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宇,抗聯英雄,曾經率領東北抗日聯軍堅持了8年遊擊作戰,于1940年2月23日被漢奸出賣,遭到日僞軍隊圍困,在突圍過程中不幸犧牲,年僅35歲。楊靖宇的去世,不僅僅是因為日本鬼子心狠手辣,更多的原因是他身邊出現了太多的叛變者和漢奸。

表現楊靖宇将軍的油畫
學者一般認為,對楊靖宇的遊擊作戰産生過重大破壞,乃至最終導緻他被害的主要有四個人,他們分别是原東北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師長程斌、楊靖宇的警衛員張秀峰、保安村僞軍排長趙廷喜、圍攻楊靖宇的僞軍機槍手張奚若。
按理說,這四個人都曾殘害過楊靖宇,解放後都應該被槍決。然而,實際情況是,這四個人僅有兩個受到了處理,另外兩個人隐匿民間,最後都得以善終。
先說說兩位被處理的。當年東北抗聯生存環境惡劣,一些意志薄弱的人最終選擇了叛國投敵,程斌就是其中一位。由于他對于東北抗聯和楊靖宇都很了解,是以造成的破壞非常嚴重。作為抗聯第一軍第一師師長,他知道楊靖宇的每一處隐秘補給點,帶領僞軍一一破壞。
日本媒體上的程斌
與此同時,關東軍對于楊靖宇的抗聯組織采取“堅壁清野”的政策,楊靖宇的隊伍根本搞不到糧食,規模一下子從原來的800多人銳減到僅剩60多人。程斌的變節,是楊靖宇後來陷入困境,被關東軍和僞軍圍困的重要原因。
楊靖宇被害後,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還讓程斌前往指認楊靖宇的遺體,并且跟他人一起用鍘刀切下了楊靖宇的頭顱。
殺害楊靖宇後,程斌一直跟着主子岸谷隆一郎在中國四處作惡。1945年二戰結束,日本投降,岸谷隆一郎自殺。程斌殺了幾個日本戰俘,冒充抗日英雄,竟然蒙混過關,當上了華北野戰軍的指揮員。
箭頭所指是岸谷隆一郎
程斌被抓實屬巧合。1951年一個雨天,程斌打傘在沈陽街頭行走,一個人躲雨躲到了程斌傘下,二人一看,老熟人,都是當年東北抗聯叛變的幹部。兩個人都想除掉對方,保住自己,于是私下都偷偷舉報了對方,二人最終都被槍決。
第二位被處理的就是保安村僞軍排長趙廷喜。1940年2月18日,被圍困數日的楊靖宇已經5天沒吃東西,而他身邊最後兩位戰友也因為尋找糧食,都被殺害了。楊靖宇隻能自己出去找吃的,結果在保安村碰上了村民打扮的趙廷喜。
趙廷喜是村裡的僞軍排長,标準的漢奸。他勸楊靖宇投降,說僞“滿洲國”不殺投降的人,楊靖宇當他是普通村民,對他說,不能投降,如果每個中國人都這麼想,中國就完了。趙廷喜當時身邊還有幾個人,都見到了楊靖宇,為了邀功,趙廷喜搶在他們前頭向日本人告密,暴露了楊靖宇的具體位置,将敵人引來,殺害了楊靖宇。
東北抗聯戰士合影
日本投降後,趙廷喜由于當過僞軍,生怕受到清算,隐匿了起來。1945年10月,楊靖宇遇害的濛江縣被人民政府接收,改名靖宇縣。第二年,趙廷喜就被當地人揪了出來,被人民政府槍斃。
接下來說的兩位就是沒有被處理,并且獲得善終的叛徒和漢奸。先說說楊靖宇将軍的警衛員張秀峰。張秀峰是孤兒,從15歲起就跟着楊靖宇,楊靖宇對他視如己出,讓他當自己的警衛排長。
張秀峰
1940年2月1日,張秀峰攜帶大量機密檔案和抗聯的9000多元資金向關東軍投降,暴露了楊靖宇的位置。敵人是以更加靠近楊靖宇,基本斷絕他突圍的線路。楊靖宇活動範圍進一步縮小,以至于幾天都吃不到一點糧食。
楊靖宇遇害後,張秀峰與程斌都被叫來指認楊靖宇,敵人解剖楊靖宇遺體時,發現他的胃部嚴重萎縮,是多日沒有進食導緻的。張秀峰的叛變對于楊靖宇來說,是緻命的。然而,張秀峰在日本投降之後,就一直在民間隐匿下來。
1983年,張秀峰曾經被記者找到,但是終其一生,都沒有因為出賣楊靖宇而受到過任何懲罰,直至終老。
楊靖宇
另一位沒有受到懲罰的人名叫張奚若。他是圍攻楊靖宇将軍的僞軍部隊的機槍手,正是張奚若利用點射,将楊靖宇将軍槍殺。可以說,他就是殺害楊靖宇的劊子手。
然而,解放後,張奚若也在民間隐匿了下來。直到1965年,張奚若被人揪了出來。審訊中,他一口咬定楊靖宇是自殺的,就是不承認自己的罪惡。關了兩年後,張奚若被釋放。上個世紀70年代,日本曾經公布過張奚若的照片,證明他是殺害楊靖宇的兇手。1984年,中國記者曾經找到過張奚若,但是已經無法給他定罪。
為什麼張秀峰和張奚若這兩個民族的罪人、出賣和殺害楊靖宇将軍的兇手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最終可以安度晚年呢?官方的解釋隻有一個,找到他們并确定他們有罪時,都已經過了犯罪追訴時效,隻能算了。