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盤标準化建設的五大典型模式是以托盤租賃服務企業為核心,以大型商業連鎖企業為核心,以消費品生産企業為核心,以托盤生産企業為核心,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為核心,推動托盤建設的标準化。
典型模式一
以托盤租賃服務企業為核心,推動托盤施工标準化
經驗:
建構标準托盤池。建立标準托盤池,擴大标準托盤的規模,擺動箱(籃子)操作,并将标準托盤租賃納入回收系統。對于非标準托盤通過回收、拆解和再利用等方式,加快标準化程序。加速标準托盤的數字化賦能,通過物聯網、雲技術等積極建構數字化托盤,推動托盤"雲化管理"。
建構托盤循環的共享網絡。通過自建、共建、合作等方式加快托盤作業服務網絡建設,在國家或區域範圍内,建設大型區域作業樞紐、标準作業中心和前端郵件收貨服務站三級作業系統。建立标準托盤周期共享租賃平台,整合托盤制造商、托盤營運商、第三方服務商等,加強标準托盤資料的存儲、運輸等流程的彙總、分析、利用,提高托盤周期通用資訊、可視化水準,提高托盤回收效率。
提供托盤操作增值服務。根據使用者規模、性質、經營周期、主營業務等特點,提供标準托盤租賃、調整、回收、維護、應用教育訓練等個性化服務,優化異地回租、代理互換、靈活定價、跨境運輸、整體解決方案等定制化服務模式,促進托盤标準化和大型帶闆運輸。
優勢和特點:
這種模式的核心優勢是聚集了大量的标準托盤、周轉箱(籃)等資源,産生較強的規模效應,有效減少了企業資源的閑置。通過建設标準托盤循環共網系統,為托盤常見操作流程和操作細節提供專業支援,為客戶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和定制化解決方案,提升相關企業應用标準托盤的施工理念,進一步規範化建設理念,進一步拓展托盤租賃市場,形成更高層次的社會化, 開放式标準托盤循環通用系統。
典型模式二
以大型商業連鎖企業為核心,推動托盤建設标準化
促進企業内标準托盤周期的共享。整合企業内部資源,統一托盤采購、租賃、闆運輸等業務,加快連鎖店與标準托盤相關設施裝置改造更新,促進有序銜接,實作系統内部托盤循環共享。發揮專賣店的作用,把專賣店作為标準托盤配送和回收的重要節點,實行到達店内托盤先進先出的管理方法,提高收貨卸貨效率。
建構供應鍊上下遊托盤循環通用體系。整合上遊供應商、物流運輸企業、連鎖超級等資源,建立企業間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共同租賃同一經營企業的标準托盤,或建立标準托盤共享互認機制,促進上下遊企業之間托盤的暢通流通。建立零供應信任機制,優化收貨和驗貨流程,通過綠色管道、快速收貨、誠信收貨等多種激勵措施,促進标準托盤在供應鍊流程中的使用,提高帶鋼運輸效率。
建構基于标準托盤的全流程業務模型。以标準托盤、周轉箱(籃)為收貨單元和計量單元,在采購訂單階段,按整層、整闆、車托盤數量多次下單并計量運費;從零售終端推動企業之間的供應鍊在資訊化管理、物流營運、業務流程、服務标準等方面形成統一的互認标準體系。
這種模式的核心優勢是依靠門店資源和消費資源,從零售終端開始,沿着供應鍊推廣标準托盤和周期共享的應用。這種模式的最大特點是通過供應鍊中核心企業的論證,逐漸實作從單一操作到所有流程,從銷售門店到配送中心,從集團公司到供應鍊上下遊企業,标準托盤為基礎的标準化轉型和标準化更新,标準化理念轉化為采購、運輸、 倉儲、銷售、服務等全部商業流程,進一步提升物流效率、商業效益和社會效益。
典型模式三
以居民消費品生産企業為核心,推動托盤施工标準化
提高生産基地、配送中心标準化水準。改造和擴建生産基地成品倉庫和物料包裝倉庫,用标準托盤更新裝置設施,增加管理軟體,木塑托盤,标準貨架,叉車,搖擺車,周轉箱(籃),運輸車,箱式冷藏車等設施,利用班車,碼垛機等完成标準托盤内的立體庫傳輸, 裝船。按标準托盤修改系列包裝子產品,簡化各類産品包裝規格和型号。
