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密朱元璋與徐達之死的關系:一隻蒸鵝送命,還是一盤圍棋救命?

在明朝所有開國功臣之中,徐達的戰功無疑是最大的。

大元至正十三年,22歲的徐達來到了郭子興的軍中,後來加入到朱元璋的麾下。

從南攻定遠開始,徐達就是朱元璋二十四位骁将中的第一,他一路率部高歌猛進,從定遠攻取南京,從大戰陳友諒到消滅張士誠,從北克中原到驅逐蒙元,為大明朝的建立立下了不世功勳。

徐達的功績,即使是放眼整個中國古代史,也都是極為少見的。

解密朱元璋與徐達之死的關系:一隻蒸鵝送命,還是一盤圍棋救命?

不過,跟他極不平凡的一生一樣,他的死同樣充滿着傳奇色彩。

提到徐達之死,流傳最廣的一個故事,就是那一隻要了他命的蒸鵝。

相傳,徐達生了背疽以後,又被迫吃了朱元璋賜予的蒸鵝,結果因背疽發作而死。

在曆史上,因為得背疽而死的名人頗多,比如楚漢時期的範增、三國時期的劉表、唐朝大詩人孟浩然、抗金英雄宗澤等等。

按照民間的說法,鵝是一種“發物”,而食用蒸鵝,會導緻背疽惡化迅速緻人死亡。

在大明朝的江山穩固以後,朱元璋也玩起了“飛鳥盡、良弓藏”的帝王心術,利用明初“四大案”,将為他立下過汗馬功勞的“淮西勳貴”們一網打盡,多數王侯将相被處死,被牽連者多達數萬之衆。

對于戰功赫赫的徐達,朱元璋也沒有放過。在明知徐達得了背疽的情況下,他還假惺惺派人去慰問,并禦賜蒸鵝一隻,間接将其殺死。

上面這個故事在中國流傳很廣,影響很大。在它面前,甚至連正史都要靠邊站。

解密朱元璋與徐達之死的關系:一隻蒸鵝送命,還是一盤圍棋救命?

比如,著名曆史學家吳晗所著的《朱元璋傳》,就将其引入其中,并作為批判朱元璋的罪狀之一。

不過,吃蒸鵝是否能緻背疽患者死命,是要打上一個問号的。

首先,吃鵝引起背疽發作而死的事件,在曆史上似乎除了徐達之死外,再無其他,這是唯一一例。

其次,用現代醫學的眼光來看,所謂的背疽就是人體背部出現了大面積的化膿感染,這是由真菌入侵皮脂腺、汗腺導緻的。而鵝肉的主要成分為蛋白質、水、脂肪等,并不會對背疽的發展起到加速度作用。

除了“蒸鵝能緻背疽患者死亡”缺乏科學根據以外,更為重要的是,在《明史》之中,根本沒有記載。

對于徐達之死,《明史·徐達傳》是這樣記載的:

“十七年,太陰犯上将,帝心惡之。達在北平病,背疽,稍愈,帝遣達長子輝祖赍敕往勞,尋召還。明年二月,病笃,遂卒,年五十四。帝為辍朝,臨喪悲恸不已。”

洪武十七年,出現了“太陰(月亮)犯上将(星座)”這種天象,朱元璋以為大不吉利。果然,不久徐達就在北平生病,得了背疽。他的病情稍微好轉,朱元璋就派徐達的長子徐輝祖到北平前去慰問,不久徐達應召傳回京師。到了第二年二月,徐達就病逝了。朱元璋為此停止臨朝聽政,發喪時悲恸不已。

解密朱元璋與徐達之死的關系:一隻蒸鵝送命,還是一盤圍棋救命?

以上就是《明史》中關于徐達之死的經過,在其中找不到任何關于他吃蒸鵝而死的蛛絲馬迹。

衆所周知,《明史》是由清初大臣張廷玉負責編纂的。如果朱元璋身上果然有這種巨大的“黑點”,張廷玉又怎麼可能輕易放過呢?

