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幫慈禧看完病後,脫了官服回老家裝死躲過生死劫,誕生一諺語

晚清有一位名醫叫薛福辰,他醫術高明,因救死扶傷而名聲大震,特别是他還因為被征召入宮為慈禧太後治病而津津樂道。

薛福辰,江蘇無錫人。公元1855年,薛福辰參加了順天鄉試,中第二名舉人。後在官場風聲水起,官至都察院副都禦史,被稱之為“中丞”。

此人幫慈禧看完病後,脫了官服回老家裝死躲過生死劫,誕生一諺語

薛福辰的看家本領是醫術。因為醫術高明,而名聲大震,這也是他仕途一路高升的敲門磚、鋪路石。

公元1880年,他被征召入宮為慈禧太後治病,更是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相傳有一次,也許是因為在“龍椅”上坐得太久了,慈禧的臀部竟然生了個疖瘡。疖瘡當然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太醫們卻束手無策,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無能力”——他們當中庸醫原本就居多,另一方面是他們“有顧慮”——不敢去摸皇太後的屁股。

一個疖瘡都治不好,慈禧很是生氣。這時,直隸總督李鴻章主動站出來為他分憂解難了,他力推薛福辰來治病。

此人幫慈禧看完病後,脫了官服回老家裝死躲過生死劫,誕生一諺語

薛福辰接到這個光榮而神聖的任務也很為難,畢竟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老佛爺的屁股更是摸不得。為此,薛福辰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通過金銀買通了慈禧的心腹太監李蓮英。結果李蓮英給他透露了一個小細節:慈禧座墊上的血迹。

薛福辰通過這個小細節,判斷出慈禧所生疖瘡的位置。診脈時,他先是故弄玄虛一番,然後在慈禧坐的那個地方安個小尖釘。慈禧來後,按照以前的那樣坐下,神奇的一幕誕生了,尖釘恰巧将她屁股上的疖瘡刺破,使得其中的惡膿流出。

慈禧痛得跳将起來,盛怒之下,便要直接令人将薛福辰拖出去問斬。但随之屁股上的疼痛感消失了,她覺得渾身輕松,于是又轉怒為喜,于是重賞了早已跪在地上瑟瑟發抖的薛福辰。

此人幫慈禧看完病後,脫了官服回老家裝死躲過生死劫,誕生一諺語

無獨有偶,還有一次,慈禧老是說肚子痛,結果太醫們診脈後,一個個吓得臉如鐵青,但都沉默不言。慈禧又把他們當“飯桶”怒罵一通後,隻好又把薛福辰找來了。

薛福辰為慈禧搭脈後,立馬知道慈禧這是懷孕了。但問題是,慈禧的丈夫鹹豐皇帝早已死了,她有喜太醫們自然不敢亂說,是以甯可受罵也都沉默不語。

薛福辰當然也不能明說,否則他不但保不住烏紗帽,而且性命也難保。略一思忖,他對慈禧說:“太後為國操勞,心力交瘁,氣血阻滞,積于腹中,治宜行氣通絡,清瘀活血。氣血一旦通順,鳳體自然康健。”

此人幫慈禧看完病後,脫了官服回老家裝死躲過生死劫,誕生一諺語

慈禧聽了心裡很高興,于是說:“請愛卿開方。”

薛福辰當然知道他開的處方,太醫們肯定是要在“閱視”的,但如果太醫們說他開了一服打胎藥,那又功虧一篑,死罪一條。于是,他頭腦一轉,又道:“太後體貴,一般藥難以速效。微臣家有祖傳秘制藥丸,隻需熬成湯汁服下,定能藥到病除。”

對此,慈禧破例下懿旨,準許了他的請求。

其實,薛福辰當然沒有什麼靈丹妙藥了,他出宮後趕緊藥店配了三服打胎藥,然後叫仆人煎好,第二天帶到宮中讓慈禧服下。

此人幫慈禧看完病後,脫了官服回老家裝死躲過生死劫,誕生一諺語

之後,他又叫宮中設“千層布”遮人耳目,設“瀉淤井”備産下胎兒後毀屍滅迹。三天後,懿旨傳下:“太後瘀血已下,薛愛卿可以出宮了。”

薛福辰提了三天的神經終于放下,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出宮後,他沒有回寓所,而且徑直到驿站借了一匹快馬,直奔無錫老家。

事實證明他的舉動是明智的。慈禧打胎後清醒了過來,她心想這事要是傳揚出去,她這張老臉往哪裡擱?于是立馬派了幾個大内高手,叫他們秘密地幹掉薛福辰。

結果大内高手在他的寓所撲了個空。慈禧不心甘,又派人追到薛福辰的老家無錫去了。但他們看到的卻是一另一番場景:薛福辰老家正在為他辦喪事,大内高手看見一支出殡隊伍,隊伍中披麻戴孝,舉幡揚幢,遠兜遠轉繞着奔向了惠山。大内高手一問,才知道薛福辰突然得重病死了。

此人幫慈禧看完病後,脫了官服回老家裝死躲過生死劫,誕生一諺語

幾個大内高手聽了對視一笑,于是回京交差了。

而事實上,這是薛福辰主演的一出戲,他根本沒有死,卻以裝病逃過一劫。據說,從此無錫誕生了一這樣一個諺語:城頭上出棺材——遠兜遠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