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楊家将,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和楊家将對戰的則是遼國的蕭太後,還有金庸老先生寫的天龍八部裡面把契丹則說成不堪一擊的帝國。那麼真實的曆史是這樣嗎,就讓小編跟大家聊一聊遼帝國吧!

即奇首可汗之後,契丹來臨了第二位可汗骷髅可汗,碰到部族有大的事情大家都處理不好,骷髅可汗化為人形幫助人們處理好事情後又回到帳幕前。可部落一個比較楞的人,不知道為啥膽子這麼大,有一天他鼓起勇氣去帳裡的時候隻看見骷髅可汗已經消失了。後面的第二任可汗是位豬頭可汗,每次有解決不了的問題豬頭可汗都會化為人形解決,他的妻子很疑惑,當時草原女子都比較彪悍,一箭射中了豬頭,是以豬頭可汗是以消失。第三任可汗有點意思,每天的食量很大,養20隻羊每天都吃19隻,都會剩下來一隻,到了第二天又有20隻,就這樣反複循環。
??當小編說這樣的故事,可能大家都不信,說實話小編也不信,可畢竟史書記載也不能空穴來風。是以有的史學家就來分析為什麼契丹人編造這樣的故事,骷髅可汗說明了契丹人食不果腹,還是生活在原始社會。豬頭可汗說明了當時的人們已經學會了射箭,這就有保護自己的本事。吃羊可汗則說明了當時契丹的畜牧業發達。
契丹這個民族可能就是從五胡亂華過程中由鮮卑慢慢演變而來,有的曆史記載和蒙古同族,不管怎麼樣,都成為中華民族曆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雖然現在契丹族已經消失了。到了南北朝北齊的時候,契丹曾經率兵來犯,然而那時候北齊剛剛開國大軍一到契丹幾乎被滅族。當時生産水準落後怎麼可能是中原王朝的對手,到了隋朝建立草原民族崛起了一個強大的政權叫突厥,然後又被突厥征服。到了唐朝建立,經過唐太宗唐高宗等有位之君的發展有效的打擊了突厥,從此突厥一蹶不振,這時候契丹又轉向投到李唐。那時候契丹的首領被當時的唐玄宗賜于國姓,開元盛世昙花一現,沒過多久安史之亂爆發,唐王朝由盛轉衰,著名的郭子儀李光弼恢複了大唐江山。這個李光弼就是契丹人。
自安史之亂後唐王朝中後期逐漸形成了藩鎮割據的形式,這時候的契丹看準機會在一步步發展,最後到了耶律阿保機的手上一舉廢掉當時契丹的可汗,沒過多久東征西讨建立了契丹帝國。契丹和遼這兩個國号在有遼210年不斷更替,遼朝因為崇拜當時漢朝蕭何的偉大,是以往後我們讀契丹一般隻會讀到兩個姓,一個是耶律,這是皇族,另外一個是蕭,這是後族,往後的大部分皇帝皇後都姓蕭,除了世宗皇帝皇後是女子之外。
??大遼帝國最驕傲的一戰就是當時和強大北宋打的高梁河之戰,那一戰不但勇将楊業戰死,連太宗皇帝本人都差點被契丹人暗箭殺死。往後契丹經過曆代君主的發展,到了聖宗時期國力疆土達到了頂峰,據說當時的遼國比西夏和北宋加起來還要大。不過聖宗皇帝一死,興宗皇帝一繼位,國力逐漸走向衰弱,在和西夏的對戰中慘遭失敗,當時在位的君主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元昊。等到遼道宗繼位的時候由于寵信奸臣耶律乙辛,朝政烏煙瘴氣,國力江河日下,就是這個昏君在遼國統治了幾十年,到了遼國末代皇帝在位的時候遼已經是有一天每一天了,當然如果耶律延喜像遼景宗一樣懂得發展國家經濟,一改前朝不好的地方,可惜曆史給了遼機會統治者沒好好珍惜,整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打獵,最後東北女真逐漸崛起,僅僅用了12年時間滅掉了幅員萬裡的大遼帝國。
當時遼國有一個大臣叫耶律大石的,看到國家被金國所滅之後,恨然帶着僅有的兵馬想在西北站住腳跟,那時金國還沒有占領部分的西北地方。後面一路往西發展,建立了赫赫有名的西遼帝國,極盛時期西遼的領土可以和當時遼國的領土旗鼓相當,在俄語中,中國的意思就是契丹,就是當時耶律大石所建立帝國給當時西方帶來的影響。百年不到由于蒙古崛起,再加上屈出律變本加厲,最後一個政權西遼被蒙古所滅。
遼國包括西遼總共的曆史近300年,對如今北方各方面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當時威名赫赫的西遼也曾經讓西方聞風喪膽,著名的花剌子模都成為了他的附庸,可一個王朝有興盛的時候,也有衰亡的一面,現如今契丹族雖說已經沒了,可他已經化成中華56個少數民族之一的不可分割的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