那麼,既然正史沒提,那“蒸鵝”的掌故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原來,最早記載這個故事的是一本名叫《翦勝野聞》的野史,這本書出現在明朝中葉,記錄的内容多是各種道聽途說的八卦趣聞,但其中并沒有明确說徐達吃的就是蒸鵝。

到了清朝中葉,著名史學家趙翼在他的《廿二史劄記》中把這個故事稍作加工,才讓它豐富起來。

趙翼第一次提到了“蒸鵝”的說法,并說“賜以蒸鵝,疽最忌鵝”。

然而,雖然他對這個故事進行了演繹,但就連他本人也認為,此純屬無稽之談。

解密朱元璋與徐達之死的關系:一隻蒸鵝送命,還是一盤圍棋救命?

不過,趙翼畢竟是名家,《廿二史劄記》畢竟是名著,于是這客觀上給“蒸鵝說”的廣為流傳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從史料上看,徐達确實死于背疽,但朱元璋并未賜什麼蒸鵝。而且從徐達“身後事”來看,朱元璋與他的感情是非同一般的,沒有害死他的動機。

徐達死後,朱元璋親自為其書寫了神道碑,其墓碑也是明朝功臣中最大的。而且,朱元璋還追封其為中山王,贈其祖上三代先人為王爵,這在明朝功臣之中是唯一一例。

徐達一共有四個兒子,其名皆為朱元璋所賜。徐達死後,有兩個兒子承襲了父親的爵位,其中長子徐輝祖因為在“靖難之役”中反對朱棣,而被削爵在家但最後還能壽終正寝,這與徐達的巨大影響力是分不開的。

徐達有三個女兒,其中長女徐氏嫁給了朱棣為妃,生下了後來的明仁宗朱高熾,其他兩女也都嫁給了朱元璋的兒子。

徐達自幼習武,22歲與朱元璋相識,雖然曆史上沒有他們為幼時玩伴的記載,但從二人共事一生的曆程來看,他們之間的友情應該是真摯的。

解密朱元璋與徐達之死的關系:一隻蒸鵝送命,還是一盤圍棋救命?

更為關鍵的是,徐達不僅能征善戰,而且還情商極高,功成名就之後,他并沒有以功臣自居,反而處處低調謹慎,這讓朱元璋非常滿意。

《明史》裡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次,朱元璋在他做吳王時的宮殿裡設宴款待徐達,與他以布衣兄弟相稱,而徐達則對朱元璋始終恭敬有加。

可朱元璋硬是把徐達灌醉了,然後讓人把他擡到了自己的卧室裡休息。徐達一覺醒來後,大驚失色,馬上跑到台階下跪下,伏地大喊“死罪”。

而朱元璋這時正在旁邊窺視,見神勇的大将軍徐達竟然如此狼狽,竟然暗自高興,還指令在旁邊為其修建新的宅邸,并在宅前立坊題上“大功”二字。

徐達情商之高,在正史上就有記載了。而在民間,與“蒸鵝”相對的,還有“一盤棋”的故事。

解密朱元璋與徐達之死的關系:一隻蒸鵝送命,還是一盤圍棋救命?

有一次,朱元璋邀請徐達下圍棋。以前徐達知道皇帝棋藝平平,是以總故意輸掉幾盤。但這次,朱元璋卻是想找他的麻煩,于是指令徐達拿出看家本領,否則以“欺君”治罪。

結果,二人從早下到中午,朱元璋隻是稍占上風,一直沒分出勝負。正當朱元璋舉棋不定之時,徐達卻撲通跪倒在地,連說自己不下了。

朱元璋問徐達是何緣由,徐達則指着棋盤說:“陛下,請看。”朱元璋仔細端詳了徐達的落子,原來他在棋盤上隐隐約約擺出了“萬歲”二字。

朱元璋大喜過望,從此對徐達不再猜忌,二人和好如初。而徐達既成功破解了困局,又讓這位心狠手辣的皇帝對他消除了猜忌。這盤棋,也成為他得善終的原因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