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紀曉岚為官清廉,死後為何墓中“枯坐”着四個清朝女子?

前些年的《鐵齒銅牙紀曉岚》系列劇大火,成為經典古裝電視劇,劇中主要講述了兩個主角紀曉岚和和珅之間的鬥智鬥勇,大學士紀曉岚剛真守正、秉公執法,而戶部尚書和珅油腔滑調、唯命是從,他倆多年來格格不入,互為政敵。但熟知曆史的觀衆知道現實中的和珅遠比電視中的和珅更加可惡,他通過擔任多個重要官職聚斂财富,約值八億兩至十一億兩白銀,這已經超過了當時清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總和。那麼曆史上的紀曉岚又是怎樣的呢?他真的如影視劇中塑造的形象一般是個大才子,一表人才、能言善辯嗎?

紀昀,字曉岚,晚号石雲,道号觀弈道人,清代文學家,活到八十一歲高齡,這樣看來晚年的他似乎成為一位仙風道骨的老人。紀昀出生于一個官宦人家,父親紀容舒、爺爺紀天申都曾在清朝做官,有這樣的家庭背景,紀昀在四歲時就受到啟蒙開始讀書,十一歲跟随父親入京,他的天分很高,博覽群書,二十一歲中秀才,三十一歲成為乾隆年間進士,從此踏入仕途,曆官左都禦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緻仕,還做過《四庫全書》的總纂修官,撰寫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紀曉岚為官清廉,死後為何墓中“枯坐”着四個清朝女子?

這樣看來紀曉岚的一生過得還算不錯,但遠遠沒有熒屏上的紀曉岚那樣風光,和乾隆之間也沒有莫逆之交,甚至乾隆帝還看不上他,因為風流潇灑的乾隆帝看不上相貌略有醜陋的他,清史專家鄧之誠先生對紀曉岚的評價是:貌寝短視。“貌寝”是指狀貌醜陋短小,“短視”是指近視眼,而且與紀曉岚同修《四庫全書》的朱珪評價其為“宗伯河間姹,口吃善著書。”也就是說紀曉岚口吃。倒是他有一個頗為響亮的名号“風流才子”,他的确風流,妻妾成群,他認為納妾符合禮法,若強行禁止的話,一定會弄出不合禮法的事情,是以他娶了一個妻子和六個小妾。

紀曉岚十七歲的時候娶了大他三歲的馬氏為妻,從此兩人相敬如賓,白頭偕老,享年七十五歲,或許在現代看來紀曉岚是個渣男,但在古代看來男子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而且馬氏本人極為賢惠寬容,這一點曾被紀曉岚在《閱微草堂筆記》提到,馬氏喜歡一個小妾,“故馬夫人終愛之如嬌女。”而且後來馬氏當了婆母後,“馬夫人稱其(二兒媳)工、容、言、德皆全備。”由此可見馬氏的賢惠深得紀曉岚喜愛,能夠讓惜墨如金的紀曉岚花費筆墨兩次提到她。

紀曉岚為官清廉,死後為何墓中“枯坐”着四個清朝女子?

當然,風流的紀曉岚對于自己寵愛的小妾也很舍得花費筆墨,六位小妾中他最疼愛的就是郭氏郭彩符和沈氏沈明玕,郭氏在十三歲的時候就嫁給紀曉岚,三十多歲病逝,紀曉岚特地為她寫了一篇《槐西雜志》記述兩人之間的厚重真情,病重的郭氏去關帝廟求了一支簽,知道她還能等到紀曉岚回來,于是她一直等到丈夫回來後才去世,紀曉岚還為她寫了很多緬懷的詩章,比如“風花還點舊羅衣,惆怅酴釄(音‘塗迷’)片片飛。”“百折湘裙台畫欄,臨風還憶步珊珊。”

另一位小妾沈氏比紀曉岚小了三十歲,這更加讓紀曉岚對她倍加恩寵,就連馬夫人也将她當作親生女兒疼愛,上述中提到的馬氏喜歡的小妾就是沈氏,可惜沈氏三十多歲就去世了,同樣紀曉岚也曾寫詩緬懷沈氏,在她的遺像上寫道:“春夢無痕時一瞥,最關情處在依稀。”看來紀曉岚還是一位多情才子,不過着實好色,一天就要臨幸數個女子,至少行房五次,而且這五次分别在一天的不同時刻,清晨、上午、中午、黃昏、睡前,就這樣寵幸女人,紀曉岚也隻有四個兒子。

紀曉岚為官清廉,死後為何墓中“枯坐”着四個清朝女子?

但有些學者認為紀曉岚的好色是為了抒發内心精神上的壓抑,藉以消磨豪情,不過這種涉及到了哲學深度,一般人不會太懂,大家直接看到的事實是紀曉岚的墓室中有七具女屍,她們都端坐着,不難想象,這七位女子都是紀曉岚的妻妾,看來紀曉岚還很看重自己的妻妾,死後大家也要葬到一起,大家團團圓圓的。

《雨窗消意錄》中記載着:紀文達公昀,喜诙諧,朝士多遭侮弄,在《國朝漢學師承記》中也有提到:紀昀胸懷坦率、性好滑稽,然驟聞其語,近乎诙諧,過而思之,乃名言也。這樣看來,紀曉岚的思想頗有深度,平日裡滑稽調皮,果然大文學家的境界不是一般人能了解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