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朱元璋欽點鎮守雲南的沐王府,為何最後卻自身難保?

雲南如今是祖國的一個普通省份,與其他省份沒有什麼不同,但是在古代,雲南是少數民族聚居地,是以在雲南的統治也與其他省份有所不同。明朝在雲南除了設定雲南巡撫這個地方長官外,還有一個特殊的“機構”——黔國公府,黔國公府還有一個大家更加熟悉的稱呼——“沐王府”,金庸先生《鹿鼎記》中的“木王府”的原型便出自于此。

黔國公的始祖是朱元璋的養子沐英,此人年幼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戰,以軍功封西平侯,1381年跟随傅友德、藍玉征讨雲南,平定雲南後奉朱元璋之命,建西平侯府,世守雲南。因為當時雲南的政治形勢十分複雜,土司衆多,還有元朝梁王和之前的大理段氏的殘餘勢力,是以朱元璋命沐英鎮守雲南,作為統領和牽制多方勢力的政治力量,這也說明朱元璋對沐英的完全信任。

朱元璋欽點鎮守雲南的沐王府,為何最後卻自身難保?

沐英畫像

沐英也不負朱元璋所托,維護了雲南的統治和穩定,後來因為馬皇後和太子朱标相繼去世,與二人親情深厚的沐英傷心過度,不久病逝,朱元璋追封其為“黔甯王”,這就是後世稱沐家為沐王府的由來。永樂年間,沐英次子沐晟因攻安南有功而被明成祖加封為“黔國公”,這就是沐家官方名稱的由來。

在明朝統治的兩百餘年間,沐家一直在雲南發揮着不小的作用,尤其是作為雲南各土司名義上的首領,沐家在土司中享有着不小的聲望。但是,随着時間的不斷遷移,伴随着明朝統治影響力的不斷下降,沐家對土司的掌控也不如之前那麼有力了。明朝末年,甚至導緻了兩次比較大的土司叛亂,沐家死傷慘重,甚至連末代黔國公沐天波本人也差點成了土司的俘虜。

朱元璋欽點鎮守雲南的沐王府,為何最後卻自身難保?

土司叛亂

1644年三月,崇祯皇帝在北京自盡,但是雲南卻依然在明朝的統治之下,而沐王府也依然作為明朝統治的代表對土司以及雲南實行統治。為了保證雲南的安全,防止四川流竄的農民軍進入雲南,沐天波和雲南巡撫決定增加軍隊,而增加軍隊勢必要籌措軍饷,于是沐天波對土司增收鹽稅。土司們對明朝的苛捐雜稅早就不滿,而且又得知崇祯皇帝已經自盡、北京失守,于是就有土司開始不把沐天波放在眼裡,楚雄土司吾必魁第一個站了出來,他說到:“已無朱皇帝,何有沐國公?”随後便帶領土司軍隊殺掉了楚雄的明朝官員,占據了楚雄城。

朱元璋欽點鎮守雲南的沐王府,為何最後卻自身難保?

崇祯皇帝自盡

沐天波想收複楚雄城,但是無奈自己沒有足夠的實力,于是隻能借助其他實力派土司,沐天波調集了石屏、蒙自等多地土司前來相助,吾必魁不敵,于當年九月戰敗。土司吾必魁的叛亂被平息了,但是令沐天波想不到的是他此舉不過是“前門驅虎,後門進狼”罷了,接下來的叛亂對他更加緻命。

前來幫助沐天波平叛的土司中實力最強的當屬蒙自土司沙定洲,沙定洲在平定吾必魁之後便滞留在省城,而沐天波也因其父親忠貞于明朝而對其不加防備和猜疑,還在黔國公府多次設宴款待。令沐天波想不到的是,沙定洲其實早就對黔國公府的财富和地位觊觎已久,現在崇祯皇帝已死、清軍入關,明朝的統治已經搖搖欲墜,沙定洲便對失去強力政府支撐的黔國公府更加垂涎三尺。

十二月初一,沙定洲假意要離開省城,來到黔國公府向沐天波辭行,趁沐府不備率士兵沖入黔國公府,并同時派兵攻擊其他省府衙門,封鎖城門。沐天波等人毫無防備,被沙定洲攻入府中,倉促之中,沐天波隻得攜帶丹書鐵券、官印等逃出省城,來到楚雄投奔金滄兵備道楊畏知。而沐天波的兩個弟弟在兵變中被殺,母親和妻子在逃難過程中自盡,沿襲兩百多年的黔國公府遭逢驚天巨變。

此後,省城被沙定洲占據,直到1647年,張獻忠餘部——孫可望、李定國等人從四川經由貴州來到雲南,大西軍餘部在孫可望等人的帶領下平定了沙定洲的叛亂,将其抓獲,而孫可望為了緩和與明朝的關系,以便與明朝聯合,便自稱此舉是為了給黔國公府報仇,沐天波才得以回到省城昆明。

朱元璋欽點鎮守雲南的沐王府,為何最後卻自身難保?

1647年形勢圖

明朝初年,為明朝鎮守雲南一方的黔國公府(西甯侯府),當年是如何的赫赫威風,到了明朝末年,竟然受制于土司,還遭逢重創,如果不是張獻忠餘部的相助,恐怕再也無法恢複黔國公府。

參考文獻:《明季南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