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家有賢妻無橫事”,意思是家裡有賢惠的老婆,處處想得周到,能防禍未然,老公就可以過着無憂無慮的平安生活。别說你不信,唐朝就有這麼一位,就是因為聽了老婆的話,才躲過兩次殺身之禍。

此事被記錄在《朝野佥載》中,可信度還是很高的。原文如下:
則天朝,太仆卿來俊臣之強盛,朝官側目。上林令侯敏偏事之,其妻董氏谏曰:“俊臣國賊也,勢不可久,一朝事壞,奸黨先遭,君可敬而遠之。”敏稍稍而退,俊臣怒,出為涪州武隆令,敏欲棄官歸,董氏曰:“但去莫求住。”遂行,至州,投刺參州将,錯題一張紙。州将看尾後有字,大怒曰:“修名不了,何以為縣令?”不放上,敏憂悶無已,董氏曰:“但住莫求去。”停五十日,忠州賊破武隆,殺舊縣令,略家口并盡,敏以不許上獲全,後俊臣誅,逐其黨流嶺南,敏又獲免。
大概意思是說,在武則天當政的時候。衆所周知,武則天是一代女皇,一個女人,在古代社會,女人當政是萬萬不可想象的事情。武則天要當皇帝,面對的不僅是滿朝文武、李氏家族的人,還要面對整個社會,由此可見,她的壓力是多麼大。
是以,為了能夠維持自己的統治,我們的女皇不得不起用非正常手段——酷吏。使用酷吏來維持自己的統治,武則天一朝,酷吏很多,我們熟悉的就有來俊臣、周興等等。尤其是來俊臣,名氣最大,也最狠,是以,巴結他的人也多。
在衆多巴結來俊臣的人中有一個叫侯敏的。侯敏官不大,為上林令,大概相當于現在農業部裡一名普通的處級幹部,主要負責管理蔬菜種植。侯敏也有理想,想往上爬,自然要巴結來俊臣,他沒事就往來俊臣的府上跑,跟來俊臣套近乎。
侯敏的這種非正常舉動被他的老婆看得一清二楚。一天,當侯敏從來俊臣的府裡回來後,老婆做起了他的說服:“俊臣,國賊也。一朝事敗,黨附先遭,君可敬而遠之!”
大概意思是,老公啊,難道你不知道來俊臣是個心狠手毒的大奸臣嗎?别看他現在大紅大紫,權勢顯赫,一手遮天,他結黨營私,殘害忠良,作惡多端,總有失勢的一天,樹倒猢狲散,你最好離他遠點。
侯敏仔細琢磨了一下老婆的話,感覺十分有道理,便向老婆保證以後堅決不再與來俊臣來往。從此就漸漸和來俊臣有意保持距離。
來俊臣也是個細心的人,他看侯敏遠離自己有些不高興,氣憤地說:“不識擡舉的東西,本想提撥你,你竟如此不識好歹?不給點顔色你瞧瞧,就不知天高地厚。”
于是來俊臣就向武則天進讒言,說上林令侯敏很不稱職,利用職務之便,将皇家菜園裡的水果、蔬菜偷回家自己享用。武則天大怒,下令将侯敏趕到涪州武隆(今重慶武隆)當縣長去了。
從一個京官貶為偏僻之地的小縣令,侯敏覺得很憋屈,這官不想當了。他的老婆知道後,馬上來勸說不可,不僅要當,還要速度過去“速去,莫求住。”
在老婆的勸導下,侯敏攜帶全家老小,打道去了重慶。按照慣例,新縣長上任之前,必須向主管上司,也就是涪州州長遞介紹信。
侯敏因為不想去,是以,寫介紹信的時候,故意寫錯格式。結果州府看到侯敏的介紹信後,很生氣,認為他連介紹信都寫不明白,這樣一個人咋能幹好一縣之長呢?一氣之下,不再理會,叫侯敏在駐點待着。
侯敏有點不高興,看到丈夫不高興,他的老婆又來安慰說:“夫君不必氣惱,有道是塞翁失馬,安知非福,這或許是件好事,夫君隻管留下,不要離開。”
于是侯敏一家人暫時住下來,這一住就是五十多天。突然有一天侯敏聽到一個驚天消息:武隆縣令及其全家被殺了。
原來來俊臣以為侯敏已經就職,為了進一步報複他,就勾結當地盜匪殺了“侯敏”一家。看來這個來俊臣果然是個小人,逃到天涯海角也要把你幹掉。
但是來俊臣搞錯了,因為侯敏根本沒去。這時侯敏心裡想,多虧聽了老婆的話,要不然橫屍街頭了。
不久後,又有一個消息傳來,來俊臣被武則天拿下了。因為來俊臣壞事做盡,武則天覺得來俊臣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于是将其法辦了,來俊臣被殺之後,追随他的黨羽或被斬殺、或流放嶺南。
侯敏因為聽了老婆的話、沒加入來俊臣集團,是以安然無恙,躲過滅頂之災。
是以說,“好女旺三代,賢妻夫禍少”是有道理的,侯敏正是因為聽了老婆的話,兩次躲過殺身之禍。
是以,朋友們如果娶得賢妻乃莫大的幸運。
朋友,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