全鍊路條帶傳輸由源驅動。産品在生産源處于一帶狀态,建立生産基地或田間頭為起點,以轉運倉庫為轉運點,經銷商以商場網為末端标準托盤循環共同聯網,實作"點對點、端到端"随中轉。工廠提前估算運輸量與信賴,托盤在生産現場租賃銷售點租用,實作整個供應鍊環節的連通性,降低生産和營運成本。
在整個過程中推動标準托盤,周轉箱(籃子)的回收利用。加強與下遊經銷商和零售商的标準銜接,标準托盤在生産企業、批發企業、銷售企業流通、租賃和管理責任下,從生産源頭到倉儲、運輸,直到經銷商、零售商的全鍊條皮帶闆運輸。推動周轉箱(籃)"一緻"運作,建構從農民到使用者的生鮮供應鍊配送網絡。
這種模式的核心優勢在于,生産企業是供應鍊的起點,位于标準托盤應用的源頭,物流标準化在降低生産、營運成本方面最直接的經驗,裝置設施标準化改造也是最深入和廣泛的,整個行業, 整個鍊條标準化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從生産基地、現場負責人到倉庫、運輸商、經銷商、零售商等"下路走",不斷推進物流标準化工作和全闆運輸,将在更廣泛的标準托盤、周轉箱(籃)循環共享。
典型模式四
以托盤生産企業為核心,推動托盤建設标準化
提高标準托盤供應品質。提高标準托盤生産比重,擴大标準托盤市場供應,開發标準托盤專用配方材料,推進機械化托盤生産線建設,提高托盤品質和性能。在托盤生産中添加資訊标簽,配備RFID、GS1商品條碼等,加速托盤智能更新。加速子產品化托盤設計和開發,以實作元件可拆卸性、可更換性,增加托盤周期數,延長托盤壽命,并降低标準托盤應用成本。
開展托盤租賃服務業務。除銷售托盤外開展托盤租賃業務,針對全國或特定服務區域,通過自建維修、租賃服務站點或與第三方企業合作,實作托盤異地租賃、回收、維護等,為客戶提供托盤破損置換、集團内借貸轉租、閑置共享、場外回收、剩餘價值處置等增值服務。
該模式的核心優勢是保證了标準托盤、回轉箱(籃筐)等物流載體的供應,為物流标準化提供基礎裝置。托盤制造商可以了解第一時間商業物流企業、快速消費生産企業、托盤租賃企業等标準托盤消費者的需求,并根據市場回報來優化産品和服務的品質供應。同時,托盤生産企業不斷發展銷售租金的經營模式,延伸托盤租賃、維護、回收等市場化服務,提升托盤使用便利性。
典型模式五
以第三方物流企業為核心,推動托盤施工标準化
搭建物流資訊化管理和服務平台。利用大資料、5G等技術,開發智能物流資訊系統、倉庫管理系統、智能監管系統等,實作資源整合和物流資訊共享,為使用者提供倉庫管理、産品定位、闆載、移動監控、跟蹤溯源、資料分析等服務,提高智能物流服務、資訊化水準,促進可視化 整個供應鍊流程和精益管理。
建構标準托盤循環通用系統。利用對接衆多生産、銷售等企業的優勢,整合上下遊企業标準化物流載體資源,發展标準托盤互認機制,庫存标準托盤、周轉箱(籃筐),促進帶闆運輸的一緻性。通過資訊化或聯盟化形成,連接配接企業的需求,為其他托盤租賃企業提供回程車回收托盤、網絡緊密收集存儲、配送托盤等社會服務。
滿足不同行業和行業差異化物流服務的需求。根據不同地區貿易流通、快速消費品生産、藥品流通等企業标準托盤的特點和服務需求,傳統物流業務将延伸到行業工廠、流水線或門店,相關企業的物流需求将無縫對接。通過區域合作、智能化改造、管理體系更新等方式,逐漸實作單一運輸服務向整體供應鍊解決方案更新。
該模式的核心優勢在于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專業性,可以連接配接供需雙方,整合分散需求,提升标準托盤服務的專業性,促進形成更加高效、專業的标準托盤回收體系。随着第三方物流企業的專業化、社會化水準逐漸提高,商品流通、藥品流通、快遞物流等領域的物流标準化水準相應提高。第三方物流企業在積極推廣标準托盤租賃、資訊技術等服務的基礎上,逐漸向供應鍊轉型為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