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刀切豆腐兩面光,這是杜月笙信奉了一生的信條。
他曾經也說過,人生有三碗很難吃的“面”,一碗是情面,一碗是體面,一碗是場面。
第一難吃的為何是情面,而不是體面和場面呢?
體面看穿着和氣質,場面看财力和氣勢,不論是體面也好,是場面也罷,所說的不過是一個“錢”字而已,杜月笙雖然早年落魄,可是自從發迹之後卻從來沒缺過錢。
他在臨終前曾說過一句話:“我一生經手過的洋钿何止億萬。”從這短短的十幾個字也能看得出來他當年财力之雄厚了,是以體面和場面對他來說,終究隻是小意思。
畢竟杜月笙雖然是出了名的會花錢,可也是出了名的會撈錢。
杜月笙之是以認為情面最難吃,是因為人情往來或許需要錢來打通,但錢卻不一定能夠維系一份得來不易的人情。
如果隻有金錢往來,沒有人情往來的話,這段關系很容易會被打破。
隻有人情為主,金錢為輔,才會牢不可破。
杜月笙為什麼能夠取得那樣的成功,從一個無依無靠的小混混崛起成為上海灘的一代大亨?他所最仰仗的就是自己一手織造起來的覆寫黑白兩道、軍政商各界的“人情網”,他用金錢開道,又用自己的誠心誠意去換取友誼。
哪怕是罵人罵得最兇的章太炎章瘋子,說起杜月笙來也是豎起拇指稱贊,難道真的隻是因為杜月笙拿錢資助過他?非也!章瘋子手上那支“筆”,多少人想着收買呢!他若真想要錢,何必屈尊降貴伸手向一個江湖人要?
他打動章瘋子靠的是一個“誠”字和一個“謙”字,他雖然靠黑道起家,可後來很多人評價他的時候卻說他有古君子之風。
杜月笙待人以誠,待人以謙,待人以義,上到軍政要員,下到江湖裡的三教九流,莫不如是。
是以,他絕不可能說出“不抽煙不喝酒的男人不可交”這樣的話,這不符合“刀切豆腐兩面光”的人生信條。
更何況,杜月笙一生當中最可靠最重要的合作夥伴和朋友就是一個不抽煙、不喝酒的人,這個人出意外身亡的時候,杜月笙激動得一度想要爬窗戶跳樓呢!
他的這個又不抽煙又不喝酒的朋友是誰呢?那個姓戴的老闆。
杜、戴二人的經曆有很多相似之處,他們都曾在上海摸爬滾打,唯一不同的是杜月笙在上海成功了,戴卻始終是混在上海的一個小癟三,直到南下廣州之後才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并且一發不可收拾。
此外,他們也都曾經是吃喝嫖賭樣樣精通的混混,可是為了往上爬,為了成為人上人,他們都發狠心地戒掉了曾經的壞毛病壞習慣。
杜月笙有抽鴉片的習慣,可是隻要戴來見他,他必然會将煙具收起來,讓人将煙味去除,因為戴不喜歡他抽鴉片煙,也不讓他抽鴉片煙。
是因為杜害怕戴嗎?實則不然,因為他知道戴是為了他好。
但凡熟悉杜月笙或者看過他照片的人應當知道,他很消瘦,雖說是可能是從小營養不良的緣故,可多多少少也有他抽鴉片煙的原因,此外他還有氣喘病,抽鴉片煙對他的身體會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這才是戴不讓他抽鴉片煙的原因,他們的交情始于戴微末之時,可卻一直很牢固。
杜月笙難道會因為戴不抽煙、不喝酒而不與戴結交嗎?顯然不會,戴不僅是杜的至交,還是他在廟堂之上的靠山。
是以,杜月笙絕不可能會說出“不抽煙不喝酒的男人不可交”這樣得罪人的話,評判一個人是否可交也不可能通過煙酒。
對于杜月笙的傳記,糊塗君也讀過不少版本,也從來沒有看到過杜月笙說過這樣的話。
既然杜月笙沒有說過“不抽煙不喝酒的男人不可交”,那麼為什麼有人會産生這麼離譜的想法呢?
之是以有人會說“不抽煙不喝酒的男人不可交”,實際上不是不可以交,是不願意交,也是不敢交。
現在有句還算流行的話,“紋身的不一定是壞女孩,但是好女孩絕不會紋身”,這句話從今天的社交文化去看确實有一定道理。
放到男人身上則論煙酒,在很傳統認知裡,抽煙酗酒是一種不良文化,是以會讓人産生一種抽煙酗酒不是好人的錯覺。
是以,當愛抽煙愛喝酒的男人碰上不愛抽煙喝酒的男人的時候,有的人才會在心理上産生一種自卑和敵視:我抽煙喝酒我不是好人,你不抽煙不喝酒,你是好人,那你别和我玩,想和我玩就抽煙喝酒。
再說得直白一點,拉你下水。
實際上,抽煙喝酒也好,不抽煙不喝酒也罷,這終究不能成為評判一個人可不可交的準則,不必拘泥于此。
抽煙喝酒的人和不抽煙喝酒的人的三觀,也未必一定合不來,正如杜、戴二人的友誼即使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