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孝陵為何沒有被盜,不僅有三大防盜措施,更有讓人想不到的原因

江蘇南京,這是一座鐘靈毓秀的城市,曾演繹了六朝的悠久曆史,也留下了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寝——明孝陵。經過了六百多年的風雨和動蕩,為何明孝陵卻能依然完好儲存至今呢?而其他的帝王陵,總是被盜墓賊所惦記着,為何明孝陵還能安然無恙呢?下面,小編就來給您揭秘:

明孝陵為何沒有被盜,不僅有三大防盜措施,更有讓人想不到的原因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明太祖朱元璋,很多讀者甚至比小編還熟悉。公元1328年,朱元璋出在安徽鳳陽的一戶貧寒農戶家中,雖然朱元璋一直生活貧苦,但卻始終心懷大志。後來,朱元璋25歲加入起義軍,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推翻了蒙元政權,并于1368年在應天府(今南京)稱帝,定國号大明。朱元璋稱帝之後,又向西北和遼東一帶出兵,最後統一全國,天下也由此進入了一段和平穩定的時期。

明孝陵為何沒有被盜,不僅有三大防盜措施,更有讓人想不到的原因

朱元璋在位30年,到公元1398年駕崩,後葬入南京紫金山的明孝陵。史料記載,明孝陵始建于公元1381年,當朱元璋駕崩入葬的時候其實還沒有修完,一直持續到公元1413年,随着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的完成,明孝陵的修建才算完全竣工,前後曆時長達30多年。明孝陵的修建“耗工、費時”可不簡單。

明孝陵為何沒有被盜,不僅有三大防盜措施,更有讓人想不到的原因

在上世紀90年代,國家準備對明孝陵進行申遺,于是就對明孝陵進行了一番深入的探測。在此之前,國内專家們對明孝陵的研究雖然一直都在進行,但不過大都停留在史料文獻上,對于實地勘察和内部探測都沒有涉及太多。是以,借助申遺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專家們通過先進的科學儀器和裝置,發現明孝陵自始至終都沒有被盜,同時也發現了它防盜的三大秘訣:

第一:橫鑿山體。一般來說,帝王陵墓都是開山為陵,從山頂上打洞,一直挖到山内部,最後将其掏空修建陵寝。但對明孝陵來說,它卻一反正常的修建方式,在山體橫向開鑿,然後修建陵墓。如此一來,盜墓賊無論在山上怎麼挖,都挖不到陵墓,是以也就無法實施盜墓了。

明孝陵為何沒有被盜,不僅有三大防盜措施,更有讓人想不到的原因

第二:墓道偏移。在中國傳統的建築中,最講究的就是美學對稱,而在修建陵墓時,墓道也一般都是陵墓的對稱軸。不過,明孝陵在這一方面也出其不意,沒有将墓道修在正中間,而是放在了偏左約20多米的地方。如此一來,盜墓賊再精明,也不會想到墓道是偏移了的。

明孝陵為何沒有被盜,不僅有三大防盜措施,更有讓人想不到的原因

第三:鵝卵石。專家們勘察發現,明孝陵封土下有大量的鵝卵石,還是人工堆積的結構。是以專家們推測,鵝卵石是用來防盜的,即類似于“積石積沙墓”。如果盜墓賊挖開封土,内部的鵝卵石就會落下,然後填補被挖開的盜洞,而且一旦盜墓賊陷入其中的話,也就插翅難逃了。

以上三點,就是明孝陵能完好儲存至今的原因,不過除了這些實體防盜方式之外,還一種心理上的防盜也值得一提。所謂“心理上防盜”,也就是讓人不敢去動它。史料記載,清軍入關之後,為了鞏固統治地位,對北京的明十三陵,以及南京的明孝陵,都有明文規定——盜墓者殺無赦。另外,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下江南的時候,還曾祭過明孝陵,并且樹立了一塊石碑,即治隆唐宋碑。如此一來,誰還敢動明孝陵呢?

明孝陵為何沒有被盜,不僅有三大防盜措施,更有讓人想不到的原因

如今,鐘山依舊毓秀,明孝陵也依然肅穆,在過去的六百多年間它儲存完好,在往後的六百年也更應該得到妥善的保護。畢竟這是一段厚重的曆史,也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容不得絲毫的破壞,也不能有半點的亵渎。是以,如果您有機會來南京,也一定要參觀遊覽一下明孝陵。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