除車輛存在的安全隐患,其目的也是保障消費者的用車安全。但在此次事件中,所推送的安裝包隐藏了這些項目告知,無形之中侵犯了車主作為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假如,車企能夠在車輛更新前明确告知可能會出現續航裡程下降,但車輛安全性能得到了保障。也許部分車主仍會出于安全考慮犧牲續航裡程選擇更新,當然這也是假設。至少會赢得部分車主的信任,這其中的利弊還需要車企衡量。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網絡流傳 iA5 車主拍攝車輛“偷偷OTA更新”照片)

此外,随着時間的推移,電動車電池也會面臨衰減、老化等問題。為了保障安全,通過OTA調整電池管理政策,進行鎖電便成為了部分廠商的選擇。廠商通過更新 BMS 電池管理系統軟體,限制單體電芯的電壓、電池充電和放電電流來實作所謂的鎖電。

廣汽豐田iA5的案例,無論是出于什麼原因,都帶來了極為惡劣的影響,暗中操作無疑傷害了使用者的體驗以及權益。不僅喪失了車企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時也丢失消費者們的信任,得不償失。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近幾年,新能源車型占據市場,車輛加速性能、續航以及快充技術也成為各大車企競相追逐的關鍵名額,然而如今相繼發生的鎖電事件,車企通過犧牲車主用車體驗再換回用車安全性的現象,也證明了不少車企技術仍存在着諸多隐患。

在設計電池系統時,為了規避電動車在使用過程中的過充和過放問題,車企一般會給動力電池設定DOD(放電深度)。降低DOD确實有利于電池安全和延長電池使用壽命,但出廠時車企已經考慮了電池SOC(荷電狀态)過高或過低的情況,一般會把電池可用容量标定為約90%的實際安裝容量,正常情況下不應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縮減。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今年上半年,“1000公裡續航”成為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一大關鍵詞,同時也有多家車企立下了“1000公裡續航”的flag。但随即而來的安全問題也成為了下一個關鍵詞,“電池不起火”、“起火不爆炸”種種關鍵技術成為了“1000公裡”續航的全新技術目标。當然,為長續航打下基礎的“快充”、“高性能”等前端技術也正面臨着市場考驗。

利用OTA技術進行“鎖電”的操作也不是第一次出現在車企上。例如在2019年,特斯拉Model S在全球範圍内接連發生了幾次自燃事故。事後特斯拉便通過 OTA 軟體更新,對車齡較長的部分車型進行了控制可用電量、控制充電速度、增加隐藏電量、加強駐車溫控等保護性更新。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雖然是出于安全考慮所實施,但同樣引發了消費者的維權。今年5月份,特斯拉就是以在挪威遭到了處罰,被當地政府要求向受影響的30名車主支付處罰金。

鎖電不可避免會降低電池性能,影響使用者體驗,并造成産品性能與标定不符,作為生産者的車企應當在OTA之前告知使用者。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 探索建立了新能源車OTA備案評估制度

由此可見,OTA更新已經成為車企消除車輛安全隐患以及持續改善使用者體驗的一大捷徑,但同時也為企業隐瞞車輛缺陷,逃避責任制造了可能性。在現象背後折射出的問題是,目前市場對于智能汽車監管部門相關法律系統不完善所導緻。

2020年11月25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釋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汽車遠端更新(OTA)技術召回監管的通知》,目前已正式執行。根據規定,企業每一次針對車輛的OTA更新,無論是否涉及到消除産品缺陷,都必須要向總局進行備案。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通過OTA對車輛進行遠端更新,原本是車企更新車輛軟體,提供更優質服務的體驗方式,但在“鎖電”事件中,這俨然成為一柄雙刃劍。

OTA技術在提供便利性的同時,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仍具備一定的不合規性。有的車企将“召回”稱為“硬體更新”,但并未将軟體問題上升至“召回”層面。

是以在今年6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釋出了《關于汽車遠端更新(OTA)技術召回備案的補充通知》,要求在備案時需送出《汽車遠端更新(OTA)安全技術評估資訊表》。資訊表包含了OTA更新的類型、更新目的、更新推送政策等詳細的内容填寫要求。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随後今年的7月30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印發《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産企業及産品準入管理的意見》,針對軟體線上更新明确提出更多規範,規定企業需向車輛使用者告知線上更新的目的、内容、所需時長等資訊,并保證産品生産一緻性,涉及技術參數變更的,應提前向工業和資訊化部申報。

再到今年8月12日,工信部釋出《關于加強智能網聯汽車生産企業及産品準入管理的意見》,提出要規範軟體線上更新,強化企業管理能力和保證産品生産一緻性。具體包括企業實施線上更新活動前要向工信部備案,而且還要向車輛使用者告知線上更新的具體資訊。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市場監管部門針對新能源汽車火災、碰撞事故等現象,進一步建立車輛事故報告制度,增強品質缺陷調查的針對性。針對汽車遠端更新OTA技術引發的新型安全問題,探索建立了OTA備案評估制度。

此外,市場監管部門還會與有關部門,就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及時約談、指導相關企業。這次廣汽豐田 iA5 鎖電事件,相關部門最終會做出什麼樣的處理,也将會成為國内新能源發展曆程一個具有裡程碑式意義。

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報道:廣汽豐田iA5續航變短

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在日常用車生活中也應多了解電池原理和知識,養成良好的用車習慣,避免過充、過放對電池造成不可逆的損害。如遭遇類似權益受到損害的情況,也要有維權意識,積極向車企反應問題協商溝通,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寫在最後:讓汽車OTA行業回歸理性,仍需法規的制定監管確定OTA生态系統健康發展

可以肯定,OTA更新确實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便利,但目前OTA的監管還是暴露出不少問題。電動車作為汽車市場新生事物,車企對于使用者權利的忽視、缺乏監管等問題是阻止OTA良性發展的一大關鍵。

相信國家監管部門後續加強監督管理,能從規則制定上給車企行為劃定規範。新能源OTA更新後遺症系列案件我們也将繼續關注,至于後續類似OTA的負面事件是否還會發生,我們不敢肯定,在此呼籲企業、車主以及監管部門都積極行動起來,推動相關行為更加規範化,真正利用好OTA才能夠使用車活更智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